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放牧生态系统中,家畜和草地植物共同组成了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的采食者与被采食者, 两者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家畜的选择性采食促进了植物抗牧性的发展,而植物抗牧性的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家畜的选择性采食习性,家畜和植物成为一个事物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家畜的选择性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放牧生态系统中,家畜和草地植物共同组成了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的采食者与被采食者,两者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家畜的选择性采食促进了植物抗牧性的发展,而植物抗牧性的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家畜的选择性采食习性,家畜和植物成为一个事物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维护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放牧家畜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牧草植物相互竞争、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共同维持着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适度的放牧活动调节着不同植物间的相互关系,使草地维持着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一定的稳定性。过度放牧则破坏草地植被,草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下降。家畜的放牧采食活动有利于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最优放牧强度下,由于草地植物的补偿性生长,特别是植物的超补偿性生长,家畜的放牧采食活动不仅不会导致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下降,反而能够促进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增长,使之高于未放牧时的初级生产力。在自然放牧生态系统中,如果牧食压力维持在未放牧前植物生产量的一半左右,植物和动物种群就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而如果牧食压力过高,则植物种群和动物种群将会下降和崩溃。综上所述,草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应立足于合理调整草地载畜量,使之与草地生产力相匹配,并大力发展季节畜牧业。  相似文献   

4.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我国草地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并就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和家畜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提出适度放牧可以有效促进草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在草地管理过程中,控制适宜的载畜率是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4 世界草业发展概况 近30年来是世界范围内草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原因,一是由于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采取了积极发展的态度;二是由于出现一批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它们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生产模式,从而加速了草业的发展。4.1 粗放经营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粗放的经营草地,利用天然草地进行饲草生产,在天然草地上放牧家畜和牧养野生动物。全世界的草地为29亿头家畜提供了饲料,在  相似文献   

6.
放牧强度对土-草-畜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我国草地存在严重的退化问题,重点阐述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放牧强度对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土壤、家畜影响的研究。研究者认为,适度的放牧,有利于植物物种的延续,植物群落生产力的提高及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土壤C、N的积累;有利于家畜生产性能的提高。因此,寻求当前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最适放牧强度是持续利用草地,保护草地生态、提高草地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亚热带中山地区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在A组放牧强度的载畜量水平,草地植物利用率高,植物产量和畜产品产量低;在C组放牧强度的载畜量水平,草地植物利用率低,老草残留,植物再生力降低;在B组放牧强度的载畜量水平,草地植物的利用率为60~70%,对植物生长和利用有利。  相似文献   

8.
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存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关系密切。我国对放牧强度的研究集中于北方,南方草地建设比较晚,尤其是南方人工草地相关研究比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南方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合理的载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放牧家畜中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天然草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和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天然草地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使得我国天然草地长期处于过度利用状态,造成草地退化,进一步引发有毒植物等生物灾害多发、频发,可食牧草种类和产量锐减,生物多样性失调及生态环境恶化。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介绍了有毒植物给目前我国天然草地以及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危害,针对疯草类有毒植物、乌头属有毒植物、橐吾属有毒植物、瑞香狼毒、醉马芨芨草、紫茎泽兰6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毒植物的毒理学与中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对未来在有毒植物中毒的防控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草原牧区放牧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综合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草地科学研究中,对牧草生长和家畜放牧利用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常使用植物群落学、生理生态学、畜牧学和生长分析等方法。随着植物种群生态学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其研究方法在草地放牧生态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应用生命统计分析(Demographic analyses)或组织周转(Tissue  相似文献   

11.
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存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关系密切[1]。我国对放牧强度的研究集中于北方[2],南方草地建设比较晚,尤其是南方人工草地相关研究比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南方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合理的载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W.D.Willms  赵萌  韩国栋 《草业科学》2004,21(12):99-103
放牧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家畜生产与草地的其他价值,这些价值包括野生动物资源以及那些感觉不到的其他方面的价值.许多的这些价值受到放牧管理的影响,放牧后植物的残留数量是十分重要的.植物残留物增加枯枝落叶库的大小,对草地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枯枝落叶影响植物生长和群落结构,进而影响食草动物.或许,重要的一点是枯枝落叶使得系统稳定,促进生产循环.因此,需要寻找植物被移走和保留之间的平衡,其结果可以通过家畜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反映.  相似文献   

13.
喜马拉雅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因而,草地是最主要的资源。首先,喜马拉雅地区的主要河流均发源于草地,这些放牧地生态系统发生的改变将对下游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第二、从放牧家畜那里得到的产品——人类消费的食物和副产品,成为生产者收入和政府获得税收继续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第三、草地生态系统是大量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又是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的生长地,因而在喜马拉雅地区草地内划有许多保护区;第四,喜马拉雅草地上居住的2,500万牧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在过去的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对这个地区山地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阿克苏地区天然草原中主要豆科牧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特性进行了阐述。豆科牧草是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放牧家畜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又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放牧生态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20世纪50年代以来放牧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态位平衡关系进行了引证讨论。阐明了放牧的自然性及放牧与饲草产量和植被组成的互作关系。指出:当家畜的放牧和载畜率类似于草原生态系统进展下的模式时,草地可保持它的生产力和植被组成。  相似文献   

16.
1991,1992和1993年每年的9月7日~11月7日分别选用80头2岁春季初产母牛进行断奶和放牧试验。试验设计包括2个断奶处理和2个散牧处理(每个处理20头母牛),放牧处理分为天然沙岗草地和地下灌溉再生人工草地2个处理,断奶处理分为9月7日断奶和11月7日断奶2个处理。9月7日断奶后犊牛在人工草地放牧。食道瘘管牛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上采食的日粮粗蛋白含量以有机质(OM)为基础分别为7.6%和12.3%,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体外有机质消化率分别为55.1%和61.1%。年度×放牧处理或断奶×放牧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1)。不同年度间试验牛有机质采食量差异较大,1991年为7.7kg/d,1992年为10.5kg/d,放牧和断奶处理间有机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10)。人工草地上放牧母牛的增重和体况均比天然草地放牧母牛的好。于奶牛的增重和体况明显优于泌乳牛(P<0.01)。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可维持体重和体况,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泌乳牛体重下降且体况变差。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比天然草地上放牧的多增重28.8 kg(P<0.01),比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多增重34.4kg。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断奶犊牛的增重和天然草地上放牧的未断奶犊牛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10)。研究结果表明:9~10月份干奶牛和再生人工草地上放牧的母牛增  相似文献   

17.
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查清其种类、分布、对家畜危害机理和危害时期,并制定出相应的防除及利用措施,才能够保证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草场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主要对宁夏天然草地上存在的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危害、防除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优化草原生态脆弱期的家畜生产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多数的草原区,天然植被放牧是家畜生产的主要方式.而天然草原在牧草的某些物候生长期对放牧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在早春牧草返青后至3叶期这一阶段,放牧会使植物生长缓慢,整个生长季的牧草产量都减少.这段时期又正值幼畜断奶高峰,家畜对营养的需求急剧增加,草原的承载能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根据植被在此时期对放牧的反应把这个阶段称为草原生态脆弱期.生态脆弱期的家畜生产方式应与牧草物候生长阶段同步,这样才能在满足牧草的生物需要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牧草产量以及家畜后续生产性能.本研究探讨了在早春草原生态脆弱期内可供选择的家畜生产方式:人工草地放牧,天然草地轮牧补饲,舍饲育肥以及限制饲养等.  相似文献   

19.
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查清其种类、分布、对家畜危害机理和危害时期,并制定出相应的防除及利用措施,才能够保证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草场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主要对宁夏天然草地上存在的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分布、危害、防除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 位于中亚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天山山地夏季草地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丰美的草地上放牧着1800多万头家畜(折合成羊单位)。所以,怎样组织夏季放牧,草地处于何种状况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这许多因素都决定着该地区养羊业的成效——家畜的年增重和当年羊羔的状况。但是目前山地放牧地不能充分供给在该地放牧的家畜所需要的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