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安阳柏庄试验基地进行了小麦生长关键期喷洒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可增加小麦株高和单株分蘖数,吨田宝在小麦生长早期喷施效果明显,磷酸二氢钾则相反;冬前分蘖期喷施吨田宝和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均可增加小麦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进而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系数,且效果最为明显;在小麦生长关键期喷洒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的产量均高于喷施清水,最高分别达5104.95,4488.45 kg/hm~2,吨田宝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15-419
为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吨田宝对旱地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小麦3叶期、起身期和挑旗期喷施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的试验。结果表明,单施叶面肥增加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分蘖数和次生根数,且起身期喷施吨田宝效果较好,配合喷施叶面肥促进旱地小麦根系发育,且3叶期+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更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单施叶面肥增加了植株干物质量,且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显著增加叶片、穗轴+颖壳和籽粒的干物质量,配合喷施叶面肥显著增加了小麦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且3叶期+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效果最佳;单施吨田宝较磷酸二氢钾提高了小麦产量,且挑旗期喷施效果较好,配合喷施可提高产量,尤其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通过影响穗数使小麦增产效果显著。总之,起身期配施吨田宝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挑旗期喷施吨田宝有利于优化产量构成,起身期+挑旗期喷施吨田宝可显著增产10.49%。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6—2017年度在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年度在天津市蓟州区分别开展的不同喷施量、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吨田宝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得出,叶面喷施吨田宝均可提高小麦穗数和粒重,最终提高产量。其中起身期喷施30 mL·(667 m~2)~(-1),40 mL·(667 m~2)~(-1)和50 mL·(667m~2)~(-1)吨田宝,比喷施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4.4%,18.1%和29.2%;起身期、杨花前和杨花后喷施40m L·(667 m~2)~(-1)吨田宝比喷施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3.9%,10.5%和22.2%。综合试验结果,推荐静海区小麦起身期叶面喷施吨田宝50 mL·(667 m~2)~(-1)兑水30 kg,蓟州区小麦扬花后叶面喷施吨田宝40 mL·(667 m~2)~(-1)兑水30 kg。  相似文献   

4.
小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能百旺可溶液剂”,比磷酸二氢钾效果更佳。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后期早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增产67.93kg/667m2,增产率为11.56%,较对照净增效益167.34元/667m2,因此,在滴灌小麦生产中可继续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氮肥用量也在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和增产效果在下降。是在高产条件下摸索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动态及增产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赣榆县小麦高产、高效的经济施氮量为18kg/667m2左右。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每穗粒数、667m2穗数等均呈抛物线型分布。  相似文献   

6.
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应用新型化控剂吨田宝进行叶面喷施,采用喷施剂量和喷施时期两因素,探索吨田宝的应用效果和喷施方式方法,比较吨田宝和磷酸二氢钾之间的应用效果。从试验结果看,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产量变幅为6 111.14~7 013.92 kg/hm~2,均较对照(CK)增产,增产幅度在0.98%~14.50%之间,且处理V7喷施吨田宝产量为7 013.92 kg/hm~2,较处理V11喷施磷酸产量6 840.31 kg/hm~2,增产2.54%,虽增产但差异不显著。建议下年继续试验、示范,进一步鉴定各处理间的性状。  相似文献   

7.
大豆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红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9-29,56
大豆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降低结荚高度,减少秕荚数,增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产量,其中以喷施磷酸二氢钾300g/667 m2,比对照增产13%,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中化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施用功效,为今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哈拉沟营嘉恒农科基地安排对比试验,验证中化(烟台)叶面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小麦喷施中化(烟台)液体肥后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所提高,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较常规施肥株高提高3.3cm,产量增加45.2kg/667m2,增效107.6元/667m2,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株高增加4.1cm,增产60.6kg/667m2,增效132.5元/667m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贵州铜仁地区小麦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诊断出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县黄泥土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排列为:P>K>B。磷肥的施用能明显地增加小麦产量。小麦高产最佳施肥配合为尿素17.78 kg/667m2、钙镁磷肥40 kg/667m2、氯化钾11.56 kg/667m2、硫磺粉2.67 kg/667m2、硼砂和硫酸铜各0.89 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番茄在一定氮、磷、钾施用条件下、微量元素硼的不同用量和施用方式对番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通过设置1个对照处理,硼作为基肥施用的4个用量处理即1kg/667m2、1.5kg/667m2、2kg/667m2、2.5kg/667m2和硼作为喷施的四个用量处理即0.3kg/667m2(喷施1次)、0.6kg/667m2(喷施2次)、0.9kg/667m2(喷施3次)、1.2kg/667m2(喷施4次)共9个处理,采用随机排列,三次重复,结果表明:硼肥作为基肥施用的四个用量处理单位产量分别为2475.8kg、2555.7kg、2677.2kg和2611.2kg,单位净增产值分别为678.2元、838元、1081元、948元,净增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93.1、90.1和63.3、净增投入产出比随着硼肥用量增加而减少;硼肥作为喷施的四个用量处理单位产量分别为2503.6kg、2644.8kg、2573kg和2569.6kg,单位净增产值分别为733.8元、1016.2元、872.6元、865.8元,净增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9、8.2、4.7和3.5、净增投入产出比随着硼肥喷施用量和喷施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对番茄产量而言是硼肥基施优于喷施,对番茄净增投入产出比而言硼肥基施优于喷施;综合结论认为:以施用尿素40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125kg/667m2、硫酸钾40kg/667m2、硼肥2 kg/667m2(基施)、硼肥0.6kg/667m2(喷施)可以达到单位产量、单位纯收入、净增投产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喷施喷施宝叶面肥,能明显地改善小麦的农艺性状,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小麦灌浆期亩用喷施宝100mL对水30kg叶面喷施2次,与同期喷洒等量清水相比,平均增加小麦的千粒重1.2g,平均增产24.5kg/亩,增产率为6.0%;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增加千粒重1.3g,平均产量增加29.1kg/亩,增产率为7.2%。经方差分析,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大哥高效生物菌肥在小麦上喷洒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农大哥高效复合生物菌肥在小麦上进行的叶面喷洒试验,结果表明:喷洒该生物菌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平均单产538.12kg/667m2,比对照增产25.71kg/667m2,增幅为5.02%.喷洒生物菌肥处理的小麦,株高降低1.0cm,穗长多0.2cm,小穗数多0.5个,结实小穗多0.3个,不孕小穗少0.1个,穗粒数少0.5粒,千粒重高1.6g,小麦成穗数多0.5万穗/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初花期叶片喷施多聚硼+磷酸二氢钾、赤霉酸、多效唑和能量合剂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浙油50为材料,在初花期与咪酰胺混合一次性叶面喷施4种不同药剂。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能量合剂效果最佳,产量和产油量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并能降低有效分枝位,增加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从而提高单株角果总数,而含油量和千粒重有所下降,但喷施赤霉酸和多聚硼+磷酸二氢钾处理的产油量增产不显著。从用工及药剂成本分析,建议浙油50在初花期每667 m2叶面喷施40 g多效唑+30 m L咪酰胺,对水30 kg,667 m2可增纯收益36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小麦春浇1水、春浇2水的限水灌溉条件下,于小麦拔节期喷施1~2次的抗逆诱导剂,探寻抗逆诱导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限水灌溉条件下,喷施抗逆诱剂后,对小麦生长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小麦次生根条数增加2.1~2.5条/株、总小穗数增加0.7~1.5个/穗,勾三小穗数增加0.3~1.7个/穗;并且可提高小麦后期的保绿性;促进产量3因素的协调。产量和667m2效益方面,以春浇2水情况下,喷2次抗逆诱剂效果较好;667m2产达380.6kg,比不喷施和喷1次的分别增产9.6%、6.7%,差异达显著水平;667m2纯收入达125.3元,比不喷施和喷1次的分别增收31.6%、46.4%;比春3水的处理增收15.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春浇2水情况下,加喷2次抗逆诱导剂可起到少浇1水的效果。抗逆诱导剂产品的投入产出比达1∶3.6,值得在生产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和花后控水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采用施纯氮10kg/667m2、15kg/667m2、20kg/667m2(分别用N1、N2、N3表示)和40%~50%、60%~70%、80%~90%(分别用W1、W2、W3表示)3种土壤含水量进行处理,研究了氮肥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使产量降低。水分生产效率,则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粒数,但过多(20kg/667m2)或过少(10kg/667m2)施氮均不利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导致减产。而对于水分生产效率,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而施氮量过高(20kg/667m2)造成小麦贪青晚熟,导致水分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小麦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技术,调控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吨田宝施用时期、施用量对杂交水稻品种科优21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吨田宝不同时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不同施用量(50 mL/667m~2、100mL/667m~2)对科优21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吨田宝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吨田宝能促进科优21增产增效,每穗粒数增加1.2~23.6粒,每穗实粒数增加0.1~6.4粒,群体有效穗增加616~1 548穗/667m~2。其中,以科优21分蘖期叶面喷施吨田宝100mL/667m~2的产量最高,达684.68kg/667m~2,极显著高于对照,增加纯收入71.3元/667m~2。株高与施用量呈负相关,每穗实粒数、群体有效穗、群体产量与施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易丰收2000倍浸种浓度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则不利于秧苗素质提高。易丰收2000倍与3000倍浸种浓度处理可以提高分蘖数、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增加产量。在高氮肥下30.0kg尿素/667m2和32.5kg尿素/667m2,喷施易丰收可以明显起到增加产量的作用。而在低氮27.5kg尿素/667m2+喷施易丰收处理,产量没有增加。易丰收1000倍与2000倍浸种浓度处理可以降低稻瘟病发病率。在高氮量下喷施易丰收对降低发病率作用明显,增加了粒数和千粒质量,最终产量也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18.
05073“微量元素叶面肥”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通过喷洒05073“微量元素叶面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来探讨05073“微量元素叶面肥”的肥力效应。试验表明:在棉花初花期、盛花期和铃期喷施05073“微量元素叶面肥”比不喷施能使棉花果枝数增多,单株结铃数增加,从而显著地提高棉花产量,增产19.1kg/667 m2,增产率达12.8%。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市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所用的品种类型作材料,分析了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在700kg/667m2超高产栽培中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影响表现,指出在700kg/667m2高产栽培中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重来实现的。大穗型品种超过35万穗/667m2因穗粒数剧烈下降而穗粒重表现明显下限趋势,中穗型品种超过45万穗/667m2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明显下降,穗粒重也表现出大幅度降低。但在各品种适宜的群体穗数范围内,中穗型品种穗粒重最稳定。在700kg/667m2小麦高产创建中,中穗型品种小麦为首选品种,其次是多穗型品种,在栽培中确保合理群体穗数,主攻穗粒重。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笑梅  郑义  苗子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0-3761
研究了在中、高肥力壤质潮土上叶面喷施不同品种肥料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产量为4 500~6 500 kg/hm2的试验点上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锌、0.05%钼酸铵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喷施2%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可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基础产量达7 000 kg/hm2的试验点喷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