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期单独施用无机氮肥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中氮的增长并没有很明显的改善,而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氮的含量.长期施用无机氮肥降低了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而配施有机肥提高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而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长期偏施氮肥容易导致土壤pH值下降,土壤酸化.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施缓解了土壤pH值的下降,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维持了土壤较高的孔隙度.该试验条件下,有机肥和较高水平氮肥处理辣椒产量最高,达到37.23 kg·小区-1.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恩平  谭福雷  王月  张淑红  段瑜  周芳 《园艺学报》2015,42(10):2059-2058
以‘辽园多丽’番茄为试材,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研究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番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并且提高番茄产量;钾肥对番茄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磷肥对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起着关键作用,番茄产量受氮肥影响最为显著。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酶活性,配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磷肥对提高转化酶、蛋白酶活性具有关键作用。番茄产量、品质与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土壤转化酶对番茄品质影响最多。  相似文献   

3.
孔祥波 《中国蔬菜》2012,1(20):73-77
以生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种类肥料配施对生姜根系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的生姜根鲜质量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分别比普通化肥处理和普通有机肥处理的根鲜质量增加28.3%、16.4%,根系活力提高41.2%、20.6%|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在生姜生长旺盛期达到最大值,分别比普通化肥处理和普通有机肥处理增加45.4%、11.1%|生物有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普通化肥处理相比土壤细菌增加了449.1%,真菌增加了374.3%,放线菌增加了489.8%,总量增加了451.5%,增幅高于普通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  相似文献   

4.
甜瓜设施栽培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甜瓜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设施甜瓜连作0(对照)、1、3、5、7、10 a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理化性状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并评价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 H值和容重不断降低,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持续上升,连作3 a和10 a的土壤含盐量较对照分别增加46.97%和90.90%。速效氮含量不断上升,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断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连作3 a或5 a达到峰值,而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则持续下降。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真菌数量则持续上升,连作10 a的数量高出对照16.08倍。3种细菌的生理类群数量变化与总的细菌相似,2种真菌致病菌的数量变化与总的真菌相似。相关分析显示,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含盐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细菌数量与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数量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及速效磷含量显呈著负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及蛋白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设施甜瓜连作后土壤逐渐酸化并伴随盐渍化趋势,氮、磷、钾比例失调,连作3~5 a后大部分土壤酶活性开始下降,土壤真菌数量快速增加,土传病害病原菌不断累积,表现出明显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克隆文库,研究在红壤蔬菜田上只施用磷钾化肥(PK)、只施氮磷钾化肥(NPK)、施用腐熟有机肥(DNPK)和施用新鲜有机肥(FNPK)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脲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处理(DNPK和FNPK)的蔬菜田土壤的AOB文库和AOA文库OTU数量和Shannon指数高于只施用无机肥(NPK和PK)处理的蔬菜田土壤;DNPK和FNPK处理的土壤优势AOB菌群为多形亚硝化叶菌(Nitrosolobus multiformis),比例分别为88.5%和68.5%,NPK和PK处理的土壤优势AOB菌群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spirasp.),比例分别为54.8%和65.5%;DNPK、FNPK、NPK和PK处理土壤优势AOA菌群均为阿伯丁土壤亚硝化细杆菌侯选种(CandidatusNitrosotalea devanaterra),比例分别为90.9%、84.4%、77.8%和45.2%;施加有机肥处理(DNPK和FNPK)的土壤脲酶活性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都高于只施用无机肥处理(NPK和PK);AOA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AOB群落多样性与土壤脲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总体来看,有机肥比无机肥处理提高了AOA和AOB群落多样性,且AOA在红壤蔬菜田土壤氨氧化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生菜为试材,研究不同氮肥对日光温室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生菜产量,以有机肥化肥配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降低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以单独施用化肥变幅最大;施肥显著提高生菜维生素C含量,以单独施用有机肥最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次之;施肥显著提高生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单独施用化肥增幅最大,有机肥化肥配施次之,单独施用有机肥最小。单独施用化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电导率、pH值及可溶性盐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含量略有降低;单独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化肥配施则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土壤可溶性盐、速效P、速效K含量及电导率值略有提高。在日光温室生产中,有机肥化肥配施利于协调产量、品质、土壤环境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嫁接对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 (Solanum torvum ) 为砧木, 茄子(S. m elongena) ‘西安绿茄’品种为接穗, 研究了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了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水解酶与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关系, 探讨了嫁接提高茄子氮素转化和吸收与土壤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和土壤水解酶活性均较自根茄有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发育时期也有一定的变化。嫁接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生育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且显著高于自根处理。嫁接茄的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脲酶与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总体上看, 嫁接显著增加了茄子根际土壤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脲酶活性, 嫁接茄株也表现出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炭基肥连续两年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试材,基于等养分供给,设置化肥(T1)、炭基肥(T2)、炭基肥化肥配施(T3)、缓释肥(T4)、有机肥化肥配施(T5)5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化学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结构性状改良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比化肥,炭基肥化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WSA>0.25 mm)75.7%和64.4%;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18.6%、过氧化氢酶活性5.3%、脲酶活性59.4%,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具有和有机肥化肥配施相同的效果。综上所述,炭基肥化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改善灰钙土物理、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设置单施石灰氮、单施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和碳铵+生石灰4个处理,与对照CK1(不闷棚,不施任何肥料)和对照CK2(闷棚,不施任何肥料)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肥料处理下几种高温闷棚方法对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效果,从而选出最优的高温闷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石灰氮进行高温闷棚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碳铵+生石灰对于提高土壤中NH_4-N的含量有显著的效果;在NO_3-N和速效P的含量上,单施石灰氮、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碳铵+生石灰均显著优于对照;在速效K含量上,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对于提高速效K含量效果显著;施用有机肥和有机肥+石灰氮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同时有机肥+石灰氮能有效减少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以"佳美8号"番茄为试材,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氮肥)、U处理(普通尿素配施水溶肥)、CRU处理(控释氮肥配施水溶肥)、-20%CRU处理(控释氮肥减氮20%配施水溶肥)、-40%CRU处理(控释氮肥减氮40%配施水溶肥),采用LI-8100A碳通量测量系统对设施番茄土壤呼吸进行测定,研究了控释氮肥及减氮对设施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以期为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增加番茄产量降低土壤呼吸速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番茄生长季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均出现在定植后的10~15 d和追肥后的5d,控释氮肥及减氮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峰值,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碳累积排放量呈现为U>CRU>-20% CRU>-40% CRU> CK,与U处理相比,CRU、-20%CRU和-40%CRU处理土壤碳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1.88%、27.54%和31.51%.CRU和-20% CRU处理较U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10.57%和8.1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铵态氮(NH+-N)、硝态氮(NO3-N)、pH与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微生物量碳和氮、纤维二糖水解酶、β-1,4-木糖苷酶、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和α-葡糖苷酶与土壤呼吸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草莓连作土壤灭菌后与正茬相比草莓植株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研究了连作土壤灭菌与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草莓幼苗(移栽60 d后)根系分泌酚酸及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灭菌与施用有机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酚酸的含量,其中施用蚯蚓粪(经蚯蚓食用处理的牛粪)的增幅显著低于施用牛粪。土壤灭菌处理后施加不同肥料,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能较快恢复;有机肥较无机肥能显著促进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恢复;蚯蚓粪较牛粪和无机肥能显著促进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土壤蔗糖酶受土壤灭菌影响显著降低且施加不同肥料对其没有显著地影响。综上所述,对于草莓连作土壤,无论灭菌与否,施用蚯蚓粪较牛粪能减轻连作障碍中的酚酸化感效应,促进脲酶等土壤相关酶活性提高,是缓解连作障碍及连作土壤灭菌对草莓植株生长发育影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黄壤土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等量养分施肥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比例对黄壤土活性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贵州省典型的黄壤土为对象,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70%化肥+30%有机肥(T2),50%化肥+50%有机肥(T3),30%化肥+70%有机肥(T4)和单施有机肥(T5)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性有机碳(R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和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及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和各组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TOC、DOC、ROC和MBC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5.45%~55.82%、20.29%~91.30%、34.85%~51.21%和37.78%~71.11%;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CMI)较单施化肥处理提高36.95%~53.78%;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肥明显提高了辣椒产量,50%化肥+50%有机肥处理的辣椒产量达到25 765.63 kg·hm~(-2),较其他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3.90%~49.36%。整体来看,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助于提升黄壤土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微生物活性及辣椒产量。从提高土壤固碳角度和增产效应出发,50%化肥+50%有机肥施用比例为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3种不同类型有机肥的肥效特点以及对小拱棚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盐分含量、速效氮低于对照,有机质、速效磷钾含量高于对照,西瓜长势和产量低于对照,但西瓜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菌肥处理的土壤肥力指标在西瓜结果初期表现最高,其它时间处于中等水平,鸡粪处理的土壤肥力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变化幅度都很小,性质比较稳定,施用油饼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指标在西瓜坐果期后含量均较低;3种有机肥使用效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处理的西瓜产量最高,品质最优,其次为商品鸡粪,再次为油饼肥。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试验及适生草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人工生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早熟禾、高羊茅和黑麦草)的‘寒富’苹果园为研究对象,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自然生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自然生草条件下的人工草种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细菌、真菌、放线菌、脲酶和磷酸酶明显升高,全钾增幅较小,但含水量降低了。通过适宜草种评价的初步研究可知,以生草覆盖为目的、刈割次数少的可选择白三叶、高羊茅和黑麦草等品种;为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需要刈割用于覆盖的则应选择紫花苜蓿、红三叶等产草量较高的草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鸡粪沼液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在樱桃番茄上的田间应用效果,在滴灌施肥的条件下,设置化肥和液体复合微生物有机肥两个处理进行对比应用,结果表明施用液体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其单果重可提高39.69%,含糖量可提高11.94%,茎粗可提高8.76%,Vc含量可提高5.72%,产量可提高30.95%,节约成本1.32%,可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果实着色均匀度,提高作物抗病性。同时,土壤速效氮提高6.87%,土壤速效磷46.23%,土壤速效钾提高16.86%,有机质含量提高12.64%,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说明液体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品质以及土壤改良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与设施番茄施肥有关的57篇文献中的79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目前设施番茄的氮肥投入量、氮肥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传统施肥模式下,设施番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617.0kg·hm-2,化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705kg·hm-2,总氮投入达到1313kg·hm-2;优化施肥模式下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化肥氮素投入量和总氮投入分别为581.7、353kg·hm-2和936kg·hm-2。优化施氮处理比传统施氮处理平均增产8%。传统施肥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当季利用率(RE)平均值分别为155.7kg·kg-1、28.0kg·kg-1、9.5%。优化施肥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56.3kg·kg-1、63.6kg·kg-1、17.8%。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的菜田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9%和70.4%,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化肥氮减量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7.
 长期单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生物产量不高,经济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如果不增施氮索化肥,产量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经过长期有机肥与氮素化肥施用与栽培,土壤中的钾素已经亏缺,钾肥与氮肥配施,增产效果明显;试验中配施磷肥基本上未见增产作用,在土壤有效磷充足条件下,过多施用磷肥可能会造成减产;依据长期试验观察与分析,提出“养分一产量的1/3空间规律”,并提出增施氮、磷、钾肥的有效性标准;土壤肥力较高或高产时,土壤养分利用经济;需肥量参数具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应按照土壤肥力以及产量目标来合理调整并确定这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以普通白菜早生京华为试材,研究了沼渣与复合肥配比对普通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适当比例沼渣代替基肥中的复合肥,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以及产量均明显优于单一施用复合肥,与单一施用复合肥相比,普通白菜的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在基肥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沼渣,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增加。用一定比例沼渣代替复合肥作基肥,可促进普通白菜生长,改善品质,提高土壤肥力,本试验中以沼渣40%+复合肥60%的配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施肥条件下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尿素、鸡粪、玉米秸秆在Ⅰ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2.24%、27.43%、26.35%;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5.42%、39.85%、33.28%。均显著高于对照。在Ⅱ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5.34%、49.03%、50.25%;使土壤全氮分别增加20.00%、61.98%、42.29%。在Ⅲ施肥水平上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4.13%、51.55%、71.71%,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22.90%、83.36%、70.99%。3种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顺序依次是鸡粪、秸秆、尿素(Ⅰ施肥水平)和秸秆、鸡粪、尿素(Ⅱ、Ⅲ施肥水平)。在不同施肥水平上,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均是鸡粪、玉米秸秆和尿素。  相似文献   

20.
黄瓜大棚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瓜大棚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图探索是否可以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大棚蔬菜土壤肥力的指标.经相关分析可知:磷酸酶与土壤肥力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磷酸酶与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磷酸酶可以用来表征黄瓜大棚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