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试验采用春季黄连木播种塑膜容器育苗与秋冬季黄连木播种塑膜容器育苗的造林对比试验,为缩短黄连木育苗生产周期,提高黄连木育苗造林成效,加快黄连木生态能源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采用黄连木种子直播13cm×20cm塑膜容器(配制营养基质)培育苗木135d后,于7月出圃,苗木个体差异不大,生产周期可缩短120d,造林成活率97.8%以上,逐年保存率达95.3%,不仅可有效节约育苗生产土地占用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新增效益,且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秦岭北麓核桃栽培历史悠久,传统方法用种子繁育的实生苗木,一般生长缓慢,结果迟,品质差。采用枝接技术,嫁接成活率低。通过在周至县地区多年的育苗试验,引用地膜覆盖能提高出苗率和苗木品质,采用方块芽接技术,可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播种方式和不同播种时间及模拟荒山造林等试验研究,探索诃子从采种育苗到上山造林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结果显示:诃子于11月下旬采种、次年3月上旬播种、采用8×11cm的无纺布小袋、细河沙装袋、直播点籽、地膜覆盖等措施培育苗木,出苗率达到82.63%。并于7月上旬上山造林,造林保存率达到92.15%,苗木培育成效达到74.67%,造林保存株数平均成本3.34元/株。实现苗木培育与雨季造林、旱季保苗等技术措施有效衔接,提高了诃子苗木培育的效率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樱桃李种子不同方法处理试验表明,实生繁育以湿藏种子秋播为好,播种出苗率可达90.2%。通过对枝接、芽接以及不同砧木的嫁接育苗试验表明:采用本砧或野山杏砧木以T形芽接的方法嫁接成活率可达96%,技术方法简便易行可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天然马褂木实生种子发芽率很低,为满足苗木需求,需要进行人工繁育。在镇安县通过对马褂木进行的育苗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技术,播种育苗效果比较好,出苗率可达70%以上,扦插育苗次之,嫩枝扦插成活率稍高于硬枝扦插。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区黄连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成效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黄连木播种大规格塑膜容器育苗与大田裸根育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月底种子播入13cm×20cm的大规格容器内培育苗木120d,7月雨季上山造林,成活率比1年生大田裸根苗春季造林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7.
天台鹅耳枥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2种方法,探讨不同的采种、播种时间对种子育苗出苗率、存苗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及ABT生根粉浓度、浸泡时间对扦插成活率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8日采种、当年冬播较合适,出苗率和存苗率分别达到72%和52%,比春播分别提高32%和25%;6月21日采集插穗经ABT生根粉100 mg·kg-1溶液处理2 h扦插成活率较高,达27.7%,根长达14 cm。  相似文献   

8.
2012—2014年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嫁接育苗时,采用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作捆绑材料,捆绑后再结合封土和摸泥糊的方法,对黄连木育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捆绑后加封土、黑色地膜捆绑后加抹泥糊和直接用黑色地膜捆绑这3个处理之间的成活率及苗木生长量没有差异。但是,这3个处理数据与用白色地膜捆绑处理数据在成活率上存在着极端显著性差异,苗木在高生长上差异显著,径粗生长上差异极端显著。该研究为更进一步提高黄连木嫁接育苗成活率及生长量和加快黄连木良种苗木快速扩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黄连木嫁接育苗成活率偏低和苗木生长不良的问题,2013—2015年研究分析了不同嫁接方法、时间、捆绑材料对黄连木育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10日的劈接、切接和腹接,接后用黑色地膜捆绑,成活率最高的是切接,高达95.8%,平均苗高161cm,平均地径1.40cm;与4月10日用白色地膜作捆绑材料的劈接、切接、腹接中成活率最高的切接相比,成活率提高14.7%、平均苗高提高19.3%、平均地径提高27.3%,为进一步提高黄连木嫁接育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项技术分为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两部分。主要技术包括:容器制做;配制基质(营养土);种子处理与播种;容器苗的水、肥管理;容器苗造林等措施。运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繁育系数、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延长当年的造林时间,加速荒山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黄连木为砧木高接阿月浑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阿月浑子的生产,引进国内外阿月浑子优良品种接穗,开展了高接换优试验,探索出一套黄连木高接阿月浑子的实用技术。通过运用该技术,嫁接成活率达85%以上,且高接后新梢生长旺盛,第3年均已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初代培养中(1/2DKW+6-B1lmg/L+IBA0.2mg/L+NAA0.1mg/L+琼脂粉6.5mg/L+蔗糖30mg/L),黄连木无菌苗在红光和白光下可正常生长,褐化率较低,但在蓝光下,褐化率高且芽体伸长不明显;培养室内湿度对减缓褐变没影响,当湿度为80%时,黄连木腋芽萌发最高达到69.17%;茎段接种3种方式即平放、斜插、直插对腋芽萌发无影响,但平放接种可以减轻褐变的发生。在继代培养中(1/2DKW+6-BA4.0mg/L+IBA0.04mg/L+NAA0.02mg/L+琼脂粉6.5∥L+蔗糖30g/L),7—14d转接一次可将褐化率降至15.41%~18.07%;糖是培养基的重要成分,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连木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中国黄连木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优良的绿化、用材、观赏、药用和油料树种。在系统收集中国黄连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黄连木的自然分布、形态与解剖特征、生物学和生长特性、森林生态、植物生理等基础研究和播种育苗、扦插与嫁接、造林、病虫害防治等人工栽培技术以及黄连木籽油、黄连木倍子及其它功能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国黄连木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资料查阅、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黄连木野生资源进行调查,首次对昌江县海尾镇五联新村新发现的黄连木野生资源进行调查、记录和选优,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黄连木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生长速度,对黄连木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营养袋苗和塑料营养钵苗的苗高分别为43.6 cm和26.8 cm,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6%和97%;适当深栽 覆草的造林成活率达100%;容器苗苗龄对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只影响当年生长量,以百日以上苗龄生长量最高,可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6.
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的主要害虫,也是黄连木种子的毁灭性害虫。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达95%以上,种子被害率也在90%以上,致使黄连木种子损失惨重。采用营林措施、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源黄连木苗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及用材树种,也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随着能源危机和人们对林业生物质能源的重视,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掀起了大面积发展黄连木能源林的热潮[1].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不同种源的黄连木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横纵径比、千粒重、绝对发芽率、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千粒重范围为37.56~56.20g,横纵径比范围为0.55~0.75,形态较好;发芽率的范围为15.25%~56.85%,发芽势在20.55%~54.85%之间。不同种源间种子的横纵径比、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等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黄檗种子和1 a生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沙藏层积时间对发芽率与出苗率和不同播种密度对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沙藏层积时间达到150 d时,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最高,分别为80.85%和64.09%;当播种密度为90株·m~(-2)时,单位面积Ⅰ级苗产量最高,达到96.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