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物育种中的一个著名案例是烤烟中来源于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的携带N基因的导入片段(N导入片段)。N导入片段赋予烤烟品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抗性,同时带来田间落黄慢等连锁累赘。为分析烤烟N导入片段连锁累赘的田间表型,本研究以Coker176类型的N导入片段烤烟近等基因系为材料,测定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结果表明,N导入片段带来烤烟采烤期中部叶绿素含量增加,上部叶叶绿素含量增加约25%,叶片厚度增加约8%。采烤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高和叶片厚度增加,可能是现有携带N导入片段抗TMV烤烟品种田间落黄较慢、烘烤较难和产量产值降低的原因。田间测量采用手持叶绿素测定仪和手持厚度计,采烤期上部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可作为定量评价烤烟N导入片段的连锁累赘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最佳消除的叶片数和时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不适用鲜烟叶的田间消除方法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是摘除下部叶片数;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以打顶时摘除下部2片烟叶和倒数第1烤时摘除顶部烟叶1片为最佳。田间不适用鲜烟叶消化处理数量和时期影响上部烟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袁黔华 《耕作与栽培》2006,(4):30-31,42
以烤烟上部5片叶为对象,研究了两种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比常规采烤,虽使上部叶产量降低2.8%,但在改善各叶位烟叶外观质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方面都显示出良好效果。表现在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烤提高8.26个百分点,相应均价提高14.9%,最终产值提高11.6%;一次性带茎砍烤的烟叶,烟碱、总氮和氯含量下降,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增加,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采收方式与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上部烟叶采用常规采烤(T1)、一次性采烤(T2)和带茎砍烤(T3)等3种方法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上部叶带茎砍烤能明显提高上部烟叶的水溶性总糖、还原糖、钾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但对氯含量的影响不大;一次性采收(T2)的效果介于带茎砍烤与常规采收之间。(2)上部叶带茎砍烤有助于提高质体色素的降解程度,其新植二烯含量是对照的1.61倍,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是对照的1.29倍。(3)上部叶带茎砍烤对非质体色素的降解有较大促进作用,其茄酮、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等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28.64%、28.94%和31.79%。因此,带茎砍烤使上部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了上部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增加了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上部4~6片叶为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带茎砍烤与常规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倒数第2片叶成熟,叶片上有50%的面积起黄斑,叶耳开始变黄时上部4~6片叶一次性砍烤,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值、均价、上中等烟率最高;但烟叶成熟过度反而使烟叶品质下降;常规采烤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差。说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和产值,K326较云烟85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烤烟质体色素降解转化与品质特征形成的关系,开展了不同成熟度烤烟田间质体色素降解转化率的变化以及调制过程降解比例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成熟过程中中部和上部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比率整体呈“V”字型变化,成熟前、后期降解率较高,中期较低,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率变化趋势略有不同。各成熟度处理烤烟在调制过程中色素的降解比例不尽相同,叶绿素降解了成熟时期鲜烟叶含量的99%,类胡萝卜素降解比例在53%~73%。上部烟叶推迟采收能明显促进更多比例的类胡萝卜素在田间的降解转化,中部接近工艺成熟和上部接近过熟处理烤后烟叶的综合品质较好,其类胡萝卜素降解转化比例分别为64%和68%,处于各成熟度处理中等偏上位置。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打叶数量对烟叶等级结构及工业可用性的影响,2014—2015年以‘南江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9种打叶处理下烟叶的单叶干重、鲜干比、经济性状及等级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打叶数量的增加,各处理鲜烟重量、干烟重量、单叶干重增加,其中以清除下部叶4片不适应烟叶,顶部第1~3片不采烤处理的单叶干重最重,鲜干比最低。(2)打顶后清除下部3~4片不适用烟叶,顶部第1~2片不采烤,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综合分析认为,陕西省洋县以打顶后及时清除下部4片不适用烟叶和顶部第1片叶不采烤,烤烟产量、产值及等级结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以湖南桂阳烟区种植的‘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M1)、中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开展6片上部烟叶采烤成熟度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SPAD值下降;烤后烟叶微带青比例下降,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成熟度提高,结构变为疏松,油分增多;烟叶单叶质量、厚度、叶面积质量、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下降,烟碱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提高;但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M2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6.18%、-2.13%,物理性状指数较M1、M3分别高2.35%、5.30%,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高30.86%、4.55%,评吸总分分别高10.12%、0.50%,经济性状指数分别高8.96%、12.97%,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12.53%、1.16%,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索适合广东南雄烟区合理的烤烟种植方式,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置2种种植密度为主处理,3个移栽期为副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和移栽期对烤烟生育期、株型、产量及其构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发育相应延迟,且烟株旺长期、采烤期趋于缩短;种植密度则对烟株生育进程无明显影响。(2)提前或推迟移栽使烟株早花率和杈烟率增加;种植密度对烟株的早花率及杈烟率无显著影响。(3)提前移栽时,高密度种植烤烟产量显著高于低密度种植,而正常或推迟移栽时,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无显著影响;提前或推迟移栽,同时降低种植密度,可导致中部叶香气量的下降,而提前移栽可降低上部叶感官质量,推迟移栽则提升上部叶的感官质量。因此,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与移栽期合理配置,能够有效调控烟草的生长发育并对烟叶的产量构成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龙岗烟草科技园烘烤工场对南江3号上部烟叶4~8片采取分次采收、一次性砍烤、一次性砍收捆绑烘烤3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上部烟叶一次性砍收捆绑烘烤技术整个过程用工5个,上中等烟比例为93.7%,比上部一次性砍烤技术节约用工0.5个,多装鲜烟叶216kg,烤后烟叶上中等烟叶高出9.2个百分点;比上部烟叶分次采收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9.2个百分点,用工节约2.3个.因此,上部烟叶充分成熟一次性砍收捆绑烘烤烤后烟叶上中等烟比例、用工等都显著优于上部烟叶一次性砍烤与分次采烤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密集烘烤条件下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成熟采收标准,通过对‘粤烟98’品种烟叶外观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评价,探究其在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韶关烟区烤烟烟叶以下、中、上部达到适熟期采收最佳,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增加,色泽光亮、色度强及油分好,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糖碱比和氮碱比协调性相对较好,香气质好量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烟叶浓香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生物降解地膜对烟区土壤温湿度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烤烟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揭膜用工问题,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对植烟土壤温湿度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烟田垄体保温、增温效果上,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具有PE地膜同等的作用效果,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改善,尤其是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生物降解地膜能够起到保湿作用,有利于烤烟上部烟叶充分成熟,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的各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生物降解地膜每公顷比对照节约用工60个,纯收入增加5732.25~7431.75元/hm2。综合3种生物降解地膜类型来看,T3(90天开始降解的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在烤烟产量、产值、均价、纯收入等方面是最高的,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优于对照,是适合永州烟区的生物降解地膜类型。  相似文献   

13.
在陕南烟区采用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GA3(Gibberellin)和IAA(Indole-3-acetic acid)对烤烟上部叶全碳、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全氮、烟碱、全钾含量、经济性状以及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求改善陕南烟区上部烟叶品质,提高其可用性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GA3 50mg/L+IAA 30mg/L能够显著增加打顶后30d烤烟上部叶的全碳、全钾、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增幅分别为23.80%、46.58%、38.10%和48.55%;同时,提高了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降低了烟碱和淀粉含量,且二者协同效果好于单施,尤其对产量、上等烟比例、烤后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GA3 50mg/L+IAA 30mg/L二元协同施用可作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的技术措施,对改善上部烟叶品质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栽期对 ‘云烟 87’ 烤后烟叶质量与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农户示范试验以及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云烟87’不同播栽期与烟叶质量风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烟株株型明显增大,烤烟生育期明显缩短,生育期的缩短主要是伸根期的缩短;推迟播栽期后,烤后烟叶产量、产值明显上升,但对均价影响较小;随播栽期的推迟,烤后烟叶相同等级的烟碱和总氮/烟碱比值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对其余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变化;随播栽期推迟,烟叶风格特征由清香变为浓香,评吸质量下降。适当早栽可以显著改善烟叶评吸品质,但应改进栽培技术保证烟叶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烤烟品种云烟87用显微标尺法测量了4种不同采收方式所得上部烟叶初烤烟的厚度,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方式所得初烤烟的烟碱含量与总糖含量,探讨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的厚度、烟碱含量、糖碱比值及可用性的影响。得出结论:(1)顶部6片叶一次性摘采或砍采均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厚度,其倒数第2叶初烤烟的厚度分别比每次采收2片的降低了18.9%和18.0%;(2)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二者的倒数第2叶初烤烟的烟碱含量分别为3.0%与2.9%,而每次采收2片的烟碱含量为3.9%;(3)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值;(4)可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5)与每次采收2片的相比,每次采收3片的亦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含量和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烤烟品种K326烘烤变黄期不同温湿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变黄主要时段对不同部位烟叶设定4个不同温湿度处理,分析变黄期不同温湿度与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寻求K326不同部位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结果表明:K326下、中部叶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为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4℃;上部叶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为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5℃。  相似文献   

17.
调制烤烟上部叶的一种新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半晾半烤法对烤烟上部叶的调制效应。结果表明 ,该调制法能改善烟叶的化学成分 ,尤其是显著地降低了淀粉含量 ;能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 ,减少乃至消除含青烟叶。采用半晾半烤法调制的烟叶 ,可用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其中 ,以晾 48~ 72小时 ,然后再烘烤 ,调制后烟叶的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下打顶方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分割特色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月25日移栽采用中心红花开放打顶和盛花打顶,4月1日移栽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4月5日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可以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同时有助于提高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烟叶整体质量。综合可知,烟叶适时提早移栽,搭配中心花开放或者盛花开放搭配的打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的打顶方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分割特色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月25日移栽采用中心红花开放打顶和盛花打顶,4月1日移栽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4月5日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可以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同时有助于提高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烟叶整体质量。综合可知,烟叶适时提早移栽,搭配中心花开放或者盛花开放搭配的打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20.
正1烤烟区套种长寿仁豌豆栽培集成技术1.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新品种:滇宝先锋长寿仁豌豆。1.播种节令烤烟套种滇保先锋是有效利用烤烟剩余养分的有效途径,在烤烟烟叶采收至上部叶片时,及时清理烤烟地四周排水沟和清除地间、墒面的杂草,及时播种,一般播种时间为8月25日至9月15日。1.3播种方法及密度主要采用开槽播种,也可以打塘播种。滇保先锋豌豆在烤烟桩两侧开播种槽,在播种槽内每间隔15~20cm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