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蜂胶—黄酮化合物的宝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房柱 《蜜蜂杂志》1998,(9):11-12
黄酮化合物(Flavonoide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颜色,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蜂胶中含有黄酮化合物,其品种和含量之丰富,非植物药所能相比。世界各地蜂胶样品中分离出的黄酮化合物,已见文献报道的达44种之多(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大类天然产物,很多黄酮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抗菌活性,以及近年来的抗菌研究加以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下环氧化合物与丝素蛋白作用形成的凝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氨基酸分析、热分析以及溶解法分析了丝素蛋白与环氧化合物(PGDE)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形成的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的凝胶(CFG),其丝素蛋白上的酪氨酸(Tyr)、组氨酸(His)和赖氨酸(Lys)与PGDE发生了交联,热分解峰出现在299.4℃,难溶解。CFG形成了环氧化合物与丝素蛋白大分子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而在冰点以下形成的凝胶(PFG),其丝素蛋白没有发生交联反应,热分解峰出现在294.7℃,较容易溶解。PFG具有丝素分子之间氢键结合的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1 黄曲霉毒素的特点 1.1 毒性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孔曲霉菌等某些菌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菌素是一组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现已明确结构的有十几种,毒性较强的有B1、N1、G1、B2、M2、G2和P1等,其中以B1毒性最强,M1和G1次之,B2和M2等较弱,一般检测对象是B1和B2。  相似文献   

6.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等生物活性,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已有越来越多的黄酮类制剂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畜禽生产。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分类、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旨在揭示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健康的调节作用,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二氢杨梅素为活性黄酮类物质。近年来,随着回归大自然和绿色革命的兴起,国内外对二氢杨梅素的研究逐渐活跃,相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二氢杨梅素的基本结构、理化性质和主要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禽肉风味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康然  刘禄 《中国家禽》2002,24(5):29-31
1引言 肉类的风味有过许多定义,现介绍美国风味化学学会于1969年提出的定义:"风味是由吃人口中物质的性质所决定,这些物质通过刺激口中的味觉、嗅觉、痛觉、触觉和温度等受体,所形成的特定的感觉."在肉类的风味中,气味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因此,在风味研究中,挥发性的物质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是高等真菌担子菌刚侧耳属pleurots mutilus和pleurots passeckerianus菌种经深层培养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属双萜类化合物,主体骨架是由五元、六元和八元环拼合而成(截短侧耳素及其上市化合物结构见图1),分子式为C22H24O5,相对分子量为378.51,熔点167—168℃。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丙酮以及乙醚中易溶。截短侧耳素及其衍生物可在核糖体水平上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Mycoplasma)感染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10.
蜂胶化学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福良  玄红专 《养蜂科技》2003,(1):27-31,37
近年来蜂胶的化学成分,尤其是来自热带地区的蜂胶化学成分已成为国外蜂胶研究的热点。蜂胶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芳香酸与芳香酸酯、醛与酮类化合物、脂肪酸与脂肪酸脂、萜类化合物、甾体化合物、氮基酸、糖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醇和酚类及其它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蜂胶化学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李子蜂花粉中的黄酮苷和酚酰胺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质谱数据解析和文献对照,李子蜂花粉中共鉴定出2个黄酮苷和4个酚酰胺类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3-O-龙胆二糖苷、山奈酚-3-O-槐糖苷、顺,顺,顺-三-对-香豆酰亚精胺、顺,顺,反-三-对-香豆酰亚精胺、 反,顺,反-三-对-香豆酰亚精胺和反,反,反-三-对-香豆酰亚精胺。本研究对李子蜂花粉的功能活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1酚类 酚类是以羟基取代苯核上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根据苯核上含有羟基的多少分为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其药理作用的强弱与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一般随着羟基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变弱,因此,一元酚应用较为广泛。如在酚分子苯环上引入加甲基或卤原子(如氯原子)时,其消毒力强,所以现在多用甲酚及其衍生物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尼卡巴嗪是一个典型的包含化合物,从而为修订尼卡巴嗪质量标准及对照品的制备、检验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试论蜂胶调节血脂的机理与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高血脂的形成与危害出发,按照降血脂的作用机理与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根据有关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的作用原理,详细论述了蜂胶中调节血脂的功能因子,如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等。并对蜂胶类调节血脂保健食品的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社会反响药品名称混乱、一药多名等问题,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维护公共健康利益,现就规范药品名称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药品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其命名应当符合《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的规定。 二、药品商品名称不得有夸大宣传、暗示疗效作用。应当符合《药品商品名称命名原则》的规定,并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药品商品名称的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除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份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品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相似文献   

17.
蚕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50%的酒精提取蚕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经定性分析发现蚕沙的酒精提取液中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存在。提取液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可以将蚕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硒已被公认为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发现动物的白肌病、雏鸡渗出性素质及营养性肝坏死等病与动物饲料缺硒有关。饲养标准规定,饲料含硒量为0.10ppm,而有些饲粮原料含硒低于0.1ppm,所以要在日粮中添加硒化合物。通常以亚硒酸钠的形  相似文献   

19.
黄酮类化合物分布于自然界多种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从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结构、分类、提取技术、生物活性及其在医药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瑶  凌娅 《蜜蜂杂志》1997,(12):3-3
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曹瑶凌娅指导老师房柱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222001)蜂胶是工蜂从植物幼芽上采集的树脂并混入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成分的混合物〔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酚类。具有抗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随着蜂胶在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