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突破传统育种的盲目性和低效率仍是花生育种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花生基因组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四倍体野生种、栽培种及其二倍体祖先种基因组序列相继发表,大量SSR和SNP标记开发利用,花生遗传图谱标记密度不断增加,高通量表型鉴定和基因分型技术广泛应用,越来越多重要农艺性状相关QTL被挖掘定位,以全基因组选择为代表的大数据驱动的多组学育种技术崭露头角.丰富的花生基因组资源促进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联,加快花生分子育种的发展,育种家已通过分子辅助技术成功选育了具有目标性状的花生种质.花生传统育种的关键在于表型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育种过程缺乏对基因型的充分鉴定和利用.而花生基因组资源、常规育种及分子育种的结合与并行发展必将推动基因组学在花生育种中的深入应用,使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真正进入田间和市场,充分体现基因组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其品质改良一直是花生育种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采用常规育种的同时 ,生物技术在花生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发展较快 ,它对于促进作物遗传育种的发展、提高育种效率、拓展育种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快速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笔者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标记及遗传转化等在花生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1 组织培养技术1 .1 胚培养胚培养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发展最早的技术 ,主要用于远缘杂交时培养杂种幼胚以克服因胚乳发育不良而…  相似文献   

3.
从花生市场需求分析花生研究发展趋势,认为高油脂育种、高蛋白育种、高油酸育种为今后花生育种重要目标,特别是高油酸育种,由于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的耐储藏性好、货架寿命长,且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将成为我国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用花生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油用花生占56%左右,食用花生占30%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生作为休闲食品,其食用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开展食用型花生新品种的育种研究,选育更多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对于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食用型花生的分类、品质性状指标以及食用花生研究进展,以期为食用型花生育种及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花生抗黄曲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我国花生食用卫生安全性和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和应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是降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花生黄曲霉抗性类型及抗性评价体系、抗性育种和抗性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花生黄曲霉抗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化花生抗黄曲霉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高油酸含量已经成为花生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分析了河南省实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来,登记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和部分品种的系谱来源并构建了系谱图,探讨花生高油酸与其他品质指标协同改良的可能性,以期为优质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我国花生育种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面临花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他,从事花生遗传育种研究30余年,培育出花生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1.05亿亩;他,创建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花生远缘杂交育种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带领科研团队在花生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遗传及其分子标记发掘、转基因等育种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担任国际花生基因组联合会执行委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促成了中美花生基因组联合测序、玛氏(跨国食  相似文献   

9.
广东花生生产上于1965年首先发生锈病,之后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锈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选育种植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72年广东省花生育种协作会议把抗锈病育种定为花生育种目标。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锈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锈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花生的市场需求和优质产品的相对稀缺是诱导花生育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在中国,继续提高花生单产是技术采用的首要决定因素;但农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需求会使其他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改善花生品质是第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第二是种质扩增、种质改良和种质创新。第三是培育抗逆境的新品种。耐旱、抗病和抗虫也是中国花生育种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近30多年来湖南省花生育种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花生育种现状,提出相应育种对策,旨在为今后湖南花生育种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生辐射遗传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内外对花生辐射育种做了大量的工作。生产上已推广了“粤油22”,“粤油551”和“NC4-X”等几个用辐射方法选育的花生新品种。但目前国内对花生辐射育种的看法不一。在花生辐射遗传方面,国外有一些研究,国内研究较少。我们从1971年开始,对花生辐射遗传育种进行了研究。现将所获得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对高油酸花生的认识,了解高油酸花生的特征特性,笔者对高油酸花生遗传基础、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和相关特性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表明双隐性基因控制高油酸性状,FAD2基因突变是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为育种和应用提供系统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花生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病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抗病品种的应用是病害防治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准确有效地鉴定和利用花生抗性资源,需要运用基因技术手段来加快花生抗病品种的育成,本文介绍了花生叶斑病、黄曲霉病以及青枯病等主要病害的基因研究概况,其次归纳和总结了花生病害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方向,最后对多种抗病基因聚合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花生新品种选育和引种工作提供依据,分析了福建省建国以来审定(认定、鉴定)的33个花生品种系谱及其产量等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福建花生育成品种共涉及45个亲本,其中,22个来自福建本省,24个亲本是育成品种,‘狮头企’、‘粤油92’、‘汕油523’和‘泉花10号’、‘泉花327’是福建花生品种的骨干亲本,品种的亲缘关系主要来自于广东。系统育种是福建1951-1980年主要的育种方法,1991年以来杂交育种成为花生育种的主要方法。随着花生品种的更换,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百果重、百仁重逐渐提高对花生产量起了重要作用。脂肪含量有随着时间而略有提高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与之相反。植株高度逐渐降低,耐肥抗倒能力提高,适于密植。总分枝数略有降低,而结果枝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辽宁花生育种方法改进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辽宁花生育种方法改进初探于洪波(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花生是辽宁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作物。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花生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尽快地育成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花生...  相似文献   

17.
从运用科学发展观收集档案信息入手,指出了只有重视花生育种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并积极地创新探索出新的育种方法,才能更进一步促进花生系列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可引起后代的变异,变异范围广,稳定快,是花生育种改良和创造新种质的有效方法途径。本文概述了该技术在花生育种的进展,并对该技术的使用方法、应用效果、导入后代的选择以及导入机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山东省种子有限公司发明的利用冷等离子体处理花生和玉米育种的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填补了我国农业科学领域中非电离辐射技术在花生和玉米育种上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自1982年第一届国际花生研讨会召开以来,世界花生育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育成了一大批花生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里通过对第二届国际花生研讨会的有关情况回顾,浅析世界花生育种的发展趋势。 一、主要成就 1.高产育种 通过培育高产品种或改变花生基因型来达到提高花生单产的目的,是近10年来世界花生高产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阿根廷通过改瓦棱西亚类型(Valenciatype)为佛吉尼亚蔓生类型(Virginia runner type)在生产上应用,使该国花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