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评价添食壳聚糖对家蚕若干饲养成绩的影响,以家蚕一代杂交种菁松×皓月为试验对象,采用桑叶喷洒壳聚糖溶液的方法,从4龄第2天开始连续添食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调查家蚕4龄起蚕死笼率、4龄起蚕结茧率、4龄起蚕虫蛹率、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等。结果表明,4龄第2天开始连续添食壳聚糖,当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可以缩短家蚕幼虫的龄期经过、提高4龄起蚕生命率;4龄起蚕虫蛹率比对照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以上,普通茧百分率比对照提高了0.55个百分点以上;茧层率、总收茧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等也均优于对照,但是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2019年春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进行了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室内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可行,但蚕体小、蚕茧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都比普通桑叶育的低,死笼率比普通桑叶育的高。本文对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家蚕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全龄养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桑白蚧被害株叶对家蚕饲养和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桑白蚧被害株桑叶质量的变化,分别就桑白蚧被害株叶对家蚕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桑白蚧被害株叶(虫情指数38.75%)对家蚕的饲养和繁育影响极大,应重视和加强桑白蚧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家蚕五龄期血液为材料,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20份基础家蚕品种材料的血液蛋白质含量进行测试并对茧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各品种材料间的血液蛋白质含量有着显著差异,高的为1387.86 ug/mL,低的为666.22 ug/ mL;(2)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茧层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大于茧层量;与茧层量间的相关性大于全茧量;(3)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预测家蚕品种茧质遗传基因质量性状的环境表达及相对稳定性,在高茧层率品种的亲本选配和系统选育领域上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四川省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率,检验防微灵在四川省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效果,2015年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在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嘉陵区吉安镇原蚕区(以下简称原蚕区)、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家蚕抗病性能检测功能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进行了防微灵溶液喷消桑叶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常规全程漂白粉液消毒桑叶作为对照,春蚕期和秋蚕期分别以川山、蜀水和蜀绣、渝春的原种为供试蚕品种。试验结果显示,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川山×蜀水和蜀绣×渝春共计398盒全部为无毒种,而用漂白粉液对桑叶全程消毒的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的一代杂交种共计1 094盒,其中420盒为无毒种,674盒为带毒合格种;2015年秋蚕期实验室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蜀绣的健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区高0.16个百分点、1.77%、3.85%、0.44个百分点,渝春除健蛹率、全茧量略低于对照区外,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比对照区高3.03%、1.04个百分点;用防微灵处理桑叶饲喂的原蚕,繁育系数比漂白粉液处理区略有提高,且防微灵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林科学院和江苏省蚕业研究所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土法上马,反复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试验用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获得初步成功。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整个世代发育正常,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等经济性状,同用桑叶饲养的相似。应用人工饲料养蚕是增产蚕丝的新途径。它不仅为实现全年养蚕、养蚕机械化和工厂化  相似文献   

7.
饲料效率是指获得一定量生产物质所需的饲料消费量。对养蚕来说,是指获得一定茧层量的桑叶消费量(叫茧层饲料效率),对蚕种制造来说,是指获得一定卵量的桑叶消费量(叫产卵量饲料效率)。关于家蚕饲料效率研究,日本已有许多报导,但以前大多数是从蚕的营养生理或养蚕技术的角度去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控制蚕儿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液有效氯对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全程消毒。试验表明:有效氯0.3%以上对家蚕微孢子有抑制作用;有效氯0.3%~0.5%对家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茧层量、产卵等均无影响;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在0.4%,最高不超过0.5%,否则对桑叶叶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家蚕5龄期血液为材料,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20份基础品种材料的血液蛋白质含量进行测试,并对茧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⑴各品种材料间的血液蛋白质含量有着显著差异,高的为1387.86.11ug/ml,低的为666.22ug/ml;⑵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茧层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大于茧层量,茧层量间的相关性大于全茧量;⑶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预测家蚕品种茧质遗传基因质量性状的环境表达及相对稳定性,在高茧层率品种的亲本选配和系统选育领域上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粒粒金"产品对桑树生长的影响及在蚕桑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前景,对该产品在桑树产量及家蚕饲养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喷施"粒粒金"对桑树伦40品种增产了29.34%,对试11品种增产了25%;使用"粒粒金"可显著提高桑树的叶面积系数;喷施"粒粒金"的桑叶对家蚕饲养没有毒性,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存活率与清水对照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家蚕是一种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昆虫 ,家蚕彩色茧的开发与产业化利用 ,有望为丝绸业带来新的绿色活力.本实验采用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 ,研究了添食色素对结茧率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添食红色素对结茧率和茧质无显著影响 ,添食橙色2号色素其茧质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龄家蚕添食苋菜红、日落黄、胭脂红,洋红和洋绿等食用色素的试验,初步结果认为,这些色素都不能被蚕体吸收,进入血腔;各种色素对蚕体的生命率都有一定影响,差异很大,其中以洋绿的毒性最大,洋红次之,再次是苋菜红,日落黄和胭脂红则较弱;色素添食对产量和茧质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 3个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蚕品种的 3个茧质性状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 ,并建立起一个包括微环境效应在内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生物统计模型 ,对该模型的参数作最大似然估计认为 :在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3个茧质性状中 ,除独立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外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也是影响家蚕茧质性状的表现型的重要因素 ,而且这种互作效应有时要大于独立的基因型效应 ,即在茧质性状的表现型中基因型与微环境的交互作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限性斑纹品系Y7、JS、MC为母本,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d2、px2、YH4、8、12和YH18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测试分析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不同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配合力不同,同一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不同性状间的配合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性连锁平衡致死系18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分别为2.83和3.07;雄蚕杂交组合Y7×YH18的万蚕产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4.32),Y7×YH8的万蚕茧层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为5.08);而MC×sd2在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方面的配合力总效应值均为最高(分别为9.92和8.96)。以配合力效应值为选择依据,筛选出产茧量和茧层量预期较高的雄蚕杂交组合MC×sd2,实验室饲养结果表明,该组合的综合性状优良,茧丝生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对培养的家蚕细胞(BmN)进行诱导,结果表明,随CACl2浓度的改变,其细胞形态发生了相应的变 化,死亡率与浓度具有一定量效关系;对4龄起家蚕(菁松,原种)添食不同浓度的CACl2、Pb(NO3)2,结果显示,Ca2+、Pb2+具抑制其生长,影响其 茧质的不良影响,耐重金属能力差于皓月原种。  相似文献   

16.
性别效应对家蚕茧质性状QTL定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茧质性状的性别效应十分明显。分别以性别效应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蛹体质量等数量性状值为基础,对性别效应调整前后的茧质性状作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比较分析,以探讨性别效应对家蚕QTL定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检测出的控制各性状的上位性位点数、QTL总数以及效应显著的QTL数等,都表现为调整前比调整后要多,有效QTL在连锁群上的分布也表现一定的差异。此结果说明由于性别效应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检测出控制家蚕茧质性状的上位性位点数和QTL总数的增加及其分布的不同,从而引起QTL分析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春制春用蚕种的良卵率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不良桑叶饲养诱导,通过单蛾育定向选择,并以自交继代的方法,对家蚕品种854B的良卵率性状进行遗传改良,期望从品种遗传改良的角度探索提高春制春用蚕种良卵率的技术。新建立的家蚕品种854B的高良卵率品系854B40系,其春制春用蚕种的不良卵率为1.98%,较同一品种的对照品系854B湘系的春制春用蚕种的不良卵率显著降低(P<0.05)。高良卵率品系854B40系的繁育成绩中,全茧量与茧层量较854B凉山、854B湘系显著下降,分别为1.560 g和0.376 g,但死笼率、虫蛹率、茧层率与对照品系间差异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良环境因素诱导下对品种的良卵率性状进行定向选择,可以达到稳定提高春制春用蚕种良卵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两对家蚕杂交组合稚蚕人工饲料育饲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张升祥  徐世清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1,32(4):40-42,49
本试验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形式,调查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广食×春54正反交的饲养成绩。结果表明,2对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h疏毛率均达到或高于98%,3龄起蚕率广食×春54正反交显著高于ZHG×春54正反交,但1龄和2龄眠蚕体重广食×春54低于ZHG×春54,发育经过以广食×春54短于其他3个杂交组合;茧层量和茧层率正反交平均值ZHG组合高于广食组合,但全茧量和小区产茧量则是广食组合略高于ZHG组合;4个杂交组合1~2龄存活率均为100%,虫蛹生命率均达到97%以上,但广食组合的死笼率略低于ZHG组合。试验结果初步证明,2对杂交组合具有很高的配合力,在摄食性、产茧量、生命率等方面能够达到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9.
桑蚕品种资源5龄1日茧层量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235个桑蚕品种的5龄1日茧层量,平均3.65cg,最大5.63cg,小小1.67cg。一化种大于二化种,二化种大于多化种。中国系统最大,欧洲系统次之,日本系统第三、热系统最小。相关分析表明,5龄1日茧层量与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茧丝量成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茧丝长、解舒丝长成正相关,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纤度成正相关,但仅在欧系一化中达显著水平;与发育经过成负相关,亦仅在欧系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探讨换气孔数量及饲养台姿态对家蚕生长和茧质性状的影响。饲养蚕筐设置40个和80个孔径为10 mm的换气孔区,再将换气孔区分为饲养台水平区和倾斜区,倾斜区两长边高度分别为4 cm、6 cm。结果显示,4个试验区2龄眠蚕体重处于同一统计水平,均大于对照区,且与对照区有显著差异;茧质调查结果表明,40孔水平区的全茧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其他试验区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