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秦川牛犊牛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犊牛饲养管理技术,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季节情况下,秦川牛犊牛的体表温度、呼吸频率、采食行为、反刍行为、排泄行为及运动行为等生理参数的变化,拟为犊牛的健康养殖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夏季犊牛的体表温度最高为37.24℃,与其它三季相比差异显著(P0.05);夏季犊牛呼吸频率最高为53.30次/min,与其它三季相比差异显著(P0.05);夏季犊牛的采食时间最低为43.35s,与其它三季相比差异显著(P0.05);夏季犊牛反刍咀嚼时间最低为31.87s,与其它三季相比差异显著(P0.05);夏季犊牛排粪次数为3.43次、排尿次数为6次、饮水次数为5次都最高,与其它三季的排泄行为差异显著(P0.05);夏季犊牛卧息时间最长为311.00 min,与冬季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秦川牛犊牛的行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荷斯坦泌乳牛行为与其生产性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荷斯坦泌乳牛一般行为观察的基础上,对其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为改善集约化养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科学养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荷斯坦泌乳牛305天泌乳量与其日反刍时间、昼反刍时间、卧地反刍时间、晚饲反刍来临时问、反刍咀嚼速度、每食团咀嚼次数、反当周期间隔时间、日粗饲料采食时间、日采食粗饲料次数、日饮水时间、日饮水次数、日排粪次数、排尿时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次试验对15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的行为表现逐头进行12 h观察,并按不同泌乳阶段分三组:A组(泌乳前期)、B组(泌乳中期)、C组(泌乳后期)进行分析,每组均为5头。结果表明:泌乳前期牛的咀嚼次数和每次低头连续采食饲料次(口)数最多,早晨饲喂以后反刍来临时间和咀嚼时间最长,反刍咀嚼速度及每次低头采食频率快。泌乳中期试验牛的昼间反刍时间、昼间反刍时间占昼的时间、每次低头采食时间及每口饲料咀嚼时间都较长。泌乳后期试验牛的昼间反刍周期数较多,食团的吞咽至下一食团的逆呕间隔时间和站立时间均较长。  相似文献   

4.
以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因素对奶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湿度数(THI)的升高,奶牛的采食时间和伏卧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比例降低;反刍持续时间延长和每次反刍咀嚼次数增加;奶牛夏季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与THI呈高度的正相关(r=0.964),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升高。热应激能够显著影响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且对高产奶牛的负面影响程度大于中低产奶牛。  相似文献   

5.
荷斯坦泌乳牛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次试验对17头荷斯坦泌乳牛的行为表现逐头进行24小时观察,并按不同胎次分三组Ⅰ(第二胎)、Ⅱ(第三胎)、Ⅲ(第四胎)进行分析,表明,不同胎次泌乳牛间白昼反刍时间、白昼反刍时间占白昼时间(除去采食青贮、精料所耗时间)、夜反刍周期数、每周期反刍食团数、日排粪次数差异显著(P<0.05),日反刍周期数、每周期反刍平均持续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胎次不同年龄泌乳牛日反刍时间、日反刍周期数、反刍食团咀嚼速度、粗饲料采食次数差异显著(P<0.05),粗饲料采食时间极显著(P<0.01).相同年龄不同胎次泌乳牛日反刍时间、每周期反刍平均时间、日采食粗饲料的时间、日排粪次数差异显著(P<0.05).这些行为与泌乳牛的消化代谢及生长情况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1997年春季在内蒙古乌盟察右前旗测定了二郎山白山羊的牧食行为,包括昼夜行为活动节律,采食和饮水、反刍、排泄行为等。测定结果表明:二郎山白山羊的适应性较强,昼夜行为活动以卧息时间最长,其次为采食和反刍时间。采食量亩136公斤干草。昼夜反刍时间为276.22分,反刍周期数为19.50个,重天食团数为255个,每个食团咀嚼的平均次数和时间分别为46.83次和40.34秒,夜间的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时间均多于白天,昼夜排粪次数为6.17次,排粪量0.80公斤,排尿次数为5.17次。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8):58-61
选用84头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测定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根据RFI值选出14头高RFI和15头低RFI奶牛,进行采食行为观察和体尺测定,分析不同水平RFI奶牛采食行为与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平RFI的奶牛采食持续时间有差异(P=0.05),平均采食咀嚼次数和平均反刍咀嚼次数差异显著(P0.05);低RFI组采食持续时间较短,咀嚼速度较慢,反刍时间长、反刍食团个数多。奶牛体尺指标在不同水平RFI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采食行为与RFI密切相关,低RFI组奶牛出采食快速、反刍精细的特点,可能直接影响其采食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牧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夏季(7、8月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上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西门塔尔牛牧食习性,研究了西门塔尔牛的采食、反刍、卧息、、站立、游走和排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采食行为、反刍行为有明显影响,放牧强度低时能明显降低采食时间,延长反刍时问·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牛的站立时间减少,而对卧息、游走和排泄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雷州山羊春季牧食行为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雷州山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的连续观测表明,雷州山羊昼夜采食时间为415.37±26.81 min,放牧平均采食速度35.34±3.52 口/min,游走时间15.65±7.32 min;每日饮水3次,每次饮水量0.83±0.31 kg;昼夜反刍时间375.7±21.73 min,反刍与采食时间之比为0.911,昼夜反刍周期数9.01±0.38,反刍周期持续时间42.19±6.74 min,每个食团咀嚼时间50.29±8.42s,反刍咀嚼速度1.35±0.15次/s,夜间反刍时间占昼夜总反刍时间的75.66%;昼夜排粪排尿次数分别为8.67±1.37和6.88±1.04,且白昼显著多于夜间(P<0.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研究了小尾寒羊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昼夜行为活动以卧息时间最长,其次为发刍和采食时间。昼夜采食时间为292.1min;昼夜反刍时间为367.1min,夜间的反刍周期数、反刍食团数、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和时间均多于白天。  相似文献   

11.
不同放牧压和放牧时期对山羊牧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南方人工草地上,对云岭黑山羊在不同放牧压和放牧时期的牧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压指数较小时,能减少采食时间和采食时行进步数,明显增加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口食量、日采食量、反刍时间,对其他牧食行为影响不大;9月份采食口数、行进步数最少,口食量、日采食量最大,6月份每步吃草口数明显小于其他月份。7,8,9月份采食速度相差不大,小于10月份采食速度;10月份反刍时间、每个食团咀嚼时间最长,反刍咀嚼速度、逆呕时间间隔在不同月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4只舍饲欧拉藏羊连续120 h的行为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舍饲条件下,欧拉藏羊每昼夜的反刍时间443.52 min±45.23 min,卧息时间380.61 min±39.78 min,采食时间359.70 min±41.56 min,站立时间185.43 min±31.62 min。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57.43次±8.16次、咀嚼时间43.25 s±7.82 s。反刍、睡眠多在夜间,采食、排泄活动多在白天。欧拉藏羊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郭书军 《草业科学》1996,13(6):58-59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程控遥测记录装置,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对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的六面主要指标:采食时间,采食咀嚼次数,采食顿数,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和反刍周期数进行空遥测和记录。  相似文献   

14.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程控遥测记录装置,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对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的六项主要指标:采食时间、采食咀嚼次数、采食顿数、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和反刍周期数进行程控遥测和记录。具有采集指标多、数据误差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日粮对生长期呼伦贝尔羊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平均体重为(20±1.9)kg的呼伦贝尔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和高脂组(23.65%过瘤胃高脂日粮,HF),每组6只,并用摄像头连续记录各试验呼伦贝尔羊的行为活动。连续观察并记录试验羊正试期第83和84天的行为,包括:采食、反刍、饮水、站立、卧倒行为,计算每个行为活动在24 h内的总分钟数,并通过干物质、脂肪、粗蛋白采食量来计算每千克日粮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干物质采食速度、脂肪采食速度、粗蛋白采食速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显著降低生长呼伦贝尔羊精料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的采食量及采食速度(P<0.05),降低呼伦贝尔羊的采食次数、每日反刍时间、每千克日粮的反刍时间和饮水时间(P<0.05),增加粗脂肪采食量和采食速度(P<0.01)。综上表明,日粮添加高比例过瘤胃脂肪可能通过影响生长肉羊采食次数来降低精料采食量,并减少其饮水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不同泌乳时期荷斯坦奶牛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健康无病的奶牛12头(其中泌乳盛期4头,泌乳后期4头,干奶期4头)。按泌乳期分为3组。对各组奶牛逐头进行连续48h行为学观察。结果表明:牛夜间反刍时间(周期数)都比昼反刍时间(周期数)长(多)。泌乳盛期奶牛的总采食时间、反刍时间、采食咀嚼速度比泌乳后期和干奶期奶牛长(快)(P〉0.05)。饲后反刍开始时间泌乳后期最短,而干奶期最长。泌乳盛期奶牛饮水次数远比泌乳后期、干奶期多(P〈0.01),排粪次数也多(P〈0.05),排尿次数盛期牛与后期牛接近,但比干奶期牛多2次/d。干奶期牛的卧地时间最长,泌乳盛期牛次之,泌乳后期牛最短,但卧地次数泌乳盛期比后期、干奶期分别多4.13次和3、63次。这些行为的差异可为处于不同泌乳时期的荷斯坦奶牛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种牛场南1km处对三河牛青年牛的牧食行为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三河牛青年牛24h内有7~8个卧息(反刍)—采食—卧息(反刍)小周期,采食时间>卧息时间>反刍时间>站立时间;不同反刍周期间反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内平均排粪11次,排尿12次,其他活动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制粒对准噶尔双峰驼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6峰平均体重为(203.80±22.07)kg、健康的准噶尔双峰母驼,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苜蓿长干草(苜蓿组)和苜蓿颗粒(制粒组)。试验期共22 d,在第22 d连续24 h记录准噶尔双峰驼采食量、采食行为和反刍行为。结果表明:与苜蓿长干草组相比,苜蓿制粒可提高准噶尔双峰驼干物质采食量(P<0.05),降低反刍时间(P<0.05),降低咀嚼时间(P<0.05);制粒可降低准噶尔双峰驼每千克干物质反刍时间和咀嚼时间(P<0.05),但对干物质采食时间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苜蓿制粒能够提高准噶尔双峰驼干物质采食量,缩短反刍时间和咀嚼时间;制粒可能是提高准噶尔双峰驼生产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雷州山羊春季牧食行为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雷州山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 2 4 h的连续观测表明 ,雷州山羊昼夜采食时间为 41 5 .37± 2 6.81 min,放牧平均采食速度 35 .34± 3.5 2口 /min,游走时间 1 5 .65± 7.32 min;每日饮水 3次 ,每次饮水量 0 .83± 0 .31 kg;昼夜反刍时间 375 .7± 2 1 .73min,反刍与采食时间之比为 0 .91∶ 1 ,昼夜反刍周期数 9.0 1± 0 .38,反刍周期持续时间 42 .1 9± 6.74min,每个食团咀嚼时间 5 0 .2 9± 8.42 s,反刍咀嚼速度 1 .35± 0 .1 5次 /s,夜间反刍时间占昼夜总反刍时间的 75 .66% ;昼夜排粪排尿次数分别为 8.67± 1 .37和 6.88± 1 .0 4 ,且白昼显著多于夜间 ( P<0 .0 5 )。  相似文献   

20.
安哥拉山羊若干行为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通过对6只4岁健康空怀安哥拉母山羊进行昼夜24小时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每天在舍饲的21小时内,采食时间为179.33分钟,食后反刍来临时间为93.05±66.31分钟,昼夜反刍时间为222.78±4.89分钟,反刍周期数为13.34±1.97个,反刍周期持续时间为17.56±4.96分钟,昼夜反刍食团总数为195.17±40.65个,咀嚼次数为8097.84±375.61次,咀嚼速度为1.08次/秒,采食与反刍时间的比值为1:1.24。昼夜排粪、尿次数分别为6.40±1.19和9.64±1.01次。除放牧外,站立和游走时间为7.08小时,躺卧时间为13.92小时。争斗次数为52.33±9.81次。蹬高次数为24.67±4.31次。抬头观望和搔痒次数分别为73.92±5.13和11.800±7.67次。以上结果可供安哥拉山羊引种、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