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早熟短季棉品种中棉所64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棉所64(原系号中82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SGK中27为母本与常规夏棉中394为父本杂交,自F2代群体采用生化辅助育种方法,筛选棉株体内SOD、POD和CAT酶活性高的个体,以改良其早熟性和抗逆性,育成中间材料955037,通过抗病、抗虫鉴定和单株选择,决选系为204825(简称中825)。2002-2003年参加所级短季棉品系比较试验,2004-2005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夏播棉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夏播棉品种生产试验,同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书号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316号,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1特征…  相似文献   

2.
短季棉新品种豫棉14号(原名宛早654),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于1981年以高产优质早熟品系宛早258和高产夏棉中棉所10号的杂种一代为母本,与特早熟的辽棉9号为父本杂交,经过枯、黄萎病混生地,连续选择,培育而成。1991—1993年参加全国夏棉长江流域试验,1993—1995年参加河南省夏棉区试豫南片试验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1996年4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为豫棉14号。1豫棉14号的特征特性1.1高产稳产,适应性强豫棉14号参加全国夏棉第六轮长江流域区试,3年6省16点次试验,平均产量籽棉2336.25kg.hm(-2),皮棉…  相似文献   

3.
1选育过程银山1号(豫早杂06)是2000年利用棉花杂交优势培育的短季棉杂交种,首先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配合力高的纯系为亲本,根据亲本特点,有目的的配制杂交组合。然后让杂种一代在重而均匀的枯、黄萎病圃上进行产量、品质、抗性比较,筛选出优秀组合参加各级试验。杂交组合是098为母本,5331为父本配制的豫早杂06。参加了河南省短季夏棉区域试验,由于该品种具有突出早熟性,优良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好的纤维品质,抗枯耐黄,且综合性状优良,故被推荐参加河南省夏棉新品种生产试验。在2002-2003年两年省短季棉区域试验和2003年省短季棉生产试验中,该…  相似文献   

4.
中394是1990年以早熟、丰产的育种中间材料H109为母本与抗病、优质品系中662杂交选育的,1996~1997年参加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1998年被推荐在我国黄淮海棉区进行生产试验并在新疆做引种示范试验。1特征特性生育期113天,株高71~80...  相似文献   

5.
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新陆早13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陆早13号(原名97-6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利用常规育种技术,1989年以本所自育早熟、优质品系83-14为母本,选择抗病中5601和1639品系为混合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南繁北育及病圃定向选择而成的早熟、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新品种.1998~1999年参加垦区多点试验,1999~2001年参加西北内陆第八轮早熟棉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2002年1月31日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2001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资助.  相似文献   

6.
短季棉杂交种中棉所68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棉所68(中夏杂04)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育种中间材料MC502系为母本,与抗虫棉品系MK428杂交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杂交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本所短季杂交棉比较试验,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同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在河南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7)第130号.2008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08014.  相似文献   

7.
徐杂6号(徐D412)由徐州农科所以高产抗病品系徐30-1作母本,以转基因抗虫品种GK19选系徐1512为父本,2003年选配杂交组合,2004年参加本所组合比较,2005年参加徐州市品比,2006年经省级联鉴育成。2007—2008年通过安徽省杂交棉区试,2009年通过安徽省杂交棉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豫宝杂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双价基因,以抗虫棉材料Y2134(中棉所50选系)作母本,Y2118(豫棉121选系)作父本杂交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短季杂交棉。2002年开始杂交组配,2003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决选,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区域试验,2006—2007年参加河南省夏棉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9.
1选育经过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国抗棉1号”选系为父本,以本省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种选系为母本,1997年从138个抗虫杂交棉组合中筛选出高优势组合湘K-5,1998年进行多点不同处理的田间试验。1999年参加湖南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0-2001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区试。2000年进入国家“863”专项计划中的“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专项”。2002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生产试验,2001年申报安评生产性试验,2003-2004年完成安全性评价试验,2004年获得湖南、湖北省安全证书,2005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  相似文献   

10.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24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鄂杂棉24(原代号JZHR9999)是湖北省荆州农科院利用陆地棉品种间杂种优势配制而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从1998年开始,连年利用丰产优质多抗(抗枯、黄萎,抗红铃虫、抗红蛛蜘、中抗蚜虫)的鄂抗棉9号为母本,以抗虫棉种质N419-1-91(GK19选系)作父本选配组合。N419-1-91表现结铃性强,但铃偏小、衣分偏低(36.5%左右)。该杂交种F1代在荆州农科院枯、黄萎病地组合鉴定试验中表现突出,杂种优势显著,2001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试,2002-2003年参加湖北杂交棉品种区试,其F2代2003年同时参加了湖北省杂…  相似文献   

11.
临抗11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协作,利用抗黄矮病小麦品系Y 950443和晋麦47杂交、回交,采用穿梭育种、连续抗性鉴定的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2001年出圃,2002~2003年参加品比试验,2002~2004年参加山西南部麦区旱地区试、生产试验和国家黄淮麦区旱地预试、区试,同时进行大面积示范繁殖,2004年8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临抗11号属冬性中熟品种,苗期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发育稳健,株型紧凑,叶片窄长,叶色深绿,主茎和分蘖发育均衡,穗层整齐,株高85 cm左右;大穗纺缍型,长芒、白颖;灌浆快,落黄好,籽粒较大、卵…  相似文献   

12.
中棉12号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该品种较好地协调了抗病、高产、优质三个性状。经国家“六五”棉花育种攻关专家组鉴定,各项指标达到了要求。在全国抗病区试、河南省抗病生产试验和山西南部地膜棉联合试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首位,198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3.
豫棉12选育及品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棉 1 2 (豫早 42 2 )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中 3 2 4为母本、辽 1 0 3 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短季棉品种。1 995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被农业部定为“国家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品种 ,1 998年元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被评为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品种 ,1 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选育方法1 .1 选择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系作亲本母本中 3 2 4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利用 ( SP3 7×锦 444)×辽 40 91复式杂交育成的耐旱短季棉品系。 1 988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棉品种区域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  相似文献   

14.
新陆早27号(原代号康地3033)是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早熟抗病品系7147为母本,贝尔斯诺为父本杂交,后代在枯黄萎病重病田中连续选择,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系。2001—2003年参加本公司的品系比较试验,表现突出。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棉花早熟组区试,2005年参加自治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6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生育期122天左右,霜前花率在92%以上。株形紧凑,植株塔形,Ⅱ式果枝,生长势强。叶中等偏大,叶色浅,绒毛稀疏,茎秆粗细适中。株高60cm左右,第一果枝节…  相似文献   

15.
双高产优质抗病红麻新品种福红991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红9913是福建农林大学1997年以福红951与福红952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用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聚合育种新技术,2003年育成的双高产优质抗病红麻新品系。该品种2004-2006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联合区试试验鉴定,平均每公顷原麻产量3867.38千克,比对照中红麻10号增产5.86%,种子产量增产29.4%,纤维强力比对照提高9.4%。该品种主要优点是纤维和种子产量双高,纤维品质优良、高抗红麻炭疽病,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棉花早熟育种获得突破性进展 ,主要依赖于早熟种质资源的利用 ,即早熟育种离不开早熟种质 ,而早熟种质资源的利用 ,则是早熟育种的基本环节。本文通过追溯 2 0年来 ,山西省自育成的早熟短季棉品种的来源 ,并进行了分析 ,探讨棉花早熟种质的来源及在棉花早熟育种中的作用。1 早熟短季棉品种来源1 975年山西省自育审定的棉花品种统一命名 ,由晋棉 1号始 ,共育成早熟短季棉品种 1 3个 (不包括认定品种 ,表 1 )。表 1 山西省自育短季棉品种品种名称品系名称来源审定时间晋棉 1号 6 8- 97晋中 1 6 9系选 1 975 ,2晋棉 5号 74- 98吕 6 8- 1 4 8…  相似文献   

17.
洛麦1号(原名洛麦8716)是洛阳市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洛麦1号”,审定编号为“2002007”。几年来,该品种在各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不仅表现高产稳产、穗大粒多、长相清秀、抗病抗热,而且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适应水肥地中晚茬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1选育经过湘杂棉6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1998年根据育种目标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6×3)配制组合,从中筛选出了一个大铃、高衣分、高衣指,集高产、抗病、适应性强于一体的新组合8891×M-23,定名为湘YP3(湘杂棉6号)。亲本8891具有黄花药指示性状,亲本M-23为白花药,该组合F1表现均为黄花药,有利于纯度的检测与保持。2000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试预备试验,2001-2002年参加湖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12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生育期125天左右,为中早熟棉花品种。该组合株型呈塔…  相似文献   

19.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新陆中23号(原陆-4)是从独联体引进的陆地棉高代材料,1993-1994年在育种田单株选择,株系比较;1995-1996年继续进行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的综合鉴定,优系种子扩繁;1997-1998年自治区农科院吐鲁番棉花品系比较试验,丰产、优质、早熟性均十分突出。1999-2001年不同生态区适应性观察,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第九轮(东疆棉区)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自治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2005年2月21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株型式,果枝较紧凑,始果节5~6节。种子出苗好,…  相似文献   

20.
豫棉6号(豫无1309)是1984年以丰产、优质、高衣分的低酚棉选系A_(13)[(1724×48)×(321×302)]为母本与高抗枯萎耐黄萎病的低酚棉选系A_(14)[(PD0109×(606×中_(31))]为父本配制组合,经南繁加代育成。1986~1989年先后参加了省农科院品系试验和河南省品种区域试验,表现性状稳定,高产、优质、早熟、抗病、适应性强。1991年由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