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国油菜籽及菜子油进口依赖性与进口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判断我国油菜籽及菜子油进口来源的可靠性,降低进口风险,考察我国对主要来源国的进口依赖关系。在分析我国油菜籽和菜子油进口市场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我国油菜籽及菜子油从各主要来源国的进口占总进口值的份额(I1)、进口来源国对我国出口占该国总出口值的份额(I2),各主要出口国的油菜籽及菜子油出口值占世界的份额(P值)以及我国与各国总体贸易平衡状况(B指数),测算我国对主要进口来源市场的进口依赖系数(I3及I5),并评价进口安全性。结果表明我国油菜籽和菜子油进口主要依赖加拿大市场,但对加拿大的油菜籽进口依赖系数I3和I5分别从2005年的12.781 8和4.322 4下降到2012年的2.662 5和1.032 7,菜子油I3和I5分别从2005年的5.079 8和0.906 2下降到2012年的2.232 7和0.856 1。得出加拿大是我国油菜籽和菜子油进口的安全来源,进口油菜籽比菜子油更加经济合理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粮食生产模型与投入要素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湖北省1993年和2003年粮食生产的截面数据,运用OLS法建立1993年和2003年湖北省粮食产量的回归模型,就不同时期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弹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单产和播种面积对湖北省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省粮食总产波动最直接的原因是单产和面积,其中单产是主要因素,单产波动对总产波动的乎均影响程度低于全国水平,面积波动的影响程度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积和单产交互作用对总产波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4.
1978年以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波动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摘要 以1978~2001年湖北省粮食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24年来湖北省粮食生产所经历的阶段,总结出湖北省粮食总产波动属于古典型波动的基本特征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的价差及其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1993—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加拿大油菜籽供需以及国际石油价格对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差的影响;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差波动的冲击效应和程度。结果表明:1)国产与进口油菜籽的价差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加拿大油菜籽供需、国际石油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和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的较快增长使国产与进口油菜籽价差扩大,两者对价差波动的贡献度分别为27%和11%。3)加拿大油菜籽供需变化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产与进口油菜籽价差波动影响较弱,贡献度分别为2%和1%。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应对措施: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依靠科技增加单产等途径降低我国油菜籽生产成本;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减弱汇率波动对我国油菜籽进口的影响,使价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一种重要油料作物,又是一种蛋白质作物,菜籽油是世界上仅次于大豆油居第二位的主要食用植物油。菜籽油除了食用外,还可作工业用油,菜籽饼粕是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种植油菜的历史有几千年,是亚洲油菜的起源中心之一。我国还是世界上油菜籽第一生产大国,年产油菜籽1000万t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油菜生产获得快速发展,总产量由1979年的15O.12万t增加到2001年的1131.8万t,远远高于同期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增长速度。油菜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及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江流域包括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七省二市,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时空组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并运用网络密度、中心性、块模型及QAP方法等整体网络分析法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密度和互惠性分别提升了6.9%和6%,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联系愈发紧密;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中国则处于中心位置;3)经济发展水平(GDP)、地理距离、语言是否相同及是否签订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协议是影响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及贸易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签订FTA协议是促进农产品贸易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棉花生产比较效益是棉农收益、棉花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989―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生产比较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1)西北内陆棉区生产比较效益最优,黄河流域棉区次之,长江流域棉区较低。(2)棉花生产比较效益变化受棉花播种面积、产量、国家政策、价格和竞争作物等多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差异。(3)棉花价格和政策对主产区棉花生产比较效益的影响最显著,自然灾害、机械化水平、植棉收入占比、棉经产值比等较显著。鉴于此,提出完善棉花生产支持政策,健全棉花价格波动预警和发布机制,及时把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的产量处于全国前列。由于加工产业的相对落后,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率、增值率低,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要将湖北省的原料优势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必须调整品种结构、布局,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壮大龙头企业,走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粮食系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国以及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碳减排压力下探索粮食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法测算1998-2020年中国粮食双边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同时运用面板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分析中国粮食双边贸易量对隐含碳排放的长期、短期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之后中国一直是粮食隐含碳排放净进口国,且中国粮食隐含碳排放净进口主要来源国为巴西、美国、阿根廷等。粮食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长期和隐含碳排放均呈倒U形关系。中国应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粮食贸易的同时优化进口来源国结构,尽量选择从巴西和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