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战  李明 《北方水稻》2003,(4):9-10
简述了理想株型的发展历史及株型育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理想株型育种的理论基础、应用这一理论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水稻的高产潜力是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稻理想株型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理想株型的发展历史及株型育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理想株型育种的理论基础、应用这一理论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水稻的高产潜力是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花生产量对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推品种以直立型为主,该株型结果集中,可以密植,能够满足当时小农经济手工劳作的需求。但是相比于蔓生型和半蔓生型花生来说,直立型花生用种量大、投入高、产量偏低,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美国花生品种以蔓生型为主,花生单产高于我国,但是在我国发展蔓生型花生不切合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因此培育半蔓生型高产花生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直立型花生对产量的限制性,论证了半蔓生型高产花生的优势,以期为我国花生高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豆理想株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大豆理想株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对构建理想株型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阐明了理想株型在大豆高产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对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株型对作物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花生具有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等区别于其他作物的特性,其株型构 成及其对产量的调控更复杂。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特性决定了基部开花多且集中的品种具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由于生态环境和栽培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中直立型、半匍匐型和匍匐型等不同类型品种 都有一定的播种面积,株型不同加上生产条件差异导致各地区花生单产水平差异也很大。本文综述了花生株型相 关研究进展,总结了花生株型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提出了花生理想株型的特征及理想株型育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双铃  崔凤高 《花生学报》2003,32(Z1):88-91
针对我国花生育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三方面的对策.①在普通花生育种工作中,首先要丰富种质资源,其次要开展优质高产花生的育种工作及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最后强调高油花生、高油酸/亚油酸比值花生、抗病品种以及高蛋白高糖分低脂肪食品专用品种的选育.②在开展特种花生育种工作中,注意高白藜芦醇含量花生、富硒鲜食花生、黑花生、白花生等特色新品种的选育,以提高花生品种的竞争力.③针对我国育种体制的不足,提出改革方案,种业机构与育种单位联合开发,保护知识产权,实行成果转让.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高产栽培株型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中期 ,日本的Tsunoda就提出高产水稻株型应该是茎秆矮壮挺立 ,叶片短且直立。松岛省三认为多穗、矮秆、短穗是高产株型。在我国自杨守仁提出水稻高产理想株型以来 ,许多水稻专家也相继提出各自的高产理想株型模式 ,如袁隆平提出高产水稻功能叶为“长、直、窄、凹、厚”的株型模式 ,黄耀祥提出“半矮秆丛生快”超高产株型模式 ,周开达提出“重穗型”株型。近年来 ,随着超级稻集成技术的形成与示范推广 ,对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又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通过对协优9308高产栽培株型模式的研究 ,对于超高产栽培和育种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8.
玉米理想株型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以耐密植为目标的理想株型育种是快速提高玉米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玉米理想株型的概念、株型主要形态性状构成因子及其遗传规律。讨论了未来理想株型育种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理想株型水稻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经济产量和抗病能力.通过探究两份新株型水稻种质的农艺性状变异和遗传特性,为水稻高产抗病育种提供优异理想株型种质资源.[方法]以两个重组自交系中发现的两份自然重组的新株型种质08yi和RIL60以及由同一自交系选育出来的常规种质08yc和RILc为材料,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株型构成因...  相似文献   

10.
花生在世界上种植较广,但产量较低,单产多低于800~2000kg/ha荚果。而高产地块可达4000~7000kg/ha荚果,表明花生的高产潜力尚未开发出来。自Donaid提出了有关作物的“理想株型”以来,已出现了几种定义和理论,但论及花生的极少。本文探讨了花生“理想株型”应具有的特征,从品种的亚种划分和干物质分配入手,研究了来源于亚种间杂交的几个日本品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荚果是花生的收获器官,深入 研究花生荚果发育及其调控,可以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花生荚果发育过程和内外限制因素的调控作 用,并结合激素、营养元素、遗传学研究以及DNA、RNA等分子调控机制,综述了近年来花生荚果发育相关的研究进 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抗青枯病花生资源的种子大小 及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23份不同类型的抗青枯病花生种质为材料,对荚果大小、种子大小、出仁率、蛋白质、含油量和脂肪 酸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抗青枯病花生资源中,高油酸种质资源较多,这些资源的荚 果及种仁大小,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山嵛酸含量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但是,高 含油量资源较少,而且在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和出仁率方面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根据12个与种子品质相关性状 信息, 123份抗青枯病资源被分成2组5亚组13个品种群,这些品种(群)与已被广为利用的骨干抗病亲本协抗青 和台山三粒肉之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3.
与多种蔬菜作物一样,花生一直以来就是日本Kanto和南部Kyushu地区的重要农作物,然而随着来自中国和美国等国外花生进口数量的增加,花生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已经变低。由于油用花生和烘烤花生的进口分别在1971和1973年开始放开,国内的花生生产大幅下滑。2002年的种植面积是9950hm^2,按花生仁计的产量是24000t。目前的消费量大约是每年60000t,并且目前还在持续下降。大果花生几乎100%进口自中国,小果花生也有7000t分别进口自中国、美国和南美洲。为了提高花生的食用品质,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进展,目前已经注册了14个花生品种,但是只有两个品种Chibahandachi和Nakateyutaka正在被广泛种植,占种植面积的80%。最近又有两个适于南部Kyushu地区的早熟品种Satonoka和Fukumasari被注册。由于近来煮花生的消费正在增长,育种目标也必须瞄准于此。口味是衡量日本花生品种食用品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口味的遗传改良也必须取得进展。此文亦将提及最近在日本注册的一些花生品种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4.
花生高油酸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花生籽粒油脂的品质是由脂肪酸的组成决定的,高油酸的花生油脂稳定性好,有更高的市场价值与营养价值。因此选育高油酸的花生材料和品种已成为目前花生品质改良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高油酸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高油酸产生的分子机制、杂交育种、突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高油酸花生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花生高油酸育种和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花生营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营养品质主要包括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花生品种油脂、蛋白质含量的变异,总述了油脂、蛋白质、脂肪酸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和花生营养品质的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油料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及营养来源之一。随着人们对食用油品质要求的提高,品质性状成为近年来油料作物品种选育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品质性状是一种复杂的数量性状,所以传统育种选育效率低,周期长。然而,基于连锁不平衡原理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挖掘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候选基因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由于其定位精度高、广度大、周期短等优点已经在许多作物上得到了应用。本文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揭示大豆、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向日葵等几种重要油料作物的含油率、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等品质相关性状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利用GWAS解析各种油料作物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及选育高品质油料作物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育成的19个高油酸材料、2个对照品种和5个高油酸参照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考种、室内考种、品质测定和休眠性检测来进行高油酸材料的评价。结果表明,19个高油酸材料中除H6外,油酸含量均在78%以上,油亚比值大于20;与高油酸参考品种的农艺性状相比,筛选的高油酸材料主茎高和侧枝长有所降低,分枝数和饱果数有了一定提高。产量比较筛选出4个产量表现较为突出的材料,1个大花生材料H4,与鲁花11号产量相当;3个小花生材料H12、H15、H17,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44%、14.50%、8.78%。  相似文献   

18.
土壤盐渍化正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开展甘蓝型油菜耐盐机制研究和QTL分子辅助 育种极为迫切。本文在简述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危害及植物缓解盐胁迫机制的基础上,概述了盐胁迫对甘蓝型油 菜不同生长时期的影响以及萌发期和苗期耐盐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并对我国耐盐油菜品种选育进行了展望, 期待为进一步开展甘蓝型油菜耐盐机制的研究、选育耐盐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油酸花生种植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实现花生种植加工的高油酸化是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和深化农 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方向。本文概述了高油酸花生的特点,简要回顾了高油酸花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高 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阐述,对高油酸花生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 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广东花生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5,34(2):30-32
广东70%~80%的花生种植在轮作周期较短的瘦瘠旱坡地上,青枯病危害较重,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青枯病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因此,应以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选育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青枯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