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寄主植物对棉铃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研究取食小麦,豌豆等寄主植物和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仅存在量的差异,而且存在质的差异,寄主植物对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研究取食苜蓿、苋菜、生菜、白菜、玉米5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取食寄主植物后,体内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发生变化.除取食苋菜的甜菜夜蛾碱性磷酸酯酶活性与取食苜蓿、白菜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均显著.其中玉米对这3种酶的诱导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3.
转CrylAc+CpTI双价基因棉对烟粉虱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取食转双价基因棉SGK321及其亲本棉SY321后烟粉虱伪蛹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主要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SY321烟粉虱种群相比,SGK321对烟粉虱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均值无显著影响,但两个种群中这些酶活性个体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SY321烟粉虱种群相比,SGK321烟粉虱种群α-NA羧酸酯酶活性在<30 mOD/(mgprotein.min)区间分布频率较高,而在30~40 mOD/(mg protein.min)区间较低;SGK321烟粉虱种群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2~4 U/mg protein区间内分布频率略低,而在>4 U/mg protein区间内分布频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SGK321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在80~140 U/mg protein活性区间内分布频率略有下降,在140~170 U/mg protein区间内分布频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南美斑潜蝇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影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南美斑潜蝇后代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氰戊菊酯与辛硫磷混剂防治棉铃虫的增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点滴法生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与辛硫磷1:2混剂对棉铃虫抗性(R)品系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高达330.68。离体条件下测定了各药剂对抗性棉铃虫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中浓度I50及混剂对上述三种酶的共抑制系数,结果表明,该混剂对棉铃虫增效的机理可能与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多菌灵质量浓度与蚯蚓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3种解毒酶活性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多菌灵的安全使用及对相关动物的毒害研究提供参考,利用赤峰周边地区蔬菜大棚的蚯蚓,进行多菌灵0.75 g/L、1.00 g/L、1.25 g/L、1.50 g/L、1.75 g/L 和2.00 g/L 6个质量浓度对蚯蚓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蒸馏水)相比,多菌灵对蚯蚓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整体起抑制作用,在多菌灵浓度为1.75 g/L 时酶活性最低,为105.625μmol/L;对谷胱甘肽 S-转移酶整体起诱导促进作用,在多菌灵浓度为1.00 g/L 时酶活性最高,为17.343μmol/L;对羧酸酯酶活性,在多菌灵浓度小于1.25 g/L 时表现为诱导促进作用,大于1.25 g/L 时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寄主植物对小菜蛾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取食6种不同十字花科植物的小菜蛾各龄幼虫之间,α-NA羧酸酯酸和β-NA羧酸酯酶活性显著不同,其中以取食花椰菜的小菜蛾幼虫羧酸酯酶的活性最高。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小菜蛾幼虫羧酸酯酶活性高低顺序为:花椰菜>西洋菜>白菜>菜心>甘蓝>萝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地理种群棉蚜3种酶的活性及抗药性的差异。【方法】测定新疆库尔勒、五家渠、石河子、奎屯、哈密地区棉蚜和实验室敏感种群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分析3种酶活性与吡虫啉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库尔勒、五家渠、石河子、奎屯和哈密地区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比值分别为4.2、2.7、2.3、2.5、2.1倍和2.3、1.5、1.3、2.5、2.1倍,差异显著(P<0.05);羧酸酯酶比活力比值为6.5、4.2、3.4、2.7、1.2倍,除哈密地区相对接近外,其余地区均明显高于1.0,差异显著(P<0.05),2种棉蚜关键解毒酶和1种神经传导关键性酶与抗药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各地理种群棉蚜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P<0.05),且彼此之间存在差异性,羧酸酯酶在棉蚜感受到吡虫啉杀虫剂胁迫时极有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试验材料,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为试验昆虫,测定小菜蛾取食、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表明: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取食有明显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人参茎叶总皂苷能够激活小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系(MFO)活性,而高质量浓度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系(MF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人参茎叶总皂苷,能够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羧酸酯酶活性;低质量浓度时人参茎叶总皂苷对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影响不大,中质量浓度能够抑制小菜蛾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而高质量浓度时抑制作用与中质量浓度相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辛硫磷对天敌昆虫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在室内条件下,通过药膜法测定辛硫磷对小蜂的安全性,并检测亚致死浓度胁迫下,小蜂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变化.药膜法进行毒力分析表明,辛硫磷对白蛾周氏啮小蜂具有明显的触杀毒性,属高风险性农药.亚致死浓度辛硫磷即可明显抑制小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同时提高其羧酸酯酶与GST酶活性.辛硫磷对白蛾周氏啮小蜂毒性极高,在生物防治区域需慎用.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羧酸酯酶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克隆棉铃虫中肠羧酸酯酶基因,了解该酶的分子特性,为研究棉铃虫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制备抗血清,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中肠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得到编码棉铃虫羧酸酯酶基因的cDNA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站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以α-醋酸萘酯溶液为底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测序分析表明,羧酸酯酶基因hc3(GenBank登录号:GU119888)全长2 896 bp,编码795个氨基酸。羧酸酯酶HC3的等电点pI为3.94,活性中心包括3个氨基酸残基(催化三联体):Ser204, Glu331, His444;第545—773位包含大量高度重复的Gly,Asp、Glu(GDE区域)构成亲水区。该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约100 kD的HC3蛋白,检测表达的羧酸酯酶活性为0.32 mmol/100 μL酶液。【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棉铃虫羧酸酯酶蛋白HC3,并发现GDE亲水结构域。为进一步了解羧酸酯酶的三维结构及其水解作用并设计新型杀虫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动态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 2 0 0 0年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 ,表明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之间落卵量无明显差别 ,但转BT基因抗虫棉田幼虫量显著降低。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抗虫性存在明显差异 ,其抗虫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幼叶 >成叶 >蕾 >花 (铃 ) ;抗虫棉对不同代次棉铃虫抗虫性存在差异 ,其抗虫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二代 >三代 >四代。通过对棉铃虫在抗虫棉田和其它寄主田分布调查结果看 ,棉铃虫发生压力仍很大 ,其它寄主田已成为棉田棉铃虫的主要虫源基地。根据不同施药时期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试验结果 ,表明防治棉田棉铃虫应在幼虫孵化高峰、即在产卵高峰向后推迟 3- 5d为宜。综合分析 ,提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就棉铃虫和烟青虫对寄主的选择和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①烟青虫对食物的选择性比棉铃虫强 ,适应植物、获取营养的能力较弱 ,这可能是烟青虫的寄主范围较窄的原因之一②即使是昆虫的适食寄主 ,植物同样也能产生阻碍其消化和利用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的植物进行选择.[方法]通过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方式在转基因抗虫棉田种植庇护所植物,种植植物为:鹰嘴豆、木豆、玉米、胡麻、高粱、棉花等6种植物,并进行定期、定点、定株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种类棉铃虫卵和幼虫的数量差异.[结果]鹰嘴豆作为庇护所植物最好,其次是木豆、玉米、胡麻、高粱效果较差.鹰嘴豆的引诱效果与其他5种植物有极显著差异.几种诱集植物能够蓄养大量的草岭、瓢虫、蜘蛛等天敌昆虫.[结论]鹰嘴豆、木豆、玉米作为转基因棉田棉铃虫庇护所植物较好.  相似文献   

15.
罗梅浩  宋南  郭线茹  刘晓光  赵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8-2389,24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是棉铃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大量饲养及田间控害作用、寄主选择行为、与植物的关系、多分DNA病毒以及植物次生物质和农药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等,以期为该蜂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胁迫对棉铃虫成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紫外线胁迫与棉铃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羧酸酯酶(CarE)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了两种酶活性在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0min,30min,60min,90min)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棉铃虫经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体内的AChE活性均有所降低,且在30min时达到显著水平;紫外线照射对棉铃虫体内的CarE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外线30min、60min和90min Car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抗性相关酶系活性及其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取食7种十字花科蔬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ESTs)、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其频率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菜心和上海青的,取食萝卜的最低.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羧酸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萝卜和菜心的,最低的是取食甘蓝的.取食不同寄主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平均活性高低顺序按寄主排列为:萝卜>大白菜>甘蓝>上海青>山西白>黄花芥兰>菜心.  相似文献   

18.
寄主植物对不同基因型麦长管蚜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变化,并探索寄主适应性的生理生化基础,以8种基因型麦长管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代或连续3代取食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草后,体内3种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表明,麦长管蚜在4种麦类植物上饲养1代后,大麦对AChE和GST的诱导效果最显著,燕麦对CarE的诱导效果最显著。4种植物相比,大麦对麦长管蚜基因型1、2、3和8的AChE,基因型2、4、5、6和8的CarE,以及基因型1、3、5和6的GST的诱导效果较为显著。比较各寄主植物上第1代和第3代蚜虫的酶活性,发现4种寄主均对第1代蚜虫的CarE活性具有明显诱导效果;大麦对第1代蚜虫GST活性的诱导效果显著,但小麦、燕麦和黑麦草均对第3代蚜虫GST的诱导效果显著。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体内3种解毒酶的诱导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诱导作用与蚜虫的遗传背景、繁衍世代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石河子地区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磷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多功能氧化酶(MFOs)四类主要解毒代谢酶的含量及活性,并与敏感品系棉铃虫进行比较,为棉铃虫抗药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酶源蛋白含量及比活力.[结果]石河子地区棉铃虫体内的MFOs的酶原蛋白含量及比活力均高于敏感品系棉铃虫且差异显著,其酶源蛋白含量分别为105.943 167、96.158 47μ头,比活力(0.485 3 ±0.002 1)、(0.352 3 ±0.001 4)μM/μg·30 min,其余三种酶在两品系间差异不显著.[结论]MFOs活性的增加是石河子地区棉铃虫抗药性增强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棉铃虫幼虫取食烟草后对附近健康植株直接防御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为研究系统,分析棉铃虫幼虫取食烟草后,烟草释放的挥发性气体对附近健康植株直接防御水平的影响。[结果]在处理组试验中,当天4株烟草B上共置幼虫70头,第2、3、4、5、6、7天它们的幼虫总成活头数(平均每株烟草上的幼虫头数)分别为29(7.2)、12(3.0)、4(1.0)、2(0.5)、2(0.5)和2(0.5)头。在对照试验中,当天4株烟草B上共置幼虫80头,第23、、45、、67、天它们的幼虫总成活头数(平均每株烟草上的幼虫头数)分别为62(15.5)、16(4.0)1、5(3.8)、12(3.0)、12(3.0)和11(2.8)头。[结论]该研究为确定烟草间是否存在植物通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