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小麦叶部根腐病菌(Helminthosporium sativum)为目标菌,采用病菌细胞壁富集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该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G0402,根据细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认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对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离体实验表明,该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病斑扩展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粗酶液能使菌丝出现扭曲变形,细胞壁明显的瓦解。  相似文献   

2.
小麦根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991-1995年试验研究,明确了甘肃省根病发生危害现状,经分离鉴定,确认小麦全蚀病菌分布广,危害重,是我省小麦根病的主要致病菌。系统调查了各类病原菌田间发生动态与消长规律;已筛选出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具有杀菌和调节双重作用的三氮三唑杂环类杀菌剂为防治小麦根病的有效药剂,并研制出具有成本低,防效好,使用安全的丙环唑复配制麦根宁2号。同时进行了品种的抗性鉴定及生物防治试验。累计防治示范2.3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上的重要病害.为了明确稻秸秆、草木灰和钾肥等处理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调查了不同施肥处理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稀释培养方法比较了不同处理区小麦根际总细菌、荧光假单胞菌、真菌数量以及拮抗菌群体活性,以探讨根际微生物与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稻秸秆、草木灰和钾肥处理都可以减轻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以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最好.稻秸秆还田、草木灰和钾肥处理都可以提高小麦根际荧光假单胞菌种群量,钾肥主要在苗期发挥作用,而秸秆的作用可延续至小麦孕穗期.钾肥还可以显著增加小麦根际纹枯菌拮抗细菌指数.分析显示,稻秸秆还田的抑病作用与增加土壤中的有效钾有关,但两者的控病机理又有所不同.施用酸性肥料可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小麦根病病原种类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1~1993年,从甘肃庆阳、武威等地区的7个县(市)采集小麦生育期病根标样1734份,进行室内病原分离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省内小麦根病的病原种类有全蚀病菌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全蚀病菌一新变种(G.graminis var.sp)、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生离蠕孢菌(B.triticicola)、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早熟禾根腐镰刀菌(F.poae)和丝核菌(Rhizoctonia sp)等10种病原菌,其中全蚀病菌分离频率最高(48.3%)、致病力最强(病指60.2~100),是甘肃省小麦根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5.
木霉菌对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自宁夏14个市、县的170份土样及其它材料进行分离,得到96个木霉茵株,采用形态分类方法鉴定出9种木霉菌以及2种未知名菌种,竞争及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1种木霉菌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豌豆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 f.sp.pisi)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哈茨木霉、黄绿木霉、康氏木霉、绿色木霉、拟康氏木霉和待鉴定种T.sp2)对3种病原菌的竞争作用及抑菌作用均很显著,其生长速度比病原茵平均快1.5~12.8倍;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系数达Ⅰ~Ⅲ.抑茵率高达84.85%;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木霉菌丝缠绕病原茵茵丝生长,致使其茵丝发生断裂、消解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鄂西北小麦枯白穗病原物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鄂西北4个不同县(市、区)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病样跟踪调查,初步掌握了引起鄂西北小麦枯白穗的病原物发生现状.分离培养结果表明,鄂西北小麦枯白穗是由多种病原物复合侵染所致,主要致病病原物有根腐蠕孢菌(Biopolaris)、白绢病菌(Sclerotium)、全蚀病菌(Gaemannomyces)、镰刀菌(Fusarium)、丝核菌(Rhizoctonia)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6个属.其中全蚀病菌单胞分离方法及小麦白绢病菌菌核的培养方法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一、小麦纹枯病引起白穗(一)症状小麦纹枯病是由喙角担菌引起的,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烂芽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病苗枯死发生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系统论述了我国小麦根腐性病害的研究现状,内容包括:(1)发生、分布及危害;(2)根病危害上升的原因;(3)病原学及发病规律;(4)根病防治对策。重点介绍了危害我国小麦的4类根病,即全蚀病、纹枯病、镰孢菌根腐病、蠕孢菌根腐病。小麦根病的防治应立足于土壤生态控制,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选用抗耐病品种,实施健身栽培,以及应用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拌种。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枣庄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多种指数的提高,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根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一、根病的种类 在小麦不同的生病期从田问采集病株,根据症状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发现小麦根病由以下几种病原引起,病原菌分别为: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根腐病菌。 二、小麦根病发生的原因 1.重茬 小麦连年种植,土壤中的菌源量逐年增加,造成根病发生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病。病菌仅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2节。病株地上部矮化,变黄。重者枯死。造成白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从玉米秸秆还田土中筛选得到对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都有防效的拮抗细菌19株,抑菌率在41.57%~93.36%之间,结合其对玉米秸秆性降解性能,发现菌株F1514即对小麦根病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又对玉米秸秆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和适应性.菌株F1514对小麦全蚀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纹桔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2.92%、90.81%、63.26%;在测定时间内其对粗纤维降解率的为10.92%.经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12.
三唑醇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近年来,随着小麦连作面积的扩大和水肥条件的改善,由土传真菌引起的小麦根腐病和茎基腐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我所在多年研究小麦根病的基础上,经过药剂筛选,于1987年开始试用高效内吸杀菌剂三唑醇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经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收到了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已累计推广4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3.
天名精内酯酮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为天名精内酯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南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小麦条锈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11种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盆栽药效试验和组织法,从离体和活体2个方面评价天名精内酯酮的杀菌活性。【结果】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在4.894 7~43.856 9mg/L,其中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为4.894 7mg/L;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其中对黄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高,EC50为6.876 5mg/L;盆栽药效试验表明,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全蚀病、小麦条锈病、黄瓜炭疽病和辣椒疫霉病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和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对小麦全蚀病的药效相对较好,1 000mg/L剂量下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5.48%和64.98%;活体组织法结果表明,天名精内酯酮对番茄灰霉病控制效果较低,1 000mg/L剂量下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5.5%和19.9%。【结论】天名精内酯酮对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广谱性,尤其对小麦全蚀病的药效最佳,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的潜质。  相似文献   

14.
安阳县小麦白穗原因及防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起小麦白穗的原因 (一)因病害引起的白穗 1、小麦纹枯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典型症状是在茎基部1—3节的叶鞘上形成椭圆形云纹状褐色病斑。后期病菌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椭圆形眼状斑,当病斑侵茎超过小麦茎秆周长3/4以上时,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多是单株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于国进 《油气储运》2001,(15):38-38
近几年,小麦以纹枯病为主的根病发生严重,且逐年有上升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海阳市农技站与江苏铜山农药总厂共同研制开发出一种对小麦根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新型小麦种子包衣剂——苗安宁。  相似文献   

16.
发生原因①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小麦品种较为单一,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弱。②小麦根腐病菌在不断的发展,土壤及种子带菌量逐年增大。③部分麦田化肥施用量不均衡,氮肥施入量过多,造成麦苗抗病性降低。④播种时间过早,播种过深,延长了病菌浸染期。⑤2006年秋冬小麦播种后温度一直偏高,在10~20℃之间,有利于病菌孢子迅速萌发浸染,导致苗期发病。  相似文献   

17.
夹竹桃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夹竹桃茎叶提取物对玉米小斑病菌、小麦纹枯病菌、黄瓜褐斑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夹竹桃提取物对4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同一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同一质量浓度下对不同的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内蒙古地区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5个属12个种34份材料进行接种,全部接种成功。用其中5个属10个种27份小麦近缘野生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进行回接,亦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对小麦近缘野生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感病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对小麦白粉病的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接种和大田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小麦根腐叶枯病导致小麦减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片遭受根腐叶枯病菌侵染后,由于出现枯死性病斑而导致光合面积减少,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的蒸腾强度下降,含糖量减少,从而导致小麦千料重下降,产量也随之减少,叶部病情越重,感病时间越早,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曹涤环 《新农村》2020,(3):22-23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很多地方已成为春季麦田的主要病害,致使小麦产量损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在大量菌源存在的情况下,呈现发病时间早、来势猛的特点,给防治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防治春后小麦纹枯病,应引起高度重视。1.发生特点小麦纹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或在土中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拨节后开始明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