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有机转换茶园须注重土壤及肥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由于肥培管理未跟上 ,造成茶园生机不旺 ,茶树生长势不强 ,导致单产低 ,如浮梁县平均亩产 34 5kg ,有的地方更低 ,平均仅 2 6 5kg。这类茶园只要对其土肥逐年进行改造 (加强管理 )即可达到有机茶园的标准 ,我省存在较大面积的这类茶园。虽然 ,婺源县的有机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但在全省其它茶区发展有机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我省有机茶产业化工程项目的启动 ,全省有机茶生产将有一个长足的进展 ,为茶业的再一次产业革命提供了契机。2 我省茶园的土壤、肥培状况及存在的问题2 .1 茶园的土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省茶园土壤属典型的亚热带红壤 ,红壤约占总面积的 66% ,存在红壤地的共性 :土壤有机质贫缺 ,质地粘重 ,土层浅薄 ,土壤酸性严重 ,土壤季节性干旱严重 ,营养元素贫化和比例失调等缺点。2 .1.1 土壤有机质贫缺经对我省低丘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的调查结果 ,含量不到 1%的低有机质土壤占 5 7% ,超过 2 %的高有机质土壤不到 10 % ,其中 ,赣青茶区土壤普遍贫瘠 ,有机质含量低 ,而婺绿茶区 ,建园早 ,土壤熟化程度大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2 .1.2 土壤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2.
《蚕桑茶叶通讯》2019,(2):28-37
本规程规定了江西省行政区域内有机茶叶生产的产地条件、茶园基地建设、茶树品种选择、茶树种植、树冠管理、有机茶园生态建设、土壤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鲜叶采摘、加工要求、包装、储藏和运输等技术要求,为江西有机茶生产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活性部分。土壤结构和通气状况的改善都有赖于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一般认为有机质和含氮量高的茶园产量较高,采制的茶叶品质也较好,因此以往的茶园土壤肥培是以提高有机含量为中心的。茶园施肥可以分为纯有机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次,到现在主要是施用化肥三个阶段。特别是几年来,普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不仅对茶园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茶叶品质和施肥效益也有  相似文献   

4.
生态茶园土壤培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实现生态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生态茶园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必须通过合理的土壤培肥技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提高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5.
1 发展有机茶符合当今绿色消费发展有机茶生产 ,一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茶叶的优质、保健、安全、无污染的需求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长期以来 ,由于茶园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 ,造成茶园土壤退化板结和微量元素损失 ,严重损坏了茶园生态环境。发展有机茶生产 ,普及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能够实现从化学耕作进入自然耕作 ,从化学茶业过渡到自然、生态、绿色有机茶业 ,使土壤呈良性循环 ,实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可以提高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 ,茶叶市场竞争激烈 ,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高档优质走销 ,反之滞销。发展有…  相似文献   

6.
对松溪茶园土壤30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松溪县茶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丰富,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速效磷富集,土壤速效钾水平中等;钙、镁含量低;锌、铁、锰含量丰富;硼元素亏缺严重,铜元素中等。在施肥上提出了改良培肥对策,即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宁洱县的绿色支柱产业,近年来,宁洱县有机茶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户急需掌握规范的有机茶种植技术。介绍了宁洱县有机新茶园建设规划、茶园开垦、品种选择、茶苗移栽、幼龄茶园管理和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供有机茶园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犹是赣南地区第一产茶县 ,江西省有机茶开发协作基地县。全县现有茶园 2 8万亩 ,年生产名优茶 5 0 8T ,产值 162 6 6万元。在“十五”规划中 ,县委、县政府又将茶叶生产列为县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加大投资力度 ,2 0 0 1年将新发展有机茶园 10 0 0亩 ,低改茶园 5 0 0 0亩 ,在 2 3年内将 2 8万亩茶园通过低改全部转换为有机茶园。上犹大力开发高山有机茶$上犹县人民政府@陈宜  相似文献   

9.
有机茶走俏国际市场始于上世纪 90年代 ,这与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有直接关系。人类对食品卫生要求越来越高 ,天然饮料和纯天然无污染食品倍受青睐 ,包括有机茶在内的有机食品异军突起。大力发展有机茶的生产 ,无疑是面临严峻挑战的我国茶叶开拓国际市场 ,增加竞争力的理想出路。有机茶有一套严格的颁证标准 ,其不仅对终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 ,而且须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运中是否受到各种污染的影响。但有机茶园施肥是其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施肥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着有机茶的质量和产量。1 有机茶园施肥面临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西省茶园管理机械化现状,立足建立茶园耕作、茶树修剪、鲜叶采摘、土壤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茶园灌溉等田间管理环节全程机械化体系,通过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深入茶叶生产重点县、乡镇和村调研茶园管理方式、耕作培肥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茶园管理机械使用情况等,查找江西茶园管理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推进江西茶园管理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蚕业》2021,58(2)
为探究不同C/N有机碳肥对铝矿复垦地的土壤培肥及桑树生长的影响,以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坡造镇伏琴村蚕桑复垦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个施肥量和4个C/N有机碳肥的施用对复垦土壤的pH、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土壤酶活性及桑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和不同C/N有机碳肥处理的土壤pH缓慢上升,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显著增加,显著促进了桑树的生长;N2水平施肥处理较N1施肥水平处理增加明显;增加碳施入量(C/N=10、20、30)较纯化学肥料对土壤pH、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提升作用显著,桑树的株高、径围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并以C/N为20~30的处理提高作用好。综合分析,施肥是短时间内快速培肥复垦土壤的有效措施,且增大有机碳肥投入的培肥效果优于化肥,以C/N为20~30的有机碳肥与N2水平施肥量的配合施用对培肥复垦土及桑树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1利用天敌防治害虫 在茶园周围可种植棚、棕、苦楝等防护林或行道树,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就是"以虫吃虫、以园养茶、以茶养园"的生态防治技术.另外,在茶园饲养鸡群也可以减少害虫的发生量,同时,鸡群还能啄食杂草,抓刨松土,鸡粪可肥园,对清除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培肥地力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茶则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叶。为加快我省的茶叶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江西决定自 2 0 0 0年起在全省一些主产茶区实施“有机茶工程” ,严格按照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建设有机茶生产基地。然而 ,有机茶园的害虫发生与为害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如何利用茶园有利的生态环境 ,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茶园害虫 ,使之为害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  相似文献   

14.
阐明黄土高原旱作雨养农业区长期不同培肥措施下产量可持续性和有机碳库稳定性对经济和环境友好兼顾的培肥模式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玉米农田长期定位试验,对比了不施肥(CK)、氮肥(NF)、有机肥(OM)、秸秆(ST)、有机肥结合无机肥(OMNF)处理下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土壤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及碳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培肥措施下2014-2018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OMNF处理具有最高的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增加了42.75%、108.73%,同时OMNF处理产量稳定性(0.34)和可持续性指数(0.43)最佳,具有高的增产潜力。2)不同培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P<0.05),0~30 cm土层有机碳提高幅度为6.80%~18.81%,ST、OM、OMNF等有机物料添加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各土层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P<0.05),0~30 cm土层提高幅度分别为5.24%~57.05%、4.31%~20.69%、4.72%~25.17%、6.58%~7.95%。不同培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则随土层加深而增加。3)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均以矿质结合态有机碳为优势组分(55.60%~67.51%),颗粒有机碳以闭蓄态颗粒有机碳为主要组分(19.14%~22.50%)。在0~10 cm各土层,OMNF、NF处理土壤碳库稳定性较高,ST、OM、OMNF处理能促进土壤碳库活性,其他土层变化规律不一致;随土层加深,ST、OM、OMNF处理的碳库稳定性提高。综合来看,OMNF措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升土壤活力,促进土壤固碳,是该区域玉米种植经济和环境友好兼顾的较好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有机茶生产于 80年代始于斯里兰卡 ,随后在印度、肯尼亚等国家相继出现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中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 90年代初 ,在 90年代后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有机茶产销售为 60 0 0t左右 ,主要是红茶 ,约 4 0 0 0t ,其次是绿茶 ,约 2 0 0 0t,还有少量有机乌龙茶。1 推动我国有机茶开发的市场因素有机茶叶生产作为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采用环境资源有益技术为特征的生产体系 ,正逐渐成为提高茶叶质量和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生产方式。有机茶叶生产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义乌市东塘道人峰茶厂是较早成功开发有机茶的茶叶企业 ,该厂所属的 1 4.67hm2茶园于 1 998年9月底获得有机茶国内颁证 ,1 999年又获国际颁证 ,拿到了出口欧盟国家的通行证 ,当年该厂首次向欧盟国家出口道人峰有机茶 2 .2万 kg,成交额 2 5万元。出口的有机茶以中低档大宗茶为主 ,销价高出同等普通大宗茶 30 % - 5 0 % (中低档普通大宗茶较为难销 )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 0 0 0年该厂已有 61 .33hm2有机茶园获得了国际颁证 ,全年出口道人峰有机茶 8.3万 kg.成交额 1 1 6.1 0万元 ,有机茶发展势头看好。开发有机茶是一项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由温州市力高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有机茶专用肥,日前通过有关权威机构的认证,被准许在有机茶园生产基地使用。这是迄今我国第一个被通过认证的有机茶专用肥。 该公司生产的有机茶专用肥经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进行小区重复试验和大区对比试验,无论鲜叶产量和干茶产量均比对照  相似文献   

18.
“新造地改土培肥高产稳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出了“以无机促有机,综合配套措施相结合”的一套生土熟化、改土培肥夺高产的技术措施。解决了新造地当年几无收成和五年内低产的生产难题,达到了当年中产,第二年增产,以后高产的目的,实现了土壤培肥、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绿色茶叶,开发有机茶叶是今后茶业发展的重点,既符合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了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众多的原因,有机茶发展的步伐迈得并不快.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当地有关领导和部门对有机茶开发相当重视,在资金上对开发有机茶给予一定的补助,并由义乌市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具体操作,在建立有机茶联合体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以带动全市适合有机茶开发的茶园尽可能多地发展有机茶.  相似文献   

20.
有机茶开发现状有机茶的生产始于本世纪 80年代的斯里兰卡 ,此后世界各茶叶生产国如印度、坦桑尼亚、日本、肯尼亚等也开始了有机茶园的建设和开发。中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 90年代初 ,1990年 6月 ,荷兰有机食品颁证组织到浙江临安进行有机茶认证考察 ,拉开了中国有机茶生产开发的序幕 ,到 1999年底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大产茶区共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2 5个 ,有机茶面积上万亩 ,年生产加工有机茶达80 0t。江西省是我国有机茶开发较早、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相当的有机茶生产销售基础。我省首家AA级绿色大鄣山茶连续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