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物种,提供充足的熊胆粉来源,必须积极地进行驯养繁殖,提高母熊的准胎率及幼熊的成活率。中国的养熊业始于1984年,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汁技术,1985—1990年是发展最快时期,养熊场圈养的大部分熊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效(1989年)以前从野外和动物园引入的。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等也发展起来,为中国养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活熊取胆技术的日趋成熟,养熊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2.
随着活熊取胆技术的日益完善.国家对养熊企业要求越来越高.首要一点是必须进行黑熊的人工繁殖。目前.黑熊人工繁殖虽已取得成功。但幼熊的成活率平均在50%左右。为提高幼熊成活率,近几年.对从初生至1周岁以内的幼熊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观察。发现幼熊的行为有许多以前所不了解的地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胆熊常会影响熊的内分泌和繁殖机能,造成繁殖率降低,因此严重制约着养熊业的发展。提高黑熊繁殖率,对于养熊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黑熊繁殖率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养熊业的迅猛发展,黑熊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不少的雌黑熊在发情季节不出现发情或发情行为微弱。据延边某熊场1987年的统计看,在22只可繁殖雌黑熊中不出现发情的占82%(18╱22只)。这对于黑熊资源的保护和种群的繁殖影响很大。为此我们1988年6月在延边某熊场对4只雌黑熊进行了催情比较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熊业日益成熟,对养熊企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人工繁殖黑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近几年黑熊繁殖虽然成功,但是母熊受胎率仅60%左右,造成资源浪费。为了提高黑熊繁殖率,对繁殖期熊的行为进行全面系统观察,从而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提高黑熊繁殖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熊业的日益成熟,国家对养熊企业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人工繁殖黑熊是一项非常重要工作,近几年黑熊繁殖虽然成功,但是母熊受胎率只有60%左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提高黑熊繁殖率,对繁殖期熊的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从而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对提高黑熊繁殖率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园有熊狸6只,2雄3雌1崽,置于繁殖场1栋2号笼。从2012年至2020年,配置的饲养员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的聘用工,流动性很大,饲养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导致8年间共繁殖11只幼崽,成活4只,死亡7只,成活率仅36.36%,有71.42%的死亡幼崽死于被食。笔者于2018年初任职至今观察到2次熊狸繁殖活动,一次幼崽被母兽吃掉,一次幼崽成活。由此可见,观察往年的数据,研究熊狸的食崽行为对于提高繁殖成活率非常重要。研究发现,熊狸产后采取隔离、增加饲料、增加隐蔽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幼崽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熊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取胆熊的粪及胆汁中潜血现象较普遍,为了查清原因,我们检测了粪及胆汁中潜血指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龙井熊场取胆黑熊24只,平均年龄4岁,体重200千克左右;延吉熊场取胆黑熊36只,平均年龄3岁,体重100千克左右。均在铁  相似文献   

9.
罕见的黑熊化脓性副鼻窦蓄症抡救报告朴先淑玄成一金圣(龙井市光新乡兽医站·吉林省·133400)韩世权黄振哲(图们市畜牧局养熊场)亻契钟源于文会何山(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随着养熊业的发展,黑熊的人工饲养与人工繁殖发展很快,因此熊病的防治日益引起人...  相似文献   

10.
孟沙  黄海魁  李志 《野生动物》2007,28(1):27-32
从1988年到现在,在野生动物及养熊场方面,已有1个法律、2个条例和至少5个以上的管理规章颁布实施,特别是1992年禁止对熊产品的进出口、1993年《猎枪和弹药工具的管理规定》以及《熊养殖管理技术暂行规定》的出台对养熊业和其资源保护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法律法规执行方面、养熊场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贸易控制方面,政府管理部门采取了多项行动。从调查数据和野生动物肇事问题的增多方面可以看出黑熊野生种群数量在上升:通过关闭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卫生条件、健康、技术和活动场所的养熊场等管理措施,使黑熊养殖场由原来的480家降到了现在的68家;活熊取胆技术也得到了较大改进,原来的导管式、铁背心引流技术已被现在的无管引流技术所取代,过去较小的笼养方式现在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成为较大活动空间的养殖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熊养殖及其资源保护的进步趋势已经明显表现出来。尽管如此,野生黑熊在较多地区损害庄稼、伤人甚至导致人死亡的事件经常发生。政府管理部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动物肇事补偿问题,特别是,作为123种药品的生产原料并涉及到183家制药企业的熊胆粉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一些过去并不常见的病症不断的出现,其中熊腹腔手术后肠脱出就是目前黑熊繁殖或胆汁引流过程中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黑熊迅速死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文章总结了十多年临床工作中先后遇到24例同类病例的救治措施和经验,为黑熊肠脱出症的救治和预防提供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黑熊癫痫病的发生比较罕见,但在个别养熊场的人工繁殖过程中,不能及时调换种熊造成近亲繁殖,导致此病时有发生;也有熊之间争斗而造成此病继发的病例。据统计近3年来,某熊场的熊已发癫痫病6头,目前死亡2头。1发病情况熊场自2001年开始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以来,每年出生的仔熊状态良好,成活率一年比一年高。但自2003年起,总有个别熊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的现象,初时持续时间短,发作间隔长;一般经6个月后发作次数开始逐渐增多,而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但通常表现不定期发作;同时,发病的熊大部分为同一种熊的后代。2临床症状发作时病熊通常突然倒地,四肢…  相似文献   

13.
物种为了延续后代,本不应该食仔,而当我们饲养一些动物时,发现有个别母兽生产后有食其仔的现象,而黑熊就是其中的一种.黑熊产后食仔现象是影响黑熊繁殖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养熊产业来说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黑熊产后食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此作了一系统的归纳,还列出了一些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家庭养貉每年春4—6月产仔一次,每胎产仔貉6—12只,多者20只左右。但几年来仔貉成活率极低。仅1985—1987三年调查,仔貉成活率54%左右。部分养貉户仔貉死亡达90—100%,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并影响了养貉业的发展和养貉积极  相似文献   

15.
熊的电刺激采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在国内外的经济利用是非常重视的。熊胆是珍贵的药材、熊掌、肉可谓上等的名菜。以前,在我国仅有一部分熊在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获得幼熊。由于近几年来人工活熊取胆汁研究在我国已见成效,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所以,现在圈养的熊几乎全部由野外捕捉而来,这样使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为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国家已将棕熊和黑熊分别列为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为此,开展对圈养熊的人工繁殖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提高其繁殖力的关键是解决发情期,以及熊的繁殖障碍问题,这是今后解决熊类种源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对棕熊(Ursus arctos lasiotus Cray)和黑熊(Se-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养殖条件下,疾病是影响仔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某熊类养殖场发生一例棕熊幼仔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发生经过及症状观察 1991年2月末,该场一头41日龄棕熊幼仔时常被哺乳母熊衔咬,在舍内不停走动。不见母熊给亲仔哺乳及正常护理。仔熊轻微低叫。饲养人员接近仔熊时,母熊也不躲藏。经一日余,见仔熊精神沉郁,喜爬卧,呼吸增快,心悸,鼻孔内有少量浆液性鼻汁流出,4日后死亡。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及活熊取胆技术的成熟,熊人工养殖业逐步兴起。由于人工养殖熊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养殖过程中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仔熊成活率低就是其中一个影响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仔熊成活率提几点浅见,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一定借鉴作用。1影响仔熊成活率的原因1.1近交近交是影响仔熊成活率的重要因素,近交严  相似文献   

18.
人工大量繁殖熊类指日可待延边熊业参茸公司熊类繁殖基地在建设中为加强保护,积极驯养,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吉林省延边熊业参茸公司,今年3月从日本引进黑熊人工繁殖技术。一个占地2hm2,投资500万元的全国首家大型熊类人工繁殖基地正在建设中,第一批种熊已...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工家养黑熊业已成为经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定黑熊各系统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对研究黑熊育种工作,疾病防治及科学养熊都具有积极作用。迄今为止,有关资料很少,现将我们测得的首批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延边农学院和州林业学校养熊场的成年健康黑熊,经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备用。  相似文献   

20.
那西肽对皖西白鹅仔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那西肽(2.0%、3.0%、4.0%)饲喂皖西白鹅仔鹅,研究饲喂那西肽对皖西白鹅仔鹅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屠宰率方面,各试验组间和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体重方面.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当饲粮中那西肽添加水平为4.0%时,皖西白鹅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该试验旨在筛选出较佳的饲喂量,并在养鹅业中推广应用,以提高养鹅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