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调查数据为经验资料,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了估测。通过研究认为:在地域上,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区域;在产业上,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在现有制度框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将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预期目标还比较艰巨。作为重庆来讲,应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将有利于推动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江西宜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本前提,也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因素。河南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了不懈的工作。然而,由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待转数量巨大,培训任务艰巨。文章梳理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新情况,通过调查和分析,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产业升级形式下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具体问题,提出强化转移培训工作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同心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10-2013年培训规划,为搞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富余劳动力向非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按照全区阳光工程办的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  相似文献   

5.
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也是一个大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而且对于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文中在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财政扶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财政约束问题,并提出了有利于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财政支持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问题的思考林萍,其山进入90年代,重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日益增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跨区域的人员大规模流动,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并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水利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特点及问题(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分析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总结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转移率高、转移规模大,转移的对象以青壮年为主,且文化程度较高,转移领域广泛和转移行业相对集中等特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土地利用产生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影响。最后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曹晓宾 《山东饲料》2013,(30):149+184
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深刻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妇老农业"的出现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新问题。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妇老农业"的成因、特征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1 当前农村养蚕业所面临的问题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价格上涨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留在家的多半是儿童、妇女、老人,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同时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生产成本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省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全面反映我省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找出阻碍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阜阳市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加速趋势,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为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近日,笔者对阜阳市颍泉区、临泉县两地开展实地相关调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流转速度逐步加快.但同时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的政策.把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放在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位置。本文以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达到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创业潮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副省长张中伟一、“创业潮”是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90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经济文稿》1991年第5期中以《农村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为题,谈了农村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他指出,乡镇企业过去是,今后仍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阵地.十几年来,乡镇企业在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青海省2000年以来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对全省农村剩余劳动量进行了测算,并针对青海省实际提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多地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农业经济占有比重较大,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对渝东南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渝东南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状、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使用现状和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许从亮,李君炼,周世荣农村正处在从温饱回小康、从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阶段,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之一。就这个...  相似文献   

19.
现代畜牧业,在逐步摆脱长期以来农村家庭副业的地位而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后,只有把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农业就业机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作为其杜会价值目标取向,把调整现有农业结构形式、建立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模式、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为其经济价值目标取向,才能与其生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