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建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健康风险,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工业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内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并用单因子指数法表征污染水平。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开敞空间规划提供有益的指导。结果表明:各绿地土壤中均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u、Zn、Pb、Cr、As表现更为突出;Cr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道路绿地土壤中最高,Hg最低,而工业绿地和附属绿地土壤中Zn最高,Hg最低;单向污染评价显示,居住绿地中的As、公园绿地中的As和Cr、防护绿地中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已产生污染。Cu、Pb、Cr、Zn含量高值点主要出现在公园绿地,该绿地土壤中Cu、Pb、Cr、Zn的累积可能受到居民生活和交通活动的多重影响;As含量的高值点主要分布在工业绿地土壤中,源于市区内的工业性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和煤炭燃烧的排放富集于土壤。Hg含量的高值点出现在防护绿地中,略超出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需要关注。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对成人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而居住绿地、公园绿地的土壤中As、Cr和生产绿地土壤中的Cr对儿童存有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城市绿地土壤中,As、Cr呼吸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CR)平均值均大于US EPA推荐的土壤治理标准(10-6),但未超过有关专家所建议的土壤治理标准(10-6~10-4),其致癌风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应引起重视;不同绿地类型内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科学制定绿地空间布局,降低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1规划背景城市绿地不同于一般的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绿地的规划建设,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表达一种理念,这些是由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规划定位和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历史阶段决定的。本规划绿地位于东营市新世纪广场的东侧,北临府前大街,东南方向被水系环绕(示意图略)。  相似文献   

3.
为实践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为哈尔滨市松北区核心区规划具节水功能的绿地系统,该文利用GIS技术,结合彭曼公式,计算研究区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和绿地植物需水量,并定位节水绿地位置和规划节水绿地系统。研究区降水量在485~671 mm间,6—8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6.4%;研究区年可利用雨水量512.68万m3,雨水资源潜力巨大;5—10月研究区绿地植物需水总量639.71万m~3,同期可收集雨水总量456.17万m~3,满足植物需水量的71.31%。建立研究区DEM模型,将坡度3°~15°间的绿地确定为渗透绿地,坡度3°以下的绿地确定为集水绿地,确定了研究区节水绿地分布图,可建节水绿地面积1 664.19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10%;以节水绿地为主体,结合了水利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知识,优先规划了能利用城市雨水资源的节水绿地系统,使远期绿地率达43%。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校园绿地规划也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基于此,从可食性景观基本概念与起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目前可食性景观在校园绿地规划研究案例,结合可食性景观在校园绿地的功能建设分析,提出可食性景观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完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努力增加各类绿地的数量.是南宁市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城镇环境绿化的若干生态学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城镇绿地规划功能,从生态学原理阐述了物种生态习性、种群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生态入侵、转基因生物及抗污染性等城镇环境绿化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以生态学原理进行城镇绿地规划、指导城镇绿地群落设计是实现城镇环境绿化最佳生态效益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调查和分析了长沙市韶山路沿线4种绿地类型0-20 cm土壤层重金属Mn、Zn、Cu、Pb、Cd、Ni的含量及其来源,并以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平均值为评价标准评价其污染程度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和道路交通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而生产绿地的含量普遍较低,不同绿地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和道路交通绿地中,有机质是绿地土壤重金属的主要载体,Cd、Pb、Ni、Cu、Zn来源相同的可能性较大,公共绿地和道路交通绿地中Cd、Pb、Ni、Cu、Zn可能主要来源于交通活动产生的污染源,居住绿地中可能来源于生活垃圾污染源。4种绿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由高至低的排序为:道路交通绿地居住绿地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均处于轻度污染或警戒水平,Cd污染最为严重,Pb、Cu污染为其次,Mn、Zn、Ni污染较小。公共绿地、道路交通绿地Cd和Pb污染较重,居住绿地Cd和Cu污染较重。4种绿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大小排序为:居住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均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Cd的生态风险最大,Pb、Cu为其次,Zn、Mn最小。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气候与环境问题之一。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可反演计算出城市热岛参数。以重庆市万州区城市绿地系统为例,通过定量遥感技术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从绿地系统规划角度提出解决城市热岛的规划方案及治理对策:保护万州山水本底,合理布局绿地空间;提升绿地总量,达到生态园林城市指标;优化绿地布局,热岛区域规划大型绿地;构建绿色风廊,缓解城市热岛和污染;串联城市绿地开放空间,构建城市绿道;鼓励开展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增加三维绿量。  相似文献   

9.
梅江河全长138 km,流域面积2890 km2,是秀山的母亲河。将秀山绿地系统规划中划定的秀山城区范围内的梅江河沿岸生态绿地全部纳入景观规划范围,针对秀山的城市文化、梅江河的历史沿革、梅江河流域生态现状、水文情况、滨河绿地现状、周边用地性质、周边交通现状等设计影响要素以及梅江河在秀山城市总体规划、秀山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定位进行充分分析,以期完成的景观总体规划能够使梅江河更好地发挥两岸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梅江河水质。梅江河滨河绿地作为秀山城市的主要绿地空间,不仅要承载改善梅江河滨河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还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环境和文化环境,呈现绿地使用需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惠云芳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4):267-269
石油炼化企业的园林绿地建设,不仅为景观,更要体现防火、防风、抗污染和减弱噪音的功能.针对石油炼化企业园林绿地建设特点,以延安炼油厂为例,论述了工厂内的园林绿化规划要点及养护管理等专业技能,总结了石油炼化企业园林绿地建设的特点,对促进石油炼化企业的园林绿地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看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面临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绿地也经历了从"见缝插绿"到系统规划的转变,涉及城市生态要素的各个方面,也包括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内容.对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为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水土保持产生深刻、深远的影响,共同融入城市生态建设的大环境之中.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的建立,恢复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恢复河流的自然风貌,净化、美化城市的水环境系统,完善城市景观,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创建理想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由"城市中的园林"向"园林中的城市"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对雨水的流失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城市绿地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巨大的影响。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8月份TM影像,分析不同高程区间内郑州市区绿地面积、绿地斑块数量与汇水面面积的相关关系,同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道路、公园、防护绿地分布资料等,对城市绿地对雨水资源有效利用提出合理的途径。结果表明:绿地面积、绿地斑块个数与汇水面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建议郑州市在增加绿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绿地斑块数量,在城市绿地设计多目标中实现雨水资源利用多目标,最终达到改善郑州水环境和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优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城市绿地、汇水区与积水点的关系,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的关系,以期能够缓解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方法]融合"海绵城市"与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以郑州市为例,采用ArcGIS10.0软件将其划分为93个汇水区,通过水量平衡法理论计算需优化绿地面积的参数。[结果]在现状绿地与汇水区面积比值不同和单次降雨分别为50,100,200mm的情况下,得出需优化绿地与汇水区面积的不同比值,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且得出在绿地率为30%左右时绿地调蓄效果较好。[结论]城市绿地可以从增加城市绿地规模、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以及具体实施途径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何娜  张景群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81-284,288
在对中卫市城市绿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研究,以解决该地区可利用资源丰富,但利用难度大的问题。依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一城三区,三轴贯穿,功能互补"的布局结构,即北部防风固沙生态景观区,中部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区,南部黄河湿地游隙保护区,以及东西、南北、滨河三条生态景观轴,从整体布局到分类规划、近远期规划,确定中卫市绿地系统"绿环围城,多层防护,从外向内"的整体规划方向,实现将中卫市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的目的,并为其他沙漠边缘地带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区位因素对绿地降低热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热岛效应作为一种有害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大中型城市中,主要是由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发展既要考虑经济建设,又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应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建设,使其能够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效的缓解热岛效应。在较大城市中,城市绿地的分布并非完全均质化,而是随着区位的不同而变化。了解绿地区位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优化绿地资源的配置,解决城市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以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区,以100 m×100 m的格网为评价单元,从绿地需求的角度选取多种评价指标,构建绿地需求度综合指数,并根据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高绿地需求区、中绿地需求区和低绿地需求区3个生态区位。对不同生态区位绿地对周边环境降温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生态区位的最佳绿地斑块面积范围分别为高绿地需求区1.4~22 hm~2、中绿地需求区1.6~24 hm~2、低绿地需求区0.24~17 hm~2,其结果可以为绿地的区域优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云南省弥勒县绿地系统的现状调查研究,完成县城的绿地现状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国家园林县城的标准,初步判定弥勒县城达到标准。弥勒县现状绿地的分布数据将为弥勒县绿地系统规划、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乃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量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该区域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增加生态用地比例,以及保护水源地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对中国合理用地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土地整理是提高城市用地效率和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把它介绍给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是20世纪城市规划中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之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用地扩展迅速,现今形成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不易逆转,对未来城市发展影响很大.但中国城市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城市土地整理技术,合理规范未来城市用地发展和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该文首先分析讨论了国外城市土地整理的对象、目标、地位和主要功能,然后从5个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在中国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用地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