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烂皮病是由弱寄生菌引起的潜在侵染性病害,病菌主要通过日灼伤口和冻害伤口侵入寄主。通过对杨树插条烂皮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发现冻害是造成烂皮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文章阐述了该病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总结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树苗木带菌状况与烂皮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和田间诱发试验及山东造林定植试验表明:春季定植后杨烂皮病的发生与危害,主要来源于苗木带菌。不同苗源的苗木生长状况及带菌量不同,定植后发病与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杨树苗圃周围又有发病大树,杨苗带菌率高,定植后发病重。清除苗圃周围病源,减少苗木带菌数量,苗期和栽前集中喷药预防,是控制该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黑杨派杨树烂皮病早春症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肉眼观察、病斑解剖和物候特征观测的方法研究黑杨派杨树辽育3号、108杨和中辽1号烂皮病的早春病斑症状。结果表明:3个杨树品种在早春均可观察到烂皮病的发病症状,且在病斑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时期症状也不同。3个杨树品种在4月中下旬均可见到韧皮部黑色坏死或深棕色坏死,且108杨和中辽1号发生丝状腐烂现象。烂皮病病斑在韧皮部的坏死范围均要大于病斑表面的坏死范围。不同时期叶芽和嫩枝颜色的变化可作为鉴别病害发生时期的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4.
赤峰地区杨树烂皮病的突发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烂皮病又称杨树腐烂病,是危害杨树枝干的危险性病害。该病是由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s)所引起,该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或遭受日灼伤、冻伤、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林木。发病初期在树皮上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微隆起,而后树皮腐烂变软,流出具酒  相似文献   

5.
杨树抗烂皮病与早春抗冰冻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抗烂皮病与早春抗冰冻能力杨自湘,汪太振,郝宏,康中信,姜永凡关键词杨树,烂皮病,电解质渗出率杨树烂皮病病原真菌金黄壳囊孢(CytosporachrysospermaPars.Fr。)属弱寄生病菌型,它的侵入、扩展都受条件制约。一些研究表明[1],...  相似文献   

6.
杨树烂皮病又称腐烂病、臭皮病、出疹子,主要危害杨树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导致林木大量枯死,造林失败。近年来,黑龙江省发生杨树烂皮病较为严重,其危害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杨树烂皮病是北方的苗木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危害杨属树木,同时也危害柳树及榆树。症状:病害发生在主干和枝条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腐生在死亡的组织与器官上,在正常条件下,它们不危害活树,当特定条件发生后,它们则由腐生性获得弱寄生性,危害林木成为病原,造成暴发式流行,这类病害被称为潜在侵染性病害。对于这类病害,除把病原搞清外,也不能简单的利用药物消灭病原物,这样处理劳民伤财,收效甚微。而应该采取各种营林措施,控制发病环境的产生,达到防病的目的。下面重点讲述我区常见的三种潜在侵染性病害:杨烂皮病、杨水泡溃疡病和松烂皮病。1.杨烂皮病该病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和内蒙古,由于大量营造各类人工林时,对环境及杨树的品种选择不当,从而…  相似文献   

8.
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迎春5号(三北1号)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 Nit.)发生情况调查得知,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造林时的环境条件和生物因子,当年新植林发病最重,1a以后逐年减轻。不同土壤比较:白浆土造林发病最重,暗棕壤次之,草甸土最轻;不同地类比较:农田耕地造林病害重于宜林荒山造林;不同坡位病害比较;坡上重于坡中,坡中重于坡下;不同坡向比较:阳坡病情重于阴坡;不同坡度比较:坡度越大,发病越重。  相似文献   

9.
垂柳烂皮病是垂柳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主干及枝条。近年来在呼市地区发生严重,1~4年生苗木感病最重,其病原菌为ValsasalicinaFr,无性阶段为CytosporasalicisRab子囊孢子萌发温度5℃~41℃,分生孢子萌发温度7℃~42℃,两种孢子的萌发随温度的增大而升高,在散射光下萌发最好。该病发生的有利条件是低温高湿,保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条件,栽植时注意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发生严重时可用25%多菌灵50倍液防治,防效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杨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由黑腐皮壳属一些真菌引起的干枝病害,它对杨属和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该病是潜伏侵染性病害.危害杨属各树种,是公园、绿地、行道树和苗圃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引起行道树大量枯死,新移栽的杨树发病尤重,发病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杨树烂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烂皮病是一种发生范围广、危害十分严重的林木病害,又称杨树腐烂病。该病主要危害各种杨树,也危害柳树、桑树等树木,常常致使树木干枯死亡,严重影响林业发展。引起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为污黑腐皮壳菌,其无性世代为金黄壳囊孢菌。一、发病规律及循环侵染赤峰地区杨树烂皮病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至6月为发病盛期。杨树烂皮病以无性世代出现,  相似文献   

12.
新民地区主要速生杨树品种及其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民地区速生杨树品种和病害的广泛普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栽植15种速生杨,其中栽植面积大、应用广的速生杨有8种;危害叶部的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灰斑病,黑斑病;危害干部的病害有烂皮病、溃疡病;危害根部的病害冠瘿病。病原由真菌性、细菌性、生理性3个类别组成;烂皮病危害最重是是荷兰64、107,锈病危害最重的是辽宁杨、辽育1号;破腹病最重的是辽宁杨。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辽阳市平原地区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杨树烂皮病是杨树干部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几年,随着杨树人工林面积的逐年扩大,杨树烂皮病也随之加重。其中尤以幼龄林感病严重,给我市的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更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和发生,2001~2003年,我们在对5a生以下的幼龄林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生烂皮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1发生及危害杨树烂皮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杨属树种。5、6月份是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逐渐缓和,至9月份基本停止发展。受害严重的树木,病部包围树干1周,皮层腐烂,纤维分离如麻状,自木质部剥…  相似文献   

14.
杨干象是我国对内检疫对象,危害杨、柳科植物,特别是杨树被害后生长势衰弱,诱发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杨树造林的质量及生态效益的发挥。文章对杨干象的危害、分布、识别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增加人们对检疫性害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杨树黄叶病害病枝扦插、留床育苗及苗木定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受杨树黄叶病危害的病枝育苗观察,可以看到,苗前期部分苗木出现黄叶现象,随着苗木生长或施肥后,生长势增强,叶片逐步变绿;定植观察,幼树均没有发病,证明杨树黄叶病害与枝条的健康度有很大关系,病枝生长势衰弱,出苗后,不能及时提供苗木生长所需营养,叶片就会发黄。随着苗木生长或施肥后,苗木根系增加,叶片数增加,养份积累,生长势增强,叶片就会逐步变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调查烂皮病发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外表症状直接观察、病斑解剖和物候特征观测的方法,对2个欧美杨品种荷兰3016杨和盖杨的烂皮病早春病斑症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烂皮病发病率差异较小,分别为35.4%和33.3%;2个品种在早春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烂皮病症状,且不同时期症状不同。2个品种病斑均表现为长条状不规则形状,纵向大于横向。2个品种病斑韧皮部坏死范围均大于表皮坏死范围,后期更为明显,且韧皮部均表现为丝状糟烂。不同时期叶芽结合嫩枝颜色的变化,可作为鉴别病害发生时期的物候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辽宁省突发性和暴发性森林病害杨(柳)烂皮病、樟子松衰退病、黑松枯黄病、油松生理性风寒病害等不断发生,危害严重.文章阐述了上述病害在全省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红花尔基的樟子松林是我国的重要种籽基地之一,为了使这片森林健康成长,1982~1983年,我们对樟子松林的病害进行了详细调查,主要病害有五种: 樟子松烂皮病:是林区主要的病害之一,在20年生以下密度较大的人工林内危害严重,病原菌多从日灼或虫害的裂缝处侵入。先从树干东部的韧皮部侵入,逐渐向西北蔓延,直至  相似文献   

19.
<正> 杨树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杨树毁灭性的枝干病害,在我县普遍发生,北京杨、大关杨、箭干杨受害最严重(见表)。经四年观察,发病规律是:四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是发病盛期,7月停止为害。8月上旬形成第二次发病高峰,一直为害到秋末冬初。病菌在病斑上过冬,翌年春  相似文献   

20.
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inna-eus)是牡丹江地区危害杨树的新纪录害虫。1986年在迎春林区杨树受害面积达467公顷,成灾面积为100公顷,受害严重的林分树叶被吃光,呈现一片火烧景象,第2年生长势衰弱,导致烂皮病的发生;有的树木因此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此虫的危害,确保杨树丰产林的健康生长,我们对该虫的生活史进行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