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信阳县位于大别山和桐柏山结合部,总面积33.8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3.7万公顷,是一个“四山二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截止到九二年底,全县已发展板栗1.3万公顷,遍布26个乡镇,年产板栗375万公斤,实现产值1500万元以上;年加工板栗6万公斤,创收15万余元。有108个行政村因种植板栗脱了贫,有8000农户户均板栗收入1000元以上。出现了“板栗彩电村”、“板栗小康户”。板栗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  相似文献   

2.
巍巍的雪峰山脉,层峦叠嶂,群山逶迤。在这里,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山野小乡──大崇。深秋季节,当人们走进大崇,扑面而来的是硕果累累的金色果实,四处飘逸着的也都是醉人的果香,公路两旁也摆满了农家招揽过往客人香甜可口的柑桔、金秋梨、安江香抽、板栗、核桃……等等当地名特优林果。大崇,这个远近闻名的“柑桔之乡”“天麻之乡”“金秋梨发源地”,年产柑桔十余万担,年均产喀700$万元;培育成切仅一年的金秋梨,真岸产值目前就达4O万元,预计到日元Z000年,菇产值可超SOO万元;警诌产天已干品超过1万斤,产值SO万元以上。全乡林…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经济林发展现状,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肖斌 《经济林研究》1998,16(2):62-63
我省地跨江淮,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淮河以南属季风副热带湿润气候,南方的柑桔、香榧,北方的苹果都有栽培。1996年全省经济林面积达900多万亩(不含320万亩竹类),占有林地近20%。经济林产品产量达60万t以上,产值超20亿元,经济林产值超亿元的县有金寨、宁国、政县、杨县、肖县等。1发展特点1)注重区域布局。结合全省林业二次创业,共规划建设164个万亩经济林片.以林茨、林农、林药等多种形式的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得到了发展和推广。地处黄河故道的杨山、肖县,发展杨酥梨、红富士苹果,面积已达100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大别…  相似文献   

4.
到2007年底,全省果树总面积2284万亩.全省果品总产量达1039万吨,果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梨、桃、红枣、板栗、杏扁、柿子产量保持在全国第一位。全省有30个县(市)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有22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有80多种果品入选奥运推荐果品。全省果品总产值达280亿元.果品集中产区依靠果品业人均收入1600元左右:果品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的农户150多万户,户均收入6000多元:靠果品业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达到2000多个。以“培育大基地,发展大产业”为目标.制定和出台了《河北省果品强省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5.
《世界竹藤通讯》2009,7(1):31-31
竹产业作为浙江省林业的主导产业,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竹业总产值230亿元,约占全国的30,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1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5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8亿元,各占22.18、65.65、12.17。全省有35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田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是“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全县板栗基地面积达到6.67万hm^2,常年板栗产量4万t,年板栗系列产值5.5亿元,板栗是罗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笔者调查分析了目前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板栗产业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再上1个新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林业》2005,(2):50-51
在被称为“花卉王国”的云南,花卉种植面积只16万多亩,产值却达42亿元,平均亩产2.6万元,出口创汇达2824万美元;与广西相邻的广东有花卉36万亩,产值38亿元,平均亩产超万元;到2001年浙江的花卉发展到51万亩,平均亩产值7800元。而广西,2003年底23万亩花卉平均亩产只有3900元,总产值9亿多元,占全国的3.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花卉生产出现了喜人的势头。据了解,全国花卉面积已达7.5万公顷,1996年产值48亿元,花卉出口创汇1.3亿美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7倍和64倍。许多地方出现了靠种花养花致富的农户。其中,地处广东的东方花卉顺德有限责任公司,促进花卉生产出口,名扬海内外。我国花卉业产值已达48亿元@龙春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是普洱市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421万亩,实现产值66.3亿元,占全市林业产值的53.8%。其中林下种植21万亩,产值31.8亿元;林下养殖285万亩,产值25亿元;林下采集68万亩,产值8.2亿元;森林景观利用47万亩,产值1.3亿元。普洱市林下经济涉及近18万农户,从业人员约30万人,惠及林农190万人,来自林下经济的经营收入占林农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0.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初冬,宁强境内的4000亩杜仲苗吸引着全国各地林业、药材、扶贫以及生意人来这里学经验、谈购销、引种苗,签订引种合同126份,计1.2亿株,产值3200万元,已有6000多万株杜仲苗出蜀道、越秦岭,远“嫁”四川、云南、山东、河南等长江、黄河流域的18个省400多个地区(市、县)适生区安家,成为全国闻名的最大杜仲育苗基地和集散地。 这个县的农民靠杜仲叶、皮、籽和育苗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户已达23户,1万元以上的户2280户,30%的农户靠杜仲脱了贫。  相似文献   

12.
家具行业的迅速发展给木工机械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稳定发展,我国家具和木工机械行业亦同步持续发展,目前已拥有家具生产企业5万多家,从业人员500多万人,中国家具业年均增长在18%以上。2000年,我国家具产值为1200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15%;2001年,产值为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6.5%;2002年产值为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86%;2003年产值为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64%。见图1。  相似文献   

13.
《河北林业》2012,(1):31-31
迁西县素有"中国板栗属京东、京东板栗属迁西"之美誉。到2011年,全县板栗面积70万亩,居全省第一位,年产板栗4.5万吨,产值近8亿元,农民板栗业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40%,板栗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迁西县先后荣获"中国板栗之乡"、"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14.
《安徽林业科技》2014,(2):80-80
和县将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与美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创新植树造林方式,今春由县政府出资20万元购买2000余株经果林苗木,免费发放给全县27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农户栽植,产权归农户所有。经验收合格后,政府按每株l00元标准对农户给予奖励。为提高造林成效,确保造林成活率,县政府与农户签订了《和县美好乡村示范村经果林木管护协议书》,明确双方各自职责及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湖北省林下经济规模连续3年增幅超15%记者从湖北省林业厅获悉,近年来,湖北省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连续3年规模和产值增长幅度均超过15%。2017年,全省林下经济面积达1200万亩,产值达243亿元,带动林农增收23.7亿元。目前,省林业厅已出台相关方案,争取通过2年至3年努力,支持相关县市实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占可经营林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林下经济产值年增长率实现20%以上,建成年产值500万元(或经营面积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以上。  相似文献   

16.
1997年厅属企业工作的回顾厅属企业经济运行基本态势1.经营状况在基本实现减亏目标的同时,盈利有所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1997年,全区共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09。l亿元(现行价),增加12%。其中第一产业产值82.284GL,增长18.99%;第H产业产值四.44亿元,下降4.9%;第三产业产值3.36亿元,下降7.95%。工业销售产值ZI.34亿元,下降9.28%;厅属25户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减少25.2%;有10户企业盈利,盈利额844.4万元,减少物%;亏损15户,亏损面为to%,增加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3889万元,减亏3.l%。其…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已成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全省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的73.5%、94%和61.8%,并且林业产值超过5亿元的达51个县(市),超10亿的达27个县(市)。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蓬勃发展,在林权制度改革、产业化经营格局、培育龙头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给予我们一系列启示。  相似文献   

18.
景谷县具有发展经济林特别是核桃、板栗的有利条件:①优越的气候条件;②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适于发展核桃、板栗的土地资源有0.87万hm~2;③林业机构健全,较强的技术力量,加上各级政府、领导重视。规划从1998年~2000年在10个乡(镇)28个行政村2个国有林区,营造核桃3600hm~2,板栗900hm~2,总投资2916万元。预测第6年有收获,20年总产值可达5.4亿元,创税5422万元,可以使6万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陇南市是全国核桃重点产区之一。全市适宜核桃栽培的区域涉及9个县(区)的172个乡镇、2538村,从事核桃生产的有42.1万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6.6%。近年来,陇南市把核桃产业开发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强力推进,使核桃基地建设规模快速扩张,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明显提高,核桃产业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截至2008年底,陇南核桃栽植总面积达到332.6万亩,6652万株,产量达到4.72万吨,实现产值3.68亿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遵化市采取四项措施,积极打造果品产业强市,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果树面积63.3万亩,年产干鲜果品26.3万吨,果品业产值20.6亿元,果品生产成为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该市还先后获得了"全国经济林产业化示范市(县)"、"中国绿色生态板栗示范市"、河北省"优质苹果、优质板栗和优质核桃生产基地"、"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市(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