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观测了东部白松自然状态的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部白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但两者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相同。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同步,气孔导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较净光合速率提前约2h。  相似文献   

2.
无患子夏季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夏季无患子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夏季无患子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与很多植物一样,存在光合"午休"的现象。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5:00左右,日最大的净光合速率值为13.80μmol/m2·s。此外,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种华南乡土植物幼苗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华南优良乡土植物伯乐树(Bretschneidara sinensis)、楝叶吴茱萸(Evodia glabrifoli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岭南槭(Acer tutcheri)2年生苗木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4种乡土植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楝叶吴茱萸、枫香、岭南槭的净光合速率都明显高于伯乐树,其中枫香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在11∶00左右达到最大值18.206μmol·m~(-2)·s~(-1),但在17∶00左右楝叶吴茱萸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它3种乡土植物,净光合速率为11.613μmol·m~(-2)·s~(-1),说明此时楝叶吴茱萸仍然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给牛角瓜的优质栽培和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用LI-6400型光合测定仪于2014年5月观测了元江干热河谷不同牛角瓜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日变化特征,对牛角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角瓜上下叶位叶片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中叶位呈单峰曲线,上叶位叶片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日变化由高到低依次均为上叶位、中叶位、下叶位;胞间CO2浓度呈相反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下叶位、中叶位、上叶位。研究发现,牛角瓜不同叶位全天最大净光合速率值出现在9:00~10:00,光合"午休"主要是由于叶肉细胞羧化能力下降引起的;除光照因素外,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用遮荫网分0%、70%、85%的遮荫度,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全红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绘制了各指标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图,选用Mitscheriich指数函数关系计算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全红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大小趋势为:0%=70%85%;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因素而引起的;全光照条件下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和320μmol·m~(-2)·s~(-1),有C3荫性植物特征;全红杨不耐晒,但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以栽植在轻度遮荫的地方,叶色不"返绿",长势也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条件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低肥力库尔勒香梨分别施用3种不同用量的生物黑炭和羊粪,利用CIRAS-2型光合仪对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库尔勒香梨坐果期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保持一致,呈双峰型。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相反,呈双谷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则呈单谷型。施用有机物料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都有显著影响。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和羊粪都能提高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的施肥效应均表现为羊粪>生物黑炭。  相似文献   

7.
不同新疆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新疆主栽核桃品种的光合能力,以新疆8个主栽核桃品种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品种各光合参数的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扎343和609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而新丰和917的各光合参数均显著低于其它品种;各核桃品种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各品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表现为不规则的双谷型;各品种的光合"午休"现象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省安吉县利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3年生毛竹当年生叶片在春、秋季的光合特性,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毛竹叶片在春秋季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最后对其碳同化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毛竹叶片在春、秋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不对称的"双峰"型曲线。秋季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大于春季。毛竹叶片在春、秋季表现出不同的光合特性,其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ir)、叶温(Tleaf)、空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和叶温下蒸汽压亏损(VPD)等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毛竹叶片的固碳能力秋季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9.
城市观赏树种桂花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LI-COR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园林观赏树种桂花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桂花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1靘ol photons 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8靘ol·m-2·s-1,光饱和点为1 748靘ol photons m-2·s-1。②桂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hoto)日变化为单峰曲线,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日变化走势一致。③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光合有效辐射成显著的正相关,而与饱和蒸汽压差(Vpdl)成显著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光照、温度是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胞间CO2浓度(Ci)、叶面的相对湿度(Rhs)对净光合速率影响也较大;逐步线形回归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叶片温度(Tleaf)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光皮树光合特征的日变异规律,采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光皮树8个无性系8月份果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多数无性系最大值出现在9:00左右;蒸腾速率(Tr)日变化除JX13和GY8040外,均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高于第二个峰值;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曲线为扁平的"W"形;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为不规则"V"形,谷底在15:00左右。(2)8个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间差异不显著,其中GY8040、JX3、LC7、JX6的净光合速率(P_n)较高,均达到10.0μmol·m~(-2)s~(-1)以上。(3)环境因子中,光照强度(PPAR)直接或通过大气温度(T_a)、大气湿度(HR)影响植物光合生理,大气CO_2浓度(Ca)仅与胞间CO_2浓度(C_i)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因素对光皮树净光合速率(P_n)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大气温度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_2浓度大气CO_2浓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A1、A8、B7、B8、D1共5个无性系苗木进行光合生理特征测定,探究其日净光合速率、日蒸腾速率特性及叶片位置与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洋楹日净光合速率曲线与日蒸腾速率曲线在多云条件下均呈现单峰式,最高峰出现在10:00-12:00时;不同无性系苗木叶片位置对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A1、A8、B7、B8无性系的上层叶片与中层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下层叶片,而D1无性系苗木不同位置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朱顶红的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全光,遮阴度为30%、60%、90%)对其生长量及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净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朱顶红品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花葶高度均随着遮阴处理程度的加大而显著增加,而花冠大小及花色无明显差别;3个朱顶红品种在30%的遮光下全天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全光下日平均净蒸腾速率最高。结论:3个朱顶红品种更适宜在30%的遮光环境下栽植。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究热带地区不同竹种雨季光合能力差异性,掌握不同竹种栽培特性,为竹种高效培育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作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分析不同因子的影响及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与光合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竹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5个竹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曲线;2)各竹种光响应曲线在5—6月净光合速率较高,8—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之间存在差异;青秆竹、粉单竹Pmax、LSP值高、Rd值低,光合能力较强;3)5个竹种CO2响应曲线均在5—8月净光合速率较高,9—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相较于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p)、羧化速率(CE)之间存在差异;4)雨季中5个竹种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温(Ta)、光合有效辐射(PAR)、胞间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等因子制约;5个竹种叶片形态结构性状研究表明:佛肚竹、黄金间碧竹叶面积(LA)显著高于青秆竹、崖州竹、粉单竹(P<0.05),佛肚竹、青秆竹、黄金间碧竹叶厚度(LT)显著高于崖州竹、粉单竹(P<0.05),比叶面积(SLA)则相反;而5个竹种叶干物质含量(LDMC)差异不显著(F=0.691,P=0.615),不同竹种Pmax、Amax与LA、LT、LDMC、SLA相关性有所差异,与LA相关性较大。【结论】簕竹属5个竹种光合特征参数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不同,竹种生理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竹类植物保存与利用中,叶面积可作为竹类植物筛选的主要性状指标。在园林配置中,青秆竹栽培区域较广、佛肚竹栽培区域较窄、崖州竹可在阴生条件下栽培、粉单竹适宜光照充足地区生长、黄金间碧竹介于青秆竹与崖州竹之间。  相似文献   

14.
自然条件下,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40研究了春季樟树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樟树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龄有关,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要高于老叶,最大差值出现在11∶00,为2.4μmol CO2.m-2.s-1。②不同叶龄樟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在理论与技术上解决孑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修复,探究沙冬青被平茬后更新恢复生长的机理和策略。【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的光合生理特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比叶面积(SLA)与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解释平茬复壮后植物补偿性生长机理与持续年限。【结果】平茬后沙冬青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提高,且日变化趋势一致,除平茬后恢复1 a的沙冬青为单峰型,其它平茬年限和未平茬(CK)均为双峰型,且均在11:00左右出现最大值,有第二峰值的出现在15:00左右,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趋势也呈单峰或者双峰型,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恢复生长的速度减慢,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逐渐降低,日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平茬后恢复1 a>平茬后恢复3 a>平茬后恢复8 a>未平茬CK。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的比叶面积差异性显著(P <0.05),且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减小。不同平茬年限沙冬青比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平茬年限的增加,沙冬青比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回归方程斜率均逐渐减小,即植株单位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逐渐降低。【结论】有必要通过对衰老、干枯的沙冬青进行合理平茬,以促进林分复壮和生长,同时提高生产力,有利于促进荒漠生态系统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ne-year old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Soil mois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influenced th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Soil moisture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s of growth rate, individual siz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leaf water loss rate (WLR),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of plant parts, and led to increased leaf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 (WSD). Under water stress, more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were allocated to root growth. With de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transpiration rate, chla/b,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 water use efficiency, water loss rate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declined, while Chla, Chlb, Chla+b and carotenoids (Car) increased and more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were allocated to stem and leaf growth. Maximum growth vigor,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otal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Amorpha fruticosa seedlings was recorded at 75 80% soil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100% light density in greenhous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黑榆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变异情况,以河北省深州市栽培的15个黑榆无性系为材料,对黑榆不同无性系的生长、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个黑榆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及光合生理等性状指标差异显著,在15个黑榆无性系中,D7的地径最大,为2.33cm;B19平均苗高最大,为2.57m;叶长、叶宽、叶面积在不同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单叶面积最大相差4.1倍,不同无性系间宽长比在0.58~1.21之间变化,说明黑榆不同无性系间在叶片形态上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而且差异显著。无性系B18、D9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3.54μmol/(m2·s)和23.82μmol/(m2·s);无性系D2蒸腾速率最高,为11.18mmol/(m2·s),无性系D4的蒸腾速率最低,为6.71mmol/(m2·s)。结合生长性状分析不同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发现具有较高净光合速率的无性系,并不具有较大生长量,蒸腾速率反而和较大生长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油茶不同叶龄叶片形态与光合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油茶叶片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与叶龄的相关性,从而为油茶的生产经营提供理论参考,利用CI-203叶面积分析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油茶新梢不同叶龄叶片的形态特征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油茶叶面积和叶片鲜质量,从第1到第3位叶逐渐变大,又从第3到第7位叶逐渐减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随着叶龄的增大而增大;叶龄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比叶面积与胞间CO2浓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值与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生长20 d,叶面积等形态特征基本发育完全,经过60 d的生长后,基本成为主要功能叶。  相似文献   

19.
叶片光合能力是植物光合作用强弱的重要反映,直接决定着植物生产力的高低,受叶片外界环境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叶龄作为叶片连续生命进程的重要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展叶期、成熟期和凋落期内叶片生长发育过程及其动态。研究表明,随着叶龄变化,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CO2饱和时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Rubisco催化反应速率等叶片光合能力指标均会发生不同程度及趋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叶片生理指标(结构性指标、非结构性指标、营养元素等)影响。文中总结了树木叶片光合能力随叶龄变化的趋势,分析了光合能力随叶龄变化的生理机制,据此对叶片光合能力随叶龄变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区顶坛花椒适生的土壤水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以盆栽顶坛花椒幼苗为对象,在不同水分梯度及充分供水条件下用CI-301 CO2气体分析仪进行林木生理指标观测,研究了顶坛花椒1年生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益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维持顶坛花椒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2%,维持顶坛花椒较高蒸腾速率的土壤含水量范围为22.5%~25.6%,气孔导度最大时对应的土壤含水量为25.6%,维持顶坛花椒叶片水分利用效益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28%,根据喀斯特造林的基本构思,可选取维持最佳叶片水分利用效益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和维持最佳净光合速率的土壤含水量低限值作为喀斯特造林树种顶坛花椒的适宜土壤水分的高限值和低限值。这一指标可量化为2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