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三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目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笔者对宁夏地区某奶牛场暴发的奶牛乳房炎进行了链球  相似文献   

2.
<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三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目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笔者对宁夏地区某奶牛场暴发的奶牛乳房炎进行了链球  相似文献   

3.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乳产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美国 110 0万头泌乳奶牛中的 5 0 %患有隐性乳房炎 [1 ] ,而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临床型为 33.4 1% ,隐性乳房炎为73.91,阳性乳区 4 4 .74 % [2 ] 。笔者等对江苏 2个奶牛场的 30 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调查 ,阳性 185头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 1.6 7%。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可以使产奶量下降 10 %~ 15 % [3] ,并且乳质量下降 ,有的还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不稳定 ,容易复…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5种是最常见的病原[1].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不合理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绵羊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羊的乳头、乳腺、乳池的局部炎症,病原菌微生物引起绵羊乳房炎与奶牛乳房炎不同的是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有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乳房炎的危害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绵羊产奶量下降,甚至还会影响泌乳功能,最终使母畜被迫淘汰。目前对绵羊乳房炎的控制主要采取改善环境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抗生素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6.
<正>乳房炎主要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主要有球菌、杆菌、霉形体和病毒等,共达150多种,不同区域乳房炎的细菌分布和种类均有所差异[1]。目前国内外仍然主要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但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使疗效甚微,加大剂量应用的结果是造成奶中药物残留严重[2]。试验通过对徐州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找出针对徐州地区乳房炎有特效的抗生素,从而减少使用无效又易造成残留的抗生素,为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乳品安全。材料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它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国,每年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费用近亿元[1]。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传染性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另一类是环境性病原菌,如大肠杆菌。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乳汁中微生物学培养和生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奶牛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病变,在奶牛养殖业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奶牛乳房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据报道,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共有100多种,分为接触类传染病原菌和环境病原菌两大类[1]。接触类病原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等;环境病原菌主要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据统计,临床上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为主,约占总发病率的80%以上.奶牛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是由于母牛受到不良的饲养管理或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机体、乳汁、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乳房组织的炎症反应,常呈急性经过.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主要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据统计,临床上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为主,约占总发病率的80%以上.奶牛大肠杆菌性乳房炎是由于母牛受到不良的饲养管理或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机体乳汁、血液和淋巴液而引起的乳房组织的炎症反应,常呈急性经过.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  相似文献   

11.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汁中体细胞含量增加,乳腺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乳房炎可使奶牛泌乳机能受损,生殖机能失调,轻者引起产奶量下降,乳的品质发生改变,重者可引起泌乳机能完全丧失,使奶牛失去利用价值,危害性很大。试验通过对哈尔滨市某大型奶牛场中奶牛的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出病原菌的主要类型和最合理的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奶牛乳房炎,以期减少抗生素在乳中的停留时间,缩短病程并减少损失。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奶样采集奶样分4次采集于同一牛群,…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微生物感染或理化刺激引起的一种奶牛乳腺炎症,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可由多种病原菌共同或单独引起。迄今为止,人们已从奶牛乳房中分离到了130多种微生物,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3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 。但各地奶牛乳房炎的病原感染情况不尽相同,因地理环境、卫生条件、饲养方式不同而有差异。现阶段国内外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我们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测定了血清型,这对于研制有效的疫苗、筛选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乳房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乱用对人、动物、生态环境的危害越发严峻,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等功效,且安全、绿色、无残留,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泌乳功能,成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热点课题。因此,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乳房炎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开发利用、奶牛乳房炎防治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畜牧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的奶牛养殖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奶牛子宫炎和乳房炎则是养殖中主要影响奶牛健康发展的多发性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然而,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许多病原菌株已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下降[1-2]。头孢喹肟是德国赫斯特公司开发的最新的动物专用第4代头孢类抗生素,于1993年首次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引起大连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发病情况,对大连市不同地区的256头黑白花泌乳奶牛进行调查研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65.63%、乳区阳性率为51.95%;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83.33%;体外药敏试验筛选出了对主要病原菌高度敏感的药物,能有效地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4种主要病原菌PCR检测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的一种重要疾病,它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影响人体健康以及延长奶牛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较复杂,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均可作为诱发因素,使乳房感染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进而发生乳房炎[1]。据有关报道[2~5]和我们调查,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百余种微生物,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在临床上,由于奶牛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荧光PCR鉴定,并用纸片法对分离菌株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200 份奶牛乳房炎样品中分离出63 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31.5%。分离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达到了93.65%,对美罗培南敏感率最高,达到了98.14%,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中大肠杆菌广泛流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防治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为奶牛常见病 ,也是造成奶业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1] 。据报道 ,在美国 1 1 0 0万头泌乳奶牛中有约 5 0 %患有乳房炎 ,日本平均乳房炎患病率为 45 .1 % [2 ] ;我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更高 ,孙福先 ( 1 996)、萧乾庆( 1 997)、杨章平 ( 1 998)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仍主要依靠抗生素。抗生素的长期、大量、盲目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这给临床上处理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引起区域内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是有效治疗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试验采集吉林地区某奶牛场临床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1].对于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随着抗生素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抗药性和抗生素乳中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