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本刊讯江苏省农委、省工商局研究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省统一农资经营档案,将农业、工商部门的两套经营档案变为一套。两部门强调,各地农业、工商部门要结合农资市场检查、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等,向农资生产经营者大力宣传建立农资经营档案的法律责任和统一农资经营档案的目的,督促、指导农资生产经营者及时、全面记载经营档案,强化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农资市场风云变幻,政策调整、行业整合、电商涌起……种种现象显示:农资行业需要变革!农资产业需要变革,可方向在哪儿?道路又在哪儿?经销商作为渠道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市场变化下该何去何从?随着经营业态的不断创新,农化服务成为农资经营的突破口。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农资经营拼的就是农化服务。农资行业,不管是从企业渠道利润出发,还是从农民本质需求出发,这两者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经营者,基层农资店正在发生着质的演变,其中最根本的是从业人员素质的变化,不少适应市场需要的文化型成员纷至沓来,跻身于农资行业的阵地,逐渐担当起农资市场运营的主角,成为当今农资经营中的新业态,这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又是行业经营的幸运!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农资经销商为什么生意难做?根本原因就是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营销生态,而多数农资商并没有发现农资经销已经进入新的营销生态,也没有找出适应新营销生态的方法和策略,还在沿用老的经营思路。那么,新营销生态"新"在哪里呢?据笔者观察,农资行业出现了六个变化:政策变了我国当年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搞活经济,改革初期很多工作都是本着一个"放"字展开的。各地政府最大的任务是招商引资,谁能创造效益、解决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谁就会受到热烈欢迎。改革开放使商人  相似文献   

5.
<正>有这样一个农资坛友,他以亲身经历总结出农资零售夫妻店的经营经验和多项优势,笔者认为总结得很不错,在关于农资经营的文章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他说自己要争做农资零售行业的标杆,敢为人先,敢为行业先,敢为天下先,做一个潇洒的农资零售经营者。现征得该坛友本人同意,从中择录出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我国农资行业不太好干,主要是农资这个行业第一是靠天吃饭,第二是农作物的价格也影响着种子、肥料以及农药的销量。农资销售受很多因素影响,行业有很多不可抗的因素。尽管很多零售商都在说农资行业不好干,但笔者想说的是,不是农资行业不好干,是你的生意没干好。一、为什么说很多零售商生意没干好?一是零售商的创新思维、学习速度和能力提升太慢;二是零售商不能接受一些新的产品,不能接受一些新的营销模式,所以这些经销商与时代发展的脉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农资行业各种形势变化和政策改革络绎不绝,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农资人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在变化的市场中快速并且正确地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在哪里?每次变革,都是挑战,更是机遇。笔者认为"变"并不可怕,如果能准确抓住契机,反而会有利于我们更上一层楼。而当前市场竞争,已不单单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较量,更是经营理念与市场开拓模式的争优争先,现在不论经营何种产品,都讲求配套理念,我们做农资的,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农资行业各种各样的高峰论坛、商务会议等层出不穷,很多农资人也都参加过此类会议。但是,这些会议除了主办者的商业目的,对我们农资行业人员究竟有多大收获?很多会议都是扛着某某权威单位的旗子,打着许多专家、学者的牌子,看似极具吸引力,其实除了花钱听陈词滥调之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日子,各大农资媒体,网站上充斥着农资艰难的悲观论调,很多专家及行家都对现在及未来的中国农资进行深刻的剖析。特别是国内一些大企业数据的下跌更是牵动了许多农资人的神经并引发了诸多的议论和思考。行业专业论整个行业愈来愈专业了,所以我们的销量就下滑了。言外之意"农资行业谁专业谁的业绩就好"这是个谬论。  相似文献   

10.
<正>受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控,受创业版块的上市诱惑,越来越多的资本大鳄和企业巨头开始涉足农业产业。不管是做上游掌控,还是做下游市场,都牵涉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行业。我们可以把目光进行聚焦,仅仅这几年,农资市场上就涌现出来很多熟悉、陌生的农资新企。说熟悉,是因为很多新企的东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的买卖越来越难做了,不管你费多大力气,对于送上门的农资,农民就是不冷不热的。"一位农资经营商抱怨说。经营者口中的"难"是多数同行普遍存在的共识。当然,难是有一定客观因素的,同行竞争激励、消费群体理性增强、上游利润空间缩减等等,很多经营者死守固有的经营思想理念,新形势下的市场骤变中很难适时定位自己,以至于很难与农民迫切的需求所衔接,这样的情形之下,经营难是肯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建立起了方便、快捷的农资经营配送网络,农民很欢迎。但是,一些地方存在重配送、轻服务现象,配送与服务相互脱节。  相似文献   

13.
<正>(接上期)刘杰(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秘书长)关键词:技术、植保装备、渠道2017年,我眼中的行业变化及感触2017年确实有很多热点和关注点,如农药新政、飞防崛起、原药涨价、标签二维码、农资电商、赊销顽疾等。但我们认为农资行业将在科技和装备层面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新的农资装备特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很多农资店开展了多元化经营,这不仅是农资店经营策略的改变,也是农资店赢利模式的调整。因此,在调整经营模式前应做好以下四点:认识自己细致梳理自身农资店的经营现状,找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短板,正视劣势和不足,全面、客观分析门店可挖掘的潜力和资源,为调整经营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在广大农村,已经有了很多农资店,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以为农资店有利可图,总想进入分得一杯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店?如何进货?于是很多人就照搬其它已经在经营的农资店,这种做法不可取,而是应该要有所差异。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经营模式由于农资是一种特殊商品,品种和样式繁  相似文献   

16.
正回想前两年,农资电商一度成为行业热点,传统电商大佬纷纷找切入点高调介入,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也以不同角色不同方式触电,瞬间,农资人情绪高涨,农资电商爆发,行业一下子冒出很多农资电商高手,但也有不把这资电商当回事的。然而,近期适逢3.15,农化行业出现了一番景象,继去年年初跨国公司发声"禁止网络销售"的事件后,  相似文献   

17.
<正>赊欠风险赊欠已经成为农资销售行业的难题,成为经销商、零售商抱怨最多的一个词。很多经销商、零售商年终时收不齐帐,甚至有很多坏账、死账。一提到赊欠,经销商都有说不完的委屈。但是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赊欠变味了,厂家没有现款不发货,零售商不赊欠不发货。经销商夹在中间,有苦没处说。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提高农资销售门槛。目前国家政策调整,农资销  相似文献   

18.
<正>前段时间,一位媒体朋友电话聊天中告诉我:"你可以试着跳出农资看农资,或许会更加清楚和真实。"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毕业至今,一直服务于农资行业,身在基层,置身一线,习惯了从农资人的角度来看待农资,虽然很容易看到行业的方方面面,但却并不能够看得清楚和深刻,更不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受个人经历、惯性思维和职业的影响,视野其实很狭小,看法也就容易片面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我们认为行业独有的特点和难题,其实其他行业也存在,甚至早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农资经营者时常会有人发出这样的探问:真不知经营什么类型的货源好。也难怪,农资经营千头万绪,禅精竭虑地去经营了,却仍然找不到市场的切入点,总觉得收益与自己期望相差甚远。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农资经营也如此,在实现利润的征途中需要克服千难万险,环环相扣中哪一环稍有闪失,就会影响全局,甚至会全盘皆输。我们姑且抛开人人皆知的大道理不表,单就农资的经营理念上讲,很多人只是眼高手低地追求如何做大做强,因而过多地考虑求新商品、大动作,却忽略了一个经营必备  相似文献   

20.
<正>不少人说今年是农资行业最难熬的一年,也有人称之为农资行业的洗牌之年。生意萧条、闭店关门、赊账严重、利润缩水、电商冲击等都是当前农资店最真实的写照。受竞争环境、政策的高压,有些农资人在寻求改变,有些人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转型,改行,升级,已经成为这几年农资实体店的主旋律!笔者通过一个农资实体店转型案例,浅谈农资店转型的趋势与方向。小董在老家的县城里经营着一家农资店,门店的位置非常优越,紧挨集市,小董这人也很踏实,能吃苦耐劳,前几年应该是赚了一些钱,但今年,他却不准备继续干下去了。原因一是现在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