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肥产业是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供给和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产业。本文根据IFA数据库中提供的世界各国化肥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资料对全球化肥产业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这两个指标对世界主要国家化肥的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全球化肥的生产和消费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增速开始减慢,化肥贸易向亚非拉地区转移扩散的程度加深,而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部分国家在国际化肥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不断减弱,尤其是氮肥和磷肥,中国借此机会可以调整化肥产业的国际化布局,深入亚非拉等潜力市场,进一步提高中国化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3年全球粮食生产波动,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粮食出口国的产量下降,引起粮食库存量减少,粮价上涨。许多国家对粮食的贸易和生产政策随即作了调整。总的趋向是,放宽粮食贸易范围,积极刺激增加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2007年1月至2019年3月的月度数据,采用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FAVAR)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因子、粮食贸易因子、全球粮食库存因子和能源及汇率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易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滞后1期;全球粮食库存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弱,国内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因子的响应最大,国际粮食贸易因子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持续性最长;从不同粮食品种来看,玉米更易受国际粮食市场、国际粮食贸易和能源及汇率等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因子、能源及汇率因子在国内各类粮食价格波动中贡献相对较大,全球库存因子贡献最小。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利用国际市场信息研判形势,精准实施调控政策,维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粮食贸易面临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扩大。该文从粮食贸易规模、主要贸易产品以及粮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粮食贸易面临着粮食市场结构不合理、比较优势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与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研究全球粮食消费变化趋势,粮食生产发展特点,以及粮食贸易现状与展望,全面分析了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相应战略对策。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亚洲(中国除外)和北部非洲当为农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农业相对落后于中国的大洋洲、前苏联12国和中南美洲也可作为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目的地。在农业走出去的地区选择上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目的地的农业资源状况,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粮食消费变化,生产状况和贸易状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进口国。从供给总量来看,近年来通过实行强有力的农业支持政策,中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谷物基本实现供求平衡,但不同品种的供求格局存在明显差异。从贸易形势来看,入世以来,中国粮食贸易快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粮食贸易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总结入世以来中国粮食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粮食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未来粮食贸易形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90—1991年,曾两次应邀出席了由美国环境保护署(简称EPA)召开的题为“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粮食生产的影响”国际研讨会,现将EPA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研究介绍如下。 一、粮食生产 EPA目前主要选用两种成功的作物模型,即CERES(作物—环境资源综合系统)和SOYGRO(大豆生长模拟模型)作为效应模型,并与上述区域性气候变化情景耦合,分别在当前气候(BASE)与各种CO_2倍增气候情景下运行,以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美国和全球粮食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当前全球粮食产量不足,供应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分析了世界小麦主要生产国的产消和贸易动态变化,明确了世界与中国小麦和粮食生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在简述我国云南省及中南半岛5国的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根据2008—2018年数据,运用双边贸易结合度(TCD)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了云南与中南半岛国家的粮食贸易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同中南半岛国家的双边贸易结合度较高,尤其是与云南接壤的缅甸、老挝、越南3国,TCD数值高于泰国和柬埔寨;在粮食生产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2010—2016年缅甸、老挝、越南3国的RCA平均值排在中南半岛国家的前3位。为推动云南与中南半岛国家粮食贸易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对策:边境开发区开展粮食加工贸易;准确把控与中南半岛国家粮食贸易流通的关键节点;加强种植业领域合,缓解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粮食供给压力。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粮食贸易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并与主要粮食生产国进行比较,从效益、市场和购买力角度分析影响中国粮食贸易的因素,为制定相应的粮食贸易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粮食系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国以及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碳减排压力下探索粮食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法测算1998-2020年中国粮食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同时运用面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分析中国粮食双边贸易量对隐含碳排放的长期、短期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之后中国一直是粮食隐含碳排放净进口国,且中国粮食隐含碳排放净进口主要来源国为巴西、美国、阿根廷等。粮食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长期和隐含碳排放均呈倒U形关系。中国应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粮食贸易的同时优化进口来源国结构,尽量选择从巴西和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  相似文献   

12.
世界食用豆生产、消费和贸易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豆是当今人类栽培的3大类食用作物(禾谷类、食用豆类及薯类)之一,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食用豆的主要生产国和贸易国,有必要了解全球食用豆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本文从这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角度看,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政策几乎时刻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特别是主要生产和消费国政策的变化,无不对世界粮农形势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在最近一年左右时间里。世界粮食政策主要发生了如下趋向性变化: 一、减少对农业的行政性干预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国家和地区旱情加剧,几个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同时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紧.2008年4月20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的第12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上警告说:"全球粮价上涨正在抵消各国在脱贫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果任其发展,还可能损害世界安全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过去10年中国玉米、小麦、大米进口及出口状况。在概括全球玉米、小麦、水稻生产情况的基础上,预计未来全球粮食产量、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对全球粮食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情况作了介绍,预计未来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玉米出口潜力较大;俄罗斯、乌克兰和澳大利亚小麦出口潜力较大;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潜力较大。预计未来中国口粮(大米)增加进口的难度较大,饲用粮食(玉米)增加进口相对容易,未来国际小麦贸易量波动较大,增加进口需要选择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16.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80-1886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明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效率和能力提供借鉴.[方法]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从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入手,利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从整个粮食价值链来看,2008—2015年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但从分环节来看,粮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而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低.从粮食收储、加工、销售、贸易和质检环节分别进行效率分析,结果显示,粮食收储环节和贸易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低下主要是由粮食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和质检环节效率低下所造成.[建议]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政策支持力度,规范粮食收购市场,加快粮食加工行业创新,建立健全粮食市场机制,实施多元化贸易策略,建立健全粮食质检机制,科学引导粮食消费,达到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行动     
《新农业》2011,(7):7
G20农业部长会议对粮食安全达成多项共识2011年6月22~2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会议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并通过了《关于粮食价格波动与农业的行动计划》。作为G20框架下首次召开的农业部长会议,汇集了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也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国,这些国家占到全球耕地的65%、粮食产量的77%、粮食贸易的80%。  相似文献   

18.
田江帅 《世界农业》2020,(5):96-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意大利是第一个大规模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欧洲国家,也是欧洲第一个采取"封国"措施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农业的影响原则上应该比其他部门小,但由于疫情暴发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运输受阻、恐慌性购买以及部分粮食出口大国限制粮食出口对供应链的破坏使得各国农业面临巨大挑战。意大利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对农业加强了支持措施。从意大利农产品的生产、进出口贸易、自给率等方面看,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平衡得当,能够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全球粮食紧缺的新时期,文章采用非参数方法,通过构建双产出模型,在对转型期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平度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粮食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显示,目前制约平度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态势的主要因素是(C,S)效率,即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要素组合比例与要素价格等因素。研究所体现的政策含义是,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尤其是重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适时进行制度创新,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使土地集中,便于机械化、集约化耕种粮食作物,进一步加强对农资价格的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农收益最大化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100-2106
[目的]实证分析贸易成本对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从贸易成本角度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及粮食对外贸易等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贸易成本因素,构建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并基于1993~2015年粮食进口数据,对传统进口需求函数和加入贸易成本变量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收入、相对价格和贸易成本均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影响变化较大,而对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各类粮食进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建议]处理好粮食进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策略,分散粮食进口集中度;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