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南岭植物园药用植物专类园为例,总结了药用植物园建设原则、设计布局、种植分区、种植措施,探讨了其药用知识传播的功能,以期为其他地方建设类似专类园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植物景观设计是乌丹北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核心,文章简述了乌丹北山森林公园的建设规划原则,并阐述了公园植物景观主题区布局要求、设计理念及植物结构配置比例,对每个植物景观主题区进行分区设计和树种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3.
全面介绍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观赏竹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定位、原则和内容,重点从专类园的主题风格、规划布局、空间设计和植物配置等角度,总结专类园建设与景观营建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观赏竹专类园的建设与城市观赏竹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平远县以基地建设为中心加强对义务植树管理绿化达标以后,如何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广东省平远县的做法是,以基地建设为中心加强对义务植树的管理。一、坚持“四结合”原则,办好义务植树基地他们坚持“四结合”的原则,兴办义务植树基地:一是结合大环境,办好...  相似文献   

5.
林业动态     
《福建林业》2019,(3):22-23
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入选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日前授予26个单位为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单位位列其中,也是全省首个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该基地位于河田镇罗地河小流域,占地1818亩,包括中心区、公仆林区、试验区、水土保持植物园区和对照区,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态灾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以及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是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工程的大观园。后续将重点建设网络平台、各类尽责区和科普宣教系统,不断深化全民义务植树的文化内涵,提高社会知晓度、接受度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兴起,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如何实现义务植树尽责多样化、常态化、规范化和智能化,使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高质量发展等策略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徐州新城“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实际调查分析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发展背景、功能、设计原则和发展的策略行了探讨,并总结归纳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它的设计理念和建成效果直接影响其对鸟类的吸引程度。针对太仓金仓湖湿地公园鸟类保护和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地生境状况和功能分区,从丰富鸟类多样性、提高鸟类数量的原则出发,对湿地公园植物重新进行了规划布局,以期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和造景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招鸟功能,为鸟类栖息地的植物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设计的阿拉尔市植物园主要由以科普为主而结合科研与生产的展览区及以科研为主而结合生产的苗圃试验区2大部分组成。分别设计了入口区、春园、展览温室区、草花园、树木园、秋园、专类园、植物馆、苗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等10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9.
阐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公园分区与生态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生态文化资源开发远远不够等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着生态优先、多元文化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布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活动、产品等规划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绿化的发展,兰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逐渐推广。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是兰花专类园设计的实践,通过研究"森林兰苑"分区布局、设计手法、景观特色,为今后兰花生态观光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核桃是适合北方山区规模化开发的生态经济优良树种。根据核桃的生态特性要求,本文提出山西省核桃种植方案,可使山西成为世界级核桃生产基地,为增加黄土丘陵地区农民收入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林科院树木园中心园区绿化树种的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专家,从适应性、生态效益、观赏特性、人文历史价值4个方面共12个评价指标建立广西林科院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对128个尚未广泛应用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  相似文献   

13.
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的基础,提出了包含森林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森林主题活动和古树名木保护5个部分的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引种于昆明树木园的北美乔柏、北美香柏、美国扁柏等3个树种,以及美国扁柏的银色扁柏、金色扁柏、垂枝兰花扁柏、塔形扁柏、凯旋扁柏等5个变异类型的苗期及种植21年林木生长状况的分析比较,发现上述各引种树种及变型林木的生长整体正常,在引种地表现出适应能力较强,利用价值较高的状态,可作为昆明地区优美的绿化造林树种及用材林树种,且值得在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白桦是额尔古纳市乡土树种,又是呼伦贝尔地区急需造林的阔叶树种。建立白桦采种基地,采取间伐方式,保留生长健壮母树,对其进行管护,促进母树结实优良种子,满足呼伦贝尔造林绿化生态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川东北丘陵地叶用银杏不同栽植密度对其生长量和叶产量的影响,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合理密度调控方向,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2年生“开江皇1号”银杏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作5种不同栽植密度处理,连续三年观测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叶用银杏生长量及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川东北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叶用银杏基地建园首年,栽植密度对其地径和侧枝影响不大,随着树龄增加,栽植密度过大的叶用银杏园相比低密度园,其地径生长量和侧枝数呈减缓增长趋势,不同栽植密度对叶用银杏树高生长无显著性影响;当叶用银杏低于4.5年生,栽植密度为10万株·hm?2时,其叶产量比栽植密度为1.4万株·hm?2的低密度处理的叶产量高2.76倍,叶产量达到20428.00 kg·hm?2,在5.5年生时,栽植密度为10万株·hm?2的高密度栽植处理,其叶产量比4.5年生时下降15.93%,而栽植密度为1.4万株·hm?2的低密度栽植处理,其叶产量却高达41322.60 kg·hm?2,是同年生高密度栽植处理叶产量的1.41倍。因此,在川东北丘陵区,叶用银杏盛产期前,基地栽植密度最高可保持10万株·hm?2,随着树龄增加,栽植密度应逐年降低,盛产期时,密度宜保持在1.5万株·hm?2左右,这样可做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在油茶新造林地水平带边缘利用3年生截干苗开展美丽胡枝子植篱种植试验。试验表明:在下坡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无论萌枝数量、生长高度、基径、冠幅和生物产量各项生长因子,都要高于上坡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段,其中下坡地段的生物量要比上坡高48.31%;通过刈割与不刈割对美丽胡枝子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年底刈割有利于促进美丽胡枝子的树高生长和萌枝数量的增加,但对基部直径和冠幅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刈割获取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不刈割增加46.88%,具有越刈越旺的特点。美丽胡枝子在新造油茶林地水平带边缘植篱的成功种植,可结合冬季垦复抚育覆盖林地,将会对油茶新造林地水土保持、固土护坡和改良土壤等起着积极的生态保育作用。  相似文献   

18.
湖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湖州市环境条件、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以及创建森林城市的机遇和优势,提出森林城市建设的布局结构,以及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森林生态保护建设和城市林业经济建设四大建设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具有发笋期长、发笋量大、生长适应性广、材性好等特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试验研究了底肥类型(农家肥、复合肥)、栽植季节(春季、冬季)、栽植方式(双头带蔸埋秆栽植、单株栽植)对佯黄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底肥类型间对佯黄竹成活率具有显著影响,对发笋数和成竹数则影响不显著;不同的栽植季节和栽植方式对佯黄竹成活率、发笋数和成竹数均有显著影响;底肥类型、栽植季节和栽植方式的不同处理组合对佯黄竹成活率、发笋数、成竹数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施复合肥底肥,春季采用双头带蔸埋秆栽植方式在成活率、发笋数、成竹数3个指标上均表现最优,成活率达到96.7%,发笋数达到8.3株/丛,成竹数达到6.7株/丛。  相似文献   

20.
选取赤通高速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进行的生态防护,对其护坡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护坡效果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建植护坡植物群落的覆盖度、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和建植当年相比,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加。该技术在赤通高速边坡生态防护的应用中是成功的,具有施工效率较高、生态恢复效果好、护坡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