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近期流行情况目前仍是全球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危害严重。易感畜种多;病原多型性和抗原变异性;病毒对宿主嗜性的差异和变化;流行病学持续感染、随性感染;免疫学问题。2疫苗免疫应用疫苗免疫仍是目前预防动物传染病重要手段,它可以增强动物机体抵抗疫病能力;减少或缓解疫病流行及发生强度。2.1应用技术规范提示  相似文献   

2.
影响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产中,疫苗免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内在质量、类型及保存、运输条件,动物的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环境、应激、母源抗体,以及免疫程序和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等等。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不足甚至免疫失败,导致个体或一定群体的疫病发生或流行。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我县动物疫情与全国全省一样,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是发生了多种新的病原,二是疫情多以病毒性、免疫抑制性或呼吸障碍综合症疫病为主,三是疫情多为多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所致,很少有单一病原感染所致的疫情,四是目前免疫程序工作远适应不了疫情的发展,导致以猪高热病为主的疫情不断发生;五是我县免疫工尽管花费了很大气力,但因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的影响,免疫效果仍不近人意。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动物免疫工作,有必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找出影响我县免疫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各级党政领导及业务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免疫防制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的爆发。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本文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预防免疫失败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主要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动物免疫是在动物健康的情况下对动物接种某种抗原,使动物机体产生抗某种疫病的能力,是一种被动免疫保护措施,往往在实施免疫的时候,由于受一些原因的干扰,使我们在注射疫苗后没有达到免疫效果,从而发生疫病,造成不必  相似文献   

7.
鸡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鸡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或理化因素的侵害而导致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丧失的一类疫病的总称.引起鸡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生物因素、化学物质、营养因素、霉菌毒素、不良应激、免疫耐受等.其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原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最大,可造成机体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强以及疫苗免疫应答减弱,甚至是免疫失败,常引起鸡群大面积发病,且易造成混合感染,治愈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8.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常见因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疾病、理化、药物、营养、应激等因素。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9.
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发生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疫苗接种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使免疫失败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因素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举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受到早期感染、应激因素以及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疫苗血清型的差异和动物本身健康状况等。文章以鸡场为例,分析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免疫抗体合格率是评价动物疫苗免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格率的高低反映动物群体对疫病抵抗力的大小。在监测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常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免疫剂量不足、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操作不规范、疫苗运输与管理不当、猪体健康状况以及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下。  相似文献   

11.
猪瘟(CSF)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传染病之一,是我国目前强制免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做好猪瘟免疫是制定猪场免疫程序的基础.近年来,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猪瘟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不当和猪瘟野毒持续感染母猪将其野毒传播给仔猪造成免疫失败等因素外,其他猪病病原感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构成影响[1-4].由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已有报道[5-8],而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是否猪瘟免疫有影响还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2.
预防动物传染病,要用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在疫苗抗原的作用下,刺激机体的免疫器官,使其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保护机体在受到相应病原体的侵袭时不被感染或感染后不引起发病,达到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保护动物的作用。动物在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水平的高低和抗体维持时间长短,标志着动物机体抵抗力的高低。实践证明,动物体接受免疫的次数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13.
中药在养禽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当前疫病流行情况及原因 当前疾病流行现状表现为:侵袭性疾病仍是主要危害;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生;细菌病、寄生虫病危害加大;非典型临床表现难以确诊与防控;混合感染性疾病增多;免疫抑制性病原感染造成严重危害;环境因素与管理水平影响疾病控制.采用疫苗控制疫病过程中,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的基本原因是:部分疫苗质量尚存一定问题;使用单位运输与保存方法不当;免疫程序有误;不恰当使用药物;混合感染免疫抑制性病原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做好畜禽疫苗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最有效措施之一。畜禽免疫失败指的是,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生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主要有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本身质量、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动物群体中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在生产实践中,要充分分析影响免疫效果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免疫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鸡群接种失败的原因很多 ,牡丹江地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雏鸡过幼  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的接种 ,或鸡只上次接种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过早的补种 ,都会使疫苗与抗体产生中和 ,从而失去接种目的。2 营养不足 ,鸡只体质差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A、水分等会使免疫受阻。特别是接种疫苗后 2~ 3周 ,如果蛋白质水平上不去 ,就会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接种后有可能发病或加重机体恶化。3 疫病感染产生免疫抑制  鸡早期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会破坏法氏囊 ;感染鸡马立克氏病和鸡新城疫病会使免疫抑制 ,不…  相似文献   

16.
张智鹏  韦选民 《中国猪业》2013,(Z2):124-126
免疫抗体合格率是评价动物疫苗免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格率是群体对特异性疫病抵抗力高低的指标。在现场监测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常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免疫剂量不足,存在母源抗体干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操作不规范,疫苗运输与管理不当,猪体健康状况和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我国当前动物疫病形势进行简单概括,重点探讨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从抗原和抗体两个方面介绍免疫试纸检测技术的成果与应用,提出新型疫苗理念.指出建立和完善疫苗检测技术和免疫评价技术是解决当前动物疫病防控问题的重要途径;强调动物免疫潜力是有限的,应尽量少用或使用高效疫苗,确保用则有效.  相似文献   

18.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罗勋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2):79-80,82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通过损伤猪的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猪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从而导致猪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猪发病的一类疾病。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对猪健康的威胁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9.
<正>1免疫失败原因分析据农户及临床资料反映:"动物注射了疫苗,怎么又发病了呢?是不是免疫出现了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免疫失败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免疫抑制疾病造成免疫失败近年来,动物免疫抑制性疾病呈多发趋势,某些疫疾出现了非典型感染及发病,使某些原有病种又得以发生,例如:非典型性猪瘟同时与多种病原  相似文献   

20.
当前猪病愈来愈复杂,防控压力也越来越大.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疫苗接种效果不理想,尤其是群体免疫效价低、整齐度差,这与疫病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免疫抑制不无关联.免疫抑制性因素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引起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