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生产是改良与利用宁夏沿黄地区内陆盐碱地的重要途径,对于确保宁夏口粮安全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提升宁夏水稻产业发展,对宁夏水稻种植情况、宁夏大米品质、水稻种子生产现状、大米产品开发及水稻科学布局等进行全面分析,概况了宁夏水稻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作物种植区域化布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基于数字农业发展背景,对湖南水稻种植区域化布局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开展区域化布局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宁夏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认识到宁夏的水稻种植区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确保宁夏的水稻质量优良、产量稳定,提高水稻的产量。在种植水稻的时候,要做到因地制宜,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湖南水稻种植区域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化布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在分析了湖南水稻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水稻种植区域化布局的构想及其基本原则,认为水稻种植的区域化布局是促进湖南省水稻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湖南的地域特点和水稻生产特点,将湖南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湘北平湖区,湘南丘岗区,湘中、湘东高产区和湘西山区,分别讨论了各区实现区域化布局的具体战略,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化布局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夏水稻种植状况及宁夏水稻旱育稀植化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实现水稻旱育稀植化是提高宁夏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并地推广这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认为应掌握关键栽培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产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春播夏种时令,江苏溧阳市各乡镇的农技人员与村委干部纷纷登门拜访农户,征求他们今年的作物品种布局,宣传告知水稻机插秧的相关科学种植要求,随即统计用种用苗数量。相关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户提供的用苗品类、所需数量,一次性与种苗公司"要数",由种苗经纪人负责水稻栽插的秧苗,以确保水稻栽插时的需求。统一供应向农家"卖"种苗的事儿,在这些地方已经连续运作了几年,农民欢迎,政府放心。  相似文献   

7.
谷子是应对未来日愈严重水资源短缺的战略储备作物,也是当前我国旱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首选作物.该研究分析了我国谷子生产现状、优势与分布特点,按照谷子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进行谷子优势区域布局研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谷子产业发展体系,提出通过政策扶持、产销对接、市场调控等措施促进我国谷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适应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百年来,全球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随着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目前适应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已有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适应气候变化实践非常丰富,但诸多研究者并未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对已有实践的适应气候变化内涵没有清晰地认识。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从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品种布局三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结合东北水稻玉米扩种、冬麦北移、华北"两晚"技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改制、南方冬季农业开发等典型适应气候变化案例,探讨复种指数、间作套种模式、作物配置、种植界限、种植比例、抗旱品种、抗病虫害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不同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中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倡导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各要素对种植熟制的综合影响研究,深入开展农业精细区划与作物布局优化配置研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育种多目标优化决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鸡西密山所种植的农作物中,水稻是高产作物。水稻种植过程中,就要引进优质品种、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确保水稻高产,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更高的市场价值。本论文针对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方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主导品种推广。推进品种布局优化借助水稻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加快高产、优质、高(多)抗水稻新品种推广步伐,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明确主导品种,切实发挥品种增产、提质、增效潜力。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宁夏的主要粮菜兼用和传统种植的优势作物,已成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区2011年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其中宁南山区种植面积在15万hm2,占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9.0%,年产鲜薯达432.9万t,70%用于淀粉加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快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与加工现状进行调研,为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砂田的发展及其在宁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砂田栽培是一种具有综合效能的旱作覆盖技术,是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地理、土壤条件的产物,具有明显改良和调节农田小环境的功效.综述砂田的生态效应及国内外对砂田的研究现状.分析宁夏砂田的发展现状、栽培作物、种植形式和种植模式,提出宁夏砂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分析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化是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15年遥感影像反演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刻画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三江平原大豆与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而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显著增加。2)从时序看,15 a间三江平原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向水稻与玉米等单一化类型演变,且以大豆与其他作物组合型为主导的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向水稻和玉米组合型转变。3)从空间看,玉米与水稻的单一化类型与组合型主要扩张于东北部河流沿岸及中部地势低平的平原县域,而大豆与其他作物组合型则萎缩至西北和南部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县域。4)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三江平原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类型时空变化。在国家/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江平原需要调减玉米种植规模,适当调增大豆种植规模,稳定水稻种植规模,形成合理种植结构与布局。  相似文献   

14.
一、开展引进新品种工作目的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长,但由于品种单一、种性退化,导致我市的水稻单产趋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为了充分发挥水稻的增产潜力,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供大面积使用,2008年通过对水稻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宣传和展示新品种的增产增效作用,加快我市良种普及率及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增强科学,合理化品种引进及布局意识,确保全市农业用种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周旋  徐婧  秦言敏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6-57,112
在全国烟叶种植计划调减的背景下,近年来黎川县致力通过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合理控制种植规模,将烟叶种植计划向基本烟区、基本烟农、基本烟田倾斜,逐步淘汰规模较小和布局较为分散的乡镇、村组,大力发展万担乡、千担村,以提高烟叶生产集中度,进一步稳定烟叶质量好的乡镇和烟农队伍.  相似文献   

16.
随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我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效益也不断提高,同时在全县实施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冬瓜是我县河东地区的主要瓜类作物,常年种植2万亩左右,集中在李堡、角斜、大公等乡镇,主要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在病虫防治上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17.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因病虫害的发生、种植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水稻种植产量不高,对种植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等方面对优化水稻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以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全面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宁夏加大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优质稻、优质玉米、优质马铃薯、蔬菜、西甜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有了很大发展。1.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增加,区域布局和品质结构优化。粮食方面:优质小麦种植12万hm2,占小麦面积43.5%;优质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9.
农业灌溉对保障粮食增产、稳产及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三大地带,即北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分析,采用农田灌溉节水潜力计算公式,从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出发,定量分析了三大地带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北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分别以葡萄、枸杞和冷凉蔬菜为主要农业产业,三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加权净灌溉需水定额均很高,可通过合理优化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种植结构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全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解决宁夏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目前,北部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远期理论节水潜力分别为1 1.69亿m3、4.57亿m3和1.87亿m3,全区主要农作物节水潜力大,尤其以北部扬黄灌区节水潜力最大。因此,农业节水应重点考虑北部地区,通过提高农业水利用系数、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多种措施,确保宁夏水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宁夏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水稻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及提高稻米品质的基础条件,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确保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生产成本,对农业机械化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和总体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