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前言1986年,进行了东北民猪(简称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猪生长肥育的研究,比较了不同猪种肥育性能和胴体、肌肉生长特点、胴体化学组成和肉质。为了揭示民猪、长白猪、杜民猪、长民猪和长杜民猪肌肉氨基酸组成,用日立835—50氨基  相似文献   

2.
东北民猪、长白猪和杂种生长肥育猪肉质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前言对东北民猪(简称民猪)、长白猪、杜民猪、长民猪和长杜民猪生长肥育特点的研究试验表明,以民猪为母本用瘦肉型公猪杂交生产的二、三元杂种猪,肌肉产量明显提高。引入廋肉型猪血液生产瘦肉型猪能否影响民猪肉脂特性,这是目前开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就是通过肉质品质测定,揭示民猪、长白猪和二、三元杂种猪肉质的特点,为当前民猪利用和开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和产仔率高等特点。郑坚伟(1985)报道民猪的肌肉和骨重对限制营养的抵抗力强于哈白猪,补偿力则不如哈白猪。然而,有关民猪和哈白猪骨骼外侧面积对限制营养的抵抗力和补偿力尚未见报道。本试验观察了在采用维持和低维持饲养时,民猪与哈白猪骨骼外侧面积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两个品种对限制营养的抵抗力和补偿力,为揭示民猪的种质特性,改  相似文献   

4.
1981年对民猪23头和哈白猪8头的肉质进行了测定。1982年对体重75和90公斤的民猪、哈白猪及其正、反交F_1的肉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猪在肌肉颜色和大理石纹评分、熟肉率、贮存损失、肌肉中干物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上均优于哈白猪。例如,背最长肌颜色评分,民猪没有被评为1分(异常肉色)者,而哈白猪却有16.7%;光密度值,民猪为0.937±0.064,而哈白猪为0.657±0.09,与肉色评分结果相符。大理石纹评分:民猪半膜肌得4分者为25%,哈白猪为零,但哈白猪被评为二分者占50%,相当于民猪的二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民猪与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试验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了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肌球蛋白重链(MyHC)Ⅰ、Ⅱa、Ⅱx、Ⅱb 4种亚型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同日龄民猪和大白猪、同体重民猪和大白猪相比,民猪Ⅰ、Ⅱa、Ⅱx型MyH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而Ⅱb型MyH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大白猪(P0.05)。说明民猪肌肉中氧化型和中间型肌纤维含量高于大白猪,而酵解型肌纤维含量低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6.
民猪,原称东北民猪,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地方猪种,是国家级猪种资源保护品种,依体型大小分为大民猪、二民猪和荷包猪,二民猪曾经是我国主要生产猪种,具有繁殖性能高、抗逆性能强和肉质性能优的特点。历史上曾利用民猪培育出新金猪、东北花猪、三江白猪、哈白猪、松辽黑猪等品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测定了60、120、150、180、210日龄东北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和肌内脂肪的含量,结果显示,120日龄大白猪背最长肌游离水含量极显著高于东北民猪1.25个百分点(P0.01),而210日龄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大白猪2.27个百分点(P0.01),其他阶段无显著差异;6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白猪1.08个百分点(P0.01),180日龄东北民猪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0.94个百分点(P0.05),其他日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内游离水含量随着机体生长逐渐接近并超过大白猪,而大白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开始较晚,随着机体生长肌内脂肪含量逐渐接近东北民猪。  相似文献   

8.
猪是恒温动物,需要一定的气温条件。研究猪的适宜温度范围或猪对寒冷和炎热的耐受力,不仅能加深了解某一猪种的种性,而且也是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改善饲养管理的重要依据。1980年,我们在黑龙江省兰西县种猪场,通过一年不同季节对东北民猪(民猪)和哈白猪的对比,观测了在不同气温下民猪和哈白母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东北民猪de优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无PSE肉发生。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1繁殖力高民猪性成熟早,初情期约为128~142天,比长白和大白猪提前30~35日龄,体重70千克左右即可发情配种。母猪发情征候明显,发情受胎率均超过90%,比长白和大白高6%~7%;初产猪平均产仔12.2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4.6头,分别…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培育猪种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地方猪种经系统地杂交育种工作而育成的品种. 1 哈尔滨白猪 简称哈白猪,是我国的第1个培育猪种,分布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在哈尔滨市及其周围市(县)较多,属肉脂兼用型.近年来,通过对哈白猪肉用性能不断进行选育,使哈白猪的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对三江白猪、东北民猪、长白猪和大白猪A-FABP基因第1内含子区域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区域内,存在2处多态位点,在Bsu36Ⅰ酶切位点上,4个品种猪均存在多态(基因型CC、CD和DD);而在BsmⅠ酶切位点上,各群体间基因型分布差异较大。东北民猪和三江白猪中,存在EF和FF2种基因型,而长白和大白群体中存在EF和EE2种基因型;在Bsu36Ⅰ位点上,东北民猪PIC=0.2424为低度多态,其余猪种为中度多态;而在BsmⅠ位点上,4个品种猪PIC均为中度多态;长白猪、大白猪、三江白猪和东北民猪IMF最高的基因型组合依次为CC-EE、CC-EE、DD-FF和DD-FF,IMF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1.766、1.968、3.468和4.195。  相似文献   

12.
采用Folin-吴宪法、比色法、微量消化定氮法和醋纤薄膜电泳法分别测定了东北民猪和哈白猪发情期和配种后的血液糖量、血清总脂、血清总蛋白和血清蛋白含量.结果说明:哈白猪发情情与配种后生化常值比较差异皆不显著;东北民猪除γ-球蛋白和β-球蛋白差异显著外,其它皆不显著。东北民猪、哈白猪比较,发情期生化指标差异皆不显著;配种后生化常值除清蛋白和γ-球蛋白外,其它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较为古老的猪种,是当前华北猪的主要代表,在东北三省养猪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现在培育的新金猪、吉林黑猪、黑龙江黑花猪以及三江白猪,都是用东北民猪做亲本而培育的。  相似文献   

14.
“七五”期间,我们承担了提高东北民(?)(简称民猪)生产力的研究任务。 1986年进行了民猪、长白猪、杜民、长(?)和长杜民猪生长肥育的试验,研究民猪、长白猪和二、三元杂种猪的肥育效果,为本课题五年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当前北方高寒地区开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研究项目,包括肥育性能、胴体评定、肌肉生长特点、肉质测定、左半胴可食部分化学组成和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现将本试验肥育性能和胴体评定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东北民猪产仔和哺乳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民猪(简称民猪)是东北地区原始地方良种猪,长期生存于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这一猪种与我国南方地方良种和当代培育猪种有明显不同的行为表现。现在书刊中介绍的饲养、管理和护理方法,一般说来,不符合民猪的特点,如接产和固定乳头。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民猪产仔和哺乳行为以及研究民猪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不仅能加深了解民猪种性,而且对民猪饲养、管理和猪舍建筑均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我们于1980年3月到10月期间,在黑龙江省兰西县种猪场,结  相似文献   

16.
东北民猪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华北型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特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东北三省于1972年建立了东北民猪选育协作组,在三省都建立了保  相似文献   

17.
东北民猪的优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民猪起源于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是我国华北型地方猪种的主要代表。东北民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多、泌乳量大,适应性强、肉质坚实、肌肉颜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等优良特点,无PSE肉发生。其良好的生产性能、较强的适应性、优良的肉脂品质是其他品种猪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仔猪生后第一天的死亡率一般在25%左右。主要原因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窝大的、体小的更差。据胡殿金等统计,民猪初生体重平均1.097±0.4千克,哈白猪为1.327±0.3千克;民猪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7.2±0.87头,哈白猪为13.3±1.58头;民猪零日龄可剥离脂为35克(初生重的3%),哈白为38克(3%)。又据胡殿金等报道,出生1小时内民猪肛温低于哈白,差异显著;6小时后差异消失。谭贵厚等发现,初生民猪的血糖高于哈白(138.83±8.82与75.75±4.86,P<0.01)。以上可能是民猪再生热调节力差的原因。仔猪生前的糖原贮备,乃生后哺乳前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阶段发育和补料量的测定是东北民猪(以下简称民猪)种质特性的研究项目之一。研究东北民猪哺乳期仔猪生长发育特点、能量需要(乳和料)、饲料利用对民猪选育、仔猪养育和改善母猪饲养管理均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粗纤维饲喂水平下民猪和大白猪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笔者对0天和30天的民猪和大白猪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粗纤维含量为9%、12%和15%的三种日粮饲喂情况下,民猪和大白猪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含量均有增加,但民猪增加程度较小。说明饲喂高粗纤维含量日粮的情况下民猪肝脏、心脏、肌肉等组织器官所受影响远小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