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9,(1):35-39
为了探明机插杂交水稻简易场地无盘育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试验基地(浏阳市永安镇)以杂交水稻泰优390、C两优华占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播种方式对机插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方法,不论是单粒印刷播种还是播种器播种,其秧苗株高、叶龄、植株干重等地上部指标均优于硬盘泥浆育秧。单粒印刷播种条件下,不论是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还是硬盘泥浆育秧,其秧苗株高、叶龄、茎基宽、叶绿素含量、植株干重以及根系干重等均优于播种器播种秧苗。由此可见,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和单粒印刷播种均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两者结合应用对机插杂交稻育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育适于机插秧要求的秧苗是机械插秧成功的关键。综述国外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并指出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稻温室育秧可规避育秧期间雨水对秧板质量的影响,可按时保质提供秧苗,保证机插顺利进行。通过基质育秧,能减少或避免营养土育秧对耕地的破坏,同时减轻秧板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更易于发挥机插水稻的高产潜力。本文介绍了太湖地区机插水稻温室基质育秧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温室标准、基质指标、操作流程和育秧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及基质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育秧基质的选择则是机插育秧技术的核心之一。本文综述了机插育秧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育秧基质的分类、理化性质和选择要点,并对育秧基质在机插育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旨在提高和完善机插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龙海市建成一个低成本的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中心,引进"全自动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流水线"进行育秧,并对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淮北地区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移栽是一种新型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方式,有着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等诸多优点,是对传统机插小苗移栽的重大改进,解决了传统机插小苗移栽存在的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就机插水稻钵盘中大苗育秧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作一简要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国水稻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意义重大。机插种植的质量与育秧技术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详细介绍了现阶段常用的几种育秧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展望了麻育秧膜育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水稻机插集中育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育秧是水稻育秧技术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培育标准化壮秧、降低育秧成本,而且有利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本文总结了目前江苏省水稻机插育秧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概述了集中育秧的发展创新及其主要育秧形式,介绍了集中育秧壮秧培育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推进水稻机插集中育秧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现代水稻生产技术体系,是水稻生产技术进入转型升级期的必然选择,而育秧是水稻机插的关键生产技术环节。本文通过对长毯育苗机插方法、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新的轻型育秧方法,为水稻机插节本省工提供基础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水稻机械化育秧的目标要求,规范基于微喷灌硬盘基质育秧条件下,机插水稻标准化育秧作业、育秧操作流程、秧苗的苗期管理、壮秧标准等,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11.
深两优5814中稻机插秧壮秧培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引进种植深两优5814,表现优质高产。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2012年以来推广机械插秧技术,现总结深两优5814作机插中稻的壮秧培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15年,引进6个杂交中稻新品种在永泰大洋进行田间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广优673、福两优1587、乐优3301表现较好,具有穗大粒多,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等特点,适宜永泰县中、高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总结了各品种在永泰种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3.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浦城县种植的常规稻优良品种,浦城县种子管理站引进9个常规稻特色品种进行简比试验,以湘晚籼12为对照品种。结果表明:浦城红米1号、浦城红米3号、浦城黑米2号、百谷8号、黄华占品种表现突出,米质优,口感较好,抗性好,产量高,可作为优质特色品种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佳辐占作中稻—再生稻低留桩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中稻—再生稻生产的良性发展,浦城县引进常规优质水稻品种佳辐占作中稻—再生稻低留桩小面积试验试种,表现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增产潜力大,适宜作再生稻的替代品种。介绍了佳辐占在浦城县作中稻—再生稻栽培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秋优125系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秋香A与南恢125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浦城县于2012—2013年引进种植,表现熟期适中、高产稳产、熟期转色好、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介绍了该品种在浦城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欣荣优华占是由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欣荣A×华占选育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4—2015年引进浦城作中稻机械化栽培,表现出生育期适中,耐肥抗倒,适应性广,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食味佳等优点。总结了欣荣优华占在浦城作中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引进6个水稻品种在浦城县烟后稻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302、圣优369、天优华占、丰两优香1号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好,增产极显著或显著,适宜在浦城县作为烟后稻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嘉优99是以三系不育系嘉浙A为母本,与恢复系嘉恢99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在武夷山、浦城等地作中稻试种,表现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产量较高,生育期较长,有弱感光特性,后期转色好。介绍了嘉优9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隆两优华占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共同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浦城县仙阳镇在2014年、2015年引进隆两优华占作中稻种植,总结了隆两优华占在浦城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