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规模化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伪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毒株和感染量,病情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感染猪的年龄。了解伪狂犬流行病学是扑灭该病的关键,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通过伪狂犬试验病毒株所特有的基因缺失(gE型)独特性,可以特异检测出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动物。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6)
<正>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B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定),该病毒可以感染除短尾猿以外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猪是唯一的自然宿主,猪的感染症状和伪狂犬病毒株本身的毒力、感染量、感染途径以及猪龄、免疫状况等有关。伪狂犬病防制主要依靠接种基因缺失疫苗,欧盟许多国家通过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和与之相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控制和根除了伪狂犬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延平区规模养殖场猪伪狂犬病(PR)野毒感染情况,2013年1-6月从本地大部分使用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10个规模猪场共采集了366份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抗体阳性率为70%(7/10),样品阳性率为18.03%(66/366),说明延平区本地规模猪场不同程度受到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长沙市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对市内47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534猪血清样品和22个已免疫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场送检的1300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对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pI抗体,下同)和免疫抗体(gB抗体,下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沙市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为20.9%,场阳性率为44.7%;22个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阳性率下降1.8%,场阳性数下降4.6%。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科学免疫,同时配合伪狂犬野毒抗体检测技术可以控制和净化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在我国伪狂犬病依然是危害养猪业的一个重要疾病,尤其是近几年伪狂犬毒株出现一定的变化,流行形式出现的变化对伪狂犬疫病的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通过对猪伪狂犬疫病流行趋势分析,对伪狂犬的防控提出一些建议。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动物和野生动物高度接触性、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发病率一直很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母猪出现返情率高、受孕率低,公猪临床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6.
猪伪狂犬病是母猪繁殖障碍病的主要病原。严重制约地区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猪伪狂犬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1临床症状猪伪狂犬病(PR)潜伏期一般为3~6天。临诊表现取决于感染毒力和感染量,以及被感染猪的年龄,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姜平教授介绍了我国新发猪伪狂犬病病因解析、防控净化情况。姜平指出新发的猪伪狂犬病病原在原猪伪狂犬病毒的基础上发生了重组变异,形成了新的超强毒株。姜平认为伪狂犬病暴发的主要原因是原有疫苗毒力返强及含量不足等。姜平介绍新发的猪伪狂犬病毒具有持续感染,终身带毒的特点,所以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在猪场进行净化。姜平指出当前基因缺失疫苗已经具备,野毒感染鉴别诊断方法也简单易行,已经具备了净化猪伪狂犬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免疫防控方案。方法对某发病猪群(采用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进行了猪伪狂犬病免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水平。结果根据调查、解剖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初步确诊该发病猪群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通过采取紧急免疫伪狂犬病HB2000毒株疫苗、调整免疫程序和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育肥猪死亡率从2.56%降低至0.60%;除了4周龄及12周龄猪群外,其余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水平全部下降;种公猪、8周龄、10周龄、14周龄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Bartha-K61经典毒株疫苗并不能提供完全的保护力,通过紧急免疫与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的HB2000毒株疫苗,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正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它严重危害着国内养猪业的发展。自2011年以来,该病在我国多个地区大面积流行,伪狂犬病毒株变异,经典Bartha株的使用效果让很多养殖户怀疑,本研究以连续使用经典伪狂犬疫苗一年以后的规模养猪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阶段猪群的血清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以评估经典毒株伪狂犬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仇华吉(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流行的伪狂犬病(PRV)以母猪流产和仔猪神经症状及死亡为两大症状。而伪狂犬流行的新变化体现在:一是感染后潜伏期更长;二是保育猪,甚至中大猪的临床症状更加典型严重;三是种猪终生带毒,造成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播;四是疫苗免疫效果下降。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目前分离到的PRV流行毒株同源性相近,但是与经典毒株有一些差异,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大变异株伪狂犬的危害。伪狂犬疫苗免疫保护力与猪群管理和健康状态有很  相似文献   

11.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从青岛4个地区8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养殖户采集血清进行猪伪狂犬病调查。结果表明,有3个规模化猪场7个养殖户出现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猪伪狂犬gB-ELISA试剂盒检验阳性率为91.5%,gE-ELISA试剂盒检验抗体阳性率为15.42%,表明猪伪狂犬病在山东地区猪群中流行范围仍然很广。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在绵羊上做攻毒试验,了解不同伪狂犬疫苗毒株对变异株攻毒后保护情况。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的疫苗Bartha-K61株(包括国内外的)以及其他毒株保护率只有0~25%。因此讲,现有国内外猪伪狂犬疫苗毒株均不能完全保护新流行毒株的攻击。1当前伪狂犬流行毒株毒力分析2011年以前,由于疫苗普遍接种并配合g E抗体鉴别诊断技术,临床典型病例已较少,很多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基本达到净化。2011年之后,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山西省猪伪狂犬病(PR)野毒株感染情况,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和根除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从山西11地市41个养猪场和屠宰场采集721份猪血清样品,用gpI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进行PR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结果]山西省11个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平均阳性率达21.64%;母猪群体野毒感染率最高,仔猪次之,育肥猪感染率最低;规模猪场与散养户的抽检猪群野毒感染率相差不大,屠宰场的抽检猪群感染率最高。[结论]猪伪狂犬病野毒在山西省普遍存在,这与养猪场的环境、管理体系、防疫措施等因素有关, 要根除和消灭本病,除做好免疫预防外,还应采取检疫、隔离、消毒和淘汰病猪、净化猪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仔猪大量发病死亡,母猪流产、死胎等繁殖障碍,育肥猪生长发育缓慢,经济损失惨重。为净化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试验采用综合性的净化措施,除淘汰病猪及临床症状猪、加强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外,采用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加强免疫,结合野毒抗体监测,成功的根除了伪狂犬的感染。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病毒蛋白在毒力,致病机理及传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病毒(PRV)与人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马、牛疱疹病毒同属于疱疹病毒亚甲科。PRV是导致猪神经紊乱的一种高度亲神经性病毒,该病的发生取决于猪的年龄、主动、被动免疫水平,以及导致感染的病毒株毒力和病毒数量。主要通过呼吸道引...  相似文献   

16.
鉴于近年来本市养殖场户频频发生猪伪狂犬病例,笔者为了解本市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对近年来采自我中心临床门诊病死猪内脏样品开展了猪伪狂犬病毒病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病料中猪伪狂犬病病毒年平均阳性检出率为18.3%,其中以2012、2013年临床检出率为最高,分别是24.4%、31.1%。可见,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在上海地区散养户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当今危害猪群健康的主要动物疫病,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7.
正钱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国内伪狂犬病毒大部分毒株已发生变异,且伪狂犬在猪场野毒感染普遍,防控压力很大。为更好进行伪狂犬的防控,首先要解决的是伪狂犬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其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要有效评估母猪免疫状况、带毒和排毒状况而且可以评估仔猪的感染状况,为伪狂犬的净化、免疫和种猪选育提供有效的依据。总之,伪狂犬的防控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才可达到有效防控伪狂犬的发生。当前临床防控猪伪狂犬病(PRV)面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苏州地区猪伪狂犬病的野毒感染情况,对苏州市3个市(区)的18家自繁自养规模猪场共97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gB抗体和gE抗体的监测与分析,结果显示:971份样品中,伪狂犬gE抗体阳性497份,gE抗体阳性率为51.18%,其中生产母猪样品394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63.2%;公猪样品130份,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为46.92%.结果显示,苏州地区中存在猪伪狂犬病痛毒感染,且某些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苏州地区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笔者对全市33个规模猪场的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血清学ELISA检测。结果发现苏州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情况差异大。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猪伪狂犬病有抬头趋势。一些猪场暴发伪狂犬后直接将原因归结为疫苗质量或者免疫程序不当。其实,在饲养管理不当、野毒感染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外界因素只是导致猪场暴发伪狂犬的导火线。猪伪狂犬病是由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病。除猪以外,其他动物感染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猪是该病的储藏宿主和传播者,猪感染后的症状因日龄而异,种公猪感染后,常发生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