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探索阿拉善戈壁驼与沙漠驼骨骼肌纤维类型差异,随机选取6,8,10齿龄的健康阿拉善戈壁驼与沙漠驼,每个品种、每个齿龄各6峰,共36峰,分别采集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组织,采用组织切片ATP酶染色法对阿拉善戈壁驼与沙漠驼骨骼肌纤维类型及组织学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用LAS 4. 0软件分析图片,采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8,10齿龄阿拉善戈壁驼MyHCⅠ型、MyHCⅡa型、My HCⅡb型肌纤维含量与阿拉善沙漠驼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阿拉善戈壁驼MyHCⅠ型、MyHCⅡa型、MyHCⅡb型肌纤维直径与横截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阿拉善沙漠驼(P0. 05或P0. 01),而单肌纤维密度、肌纤维平均密度、肌纤维总密度显著或极显著大于阿拉善沙漠驼(P0. 05或P0. 01)。说明阿拉善戈壁驼产肉量大于阿拉善沙漠驼,与肌纤维类型、含量、直径和密度差异有关,其中MyHCⅡb型肌纤维对产肉量的影响最大,其肌纤维直径最小,单肌纤维密度最大;在阿拉善沙漠驼中,MyHCⅡb型肌纤维直径最大,而单肌纤维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阿拉善双峰驼屠宰性能与骨骼肌性状进行研究,试验选择6岁、8岁、10岁阿拉善双峰驼各6峰进行屠宰,分别测定体尺(体高、体长、胸围)并计算屠宰性能(屠宰率和净肉率),并采取臂三头肌、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8岁阿拉善双峰驼屠宰率[(54.88±4.08)%]、净肉率[(39.14±10.34)%]相对较高。6岁阿拉善双峰驼骨骼肌单根肌纤维直径及面积均显著小于8岁、10岁(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大于8岁、10岁(P0.05)。说明8岁、10岁阿拉善双峰驼产肉量的增多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大有关,初步推测阿拉善双峰驼的最佳屠宰年龄为8岁。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性别的阿拉善双峰骆驼股二头肌、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性别和部位对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9.32%,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8.13%,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42%。阿拉善双峰驼肌肉中氨基酸含量不受性别影响(P0.05),但受部位影响较大。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的苏氨酸(Thr)、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精氨酸(Arg)、天门冬氨酸(Asp)、丝氨酸(Ser)及谷氨酸(Glu)均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中的含量(P0.05)。阿拉善双峰驼肉中氨基酸组成非常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模式,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12月龄的西藏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测定了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西藏羊公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等3个肌肉部位间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等差异不显著(P>0.05),母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为公羊高于母羊,肌纤维密度为母羊高于公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为公羊显著高于母羊(P<0.05),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与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一致。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12月龄的白-藏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测定了其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白-藏羊公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等3个肌肉部位间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等差异不显著(P>0.05),母羊的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及肌纤维密度均为公羊高于母羊(P>0.05),臂三头肌的肌纤维面积以母羊略高于公羊,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均以公羊高于母羊(P>0.05)。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育肥的小尾寒羊和寒泊羊的羔羊为试验动物,采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中肌样品,测定了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寒泊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小于小尾寒羊(P<0.01),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小尾寒羊 (P<0.05)。寒泊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1,P<0.05),臂三头肌和臀中肌粗脂肪含量略高于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肉中牛磺酸含量高于寒泊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两品种羊肉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肉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蒙古羊与杜泊羊的杂交优势,试验测定了以蒙古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的杜蒙F1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表明:杜蒙F1代羔羊前胸宽深,后躯丰满,肉用体型表现优于蒙古羊羔羊;杜蒙F1代羔羊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好于蒙古羊羔羊,其中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屠宰率显著高于蒙古羊羔羊(P0.05);杜蒙F1代羔羊肉色鲜红,亮度(L*值)、红度(a*值)大于蒙古羊羔羊,而黄度(b*值)小于蒙古羊羔羊;杜蒙羊F1代羔羊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嫩度也优于蒙古羊羔羊相应部位;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肌内脂肪含量高于蒙古羊羔羊。说明以蒙古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可提高肉羊屠宰性能,改善羊肉色泽及嫩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吉林黑猪骨骼肌的肌纤维特性,采集4头120 kg育肥猪的背最长肌、腰大肌、臂三头肌及股二头肌组织,采用HE染色法对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横截面积及密度进行形态学观察,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肌肉部位快、慢肌纤维表达百分比,qPCR分析不同肌肉部位MyHCI/MYH7、IIa/MYH2、IIx/MYH1和IIb/MYH4基因mRNA水平的差异,试剂盒检测不同肌肉部位酵解酶乳酸脱氢酶(LDH)及氧化酶中的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结果显示:腰大肌肌纤维直径最小,密度最大,其次为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直径最大,密度最小;臂三头肌、腰大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的快肌比例分别为68.78%、69.37%、79.09%、85.93%左右;腰大肌与臂三头肌中MYH7、MYH2水平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与股二头肌;腰大肌中MYH4 mRNA水平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部位肌肉,背最长肌中MYH4mRNA水平极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与臂三头肌;各部位酵解酶LDH酶活力无显著差异,但以腰大肌、臂三头肌表达量更少;臂三头肌的SDH活力最高,依次为股二头和腰大肌,背最长肌酶活力最低;臂三头...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FASN基因在贵州黑山羊不同肌肉组织中调控脂肪沉积的作用,采集12月龄公、母贵州黑山羊胸肌、背最长肌、肱三头肌、臂股二头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FASN基因表达量,酸水解法测定肌内脂肪(IMF)含量,并通过Pearson分析FASN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性。结果显示,FASN基因在公、母羊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均为臂股二头肌>胸肌>肱三头肌>背最长肌,其中公羊臂股二头肌显著高于背最长肌,母羊臂股二头肌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相同组织比较,母羊胸肌、肱三头肌、臂股二头肌表达量均高于公羊,背最长肌表达量低于公羊,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IMF含量测定发现,公、母羊4个组织中IMF含量均为臂股二头肌>胸肌>肱三头肌≥背最长肌,同性别各组织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相同组织比较,母羊4个组织中IMF含量均高于公羊。FASN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公、母羊FASN基因表达量与胸肌IMF含量呈正相关,与背最长肌、肱三头肌、臂股二头肌IMF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湖羊肌肉营养特点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湖羊肌肉营养特点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初生、断奶、成年)湖羊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18种氨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年龄湖羊不同部位肌肉(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逐渐增加,且成年羊与初生羔羊和断奶羔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湖羊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致呈增加趋势。在湖羊肌肉的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其次是天冬氨酸。不同年龄湖羊的肌纤维直径均表现为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肌纤维密度均表现为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且同龄湖羊3个部位之间的肌纤维密度均差异显著(P0.05)。相同部位的肌肉,其肌纤维直径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肌纤维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且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初生羔羊与断奶羔羊的臂三头肌除外)(P0.05)。综上可知,湖羊肌肉营养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间存在差异,断奶羔羊肉营养更丰富,更具香、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最佳青海互助八眉二元母猪及三元商品猪生产方式,试验以长白猪、大约克和白色杜洛克为起端或终端父本与青海互助八眉猪杂交,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方式对二元及三元杂交的初生仔猪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杂交中,白杜八和长八二元初生仔猪肌纤维直径和面积较大(P<0.05),改善效果较好;三元杂交中,以白杜长八初生仔猪的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肌纤维直径和面积均较大(P<0.05),杂交改善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长八二元母猪及白杜长八三元杂交模式生产商品猪.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荷斯坦奶牛的后代西荷杂公牛(西门塔尔×荷斯坦)育肥后的生长和屠宰性能、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该品种改良荷斯坦奶牛杂交模式提供基础,本试验分别选取9头22月龄的西荷杂公牛和荷斯坦奶牛公牛,在相同日粮水平和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166 d后屠宰,分别测定2组公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西荷杂公牛在空体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屠宰率和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西荷杂交公牛的特级肉块、高档肉块、优质肉块和一般肉块重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但2种牛的一般肉块总重占总肉重的比例差异不显著;在肉质性状方面西荷杂交公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蛋白质含量和肌纤维密度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肌纤维剪切力低于荷斯坦公牛(P<0.05)。西荷杂交公牛在胴体性状方面杂交优势明显,在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较为突出,此外,西荷杂交公牛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质较嫩。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波尔山羊与河南淮山羊杂交羊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肌肉品质特性,本研究采用生长性能常规测定以及国标法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舍饲条件下的波淮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胴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镁、铁和硒)、17种氨基酸含量和不同部位(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肌肉的纤维组织特性(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波淮杂交羊初生阶段公羊体重、体斜长、体高、管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1月龄、3月龄和6月龄时公羊体重、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1岁以及1.5岁时公羊体重和体尺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屠宰的波淮杂交羊公母羊胴体重分别为12.94和11.33 kg,屠宰率分别为49.01%和48.34%,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分别占比71.00%、2.10%、19.17%和2.31%,胆固醇含量为62.93 mg/100 g;镁、钙、铁、硒、磷的含量分别为248.00、40.57、17.00、0.08、210.12 mg/kg。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占FAO指标比例分别为123.87%、140.42%、102.88%,这3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理想蛋白模式)的评价标准;苏氨酸、亮氨酸占FAO指标分别为86.80%、82.00%,与FAO理想蛋白模式的氨基酸含量差距不大。苯丙氨酸占FAO指标的36.90%,与FAO理想蛋白模式的氨基酸含量差距较明显。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39.98μm)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36.53μm)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27.06μm)。本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条件下波淮杂交羊屠宰性能较好,肌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主要几种矿物质含量丰富,肌肉中脂肪呈现大理石纹状分布,为下一步地方山羊品种的杂交改良和优质羊肉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胸椎数对乌珠穆沁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自然放牧条件下6月龄和12月龄的13和14胸椎数的乌珠穆沁羊,对其屠宰性能、3个部位(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物理指标和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月龄13胸椎羊背最长肌红度值(a~*)和黄度值(b~*)显著高于14胸椎羊(P0.05),12月龄13胸椎羊背最长肌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14胸椎羊(P0.05),6月龄13胸椎羊肱三头肌中的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成人必需氨基酸及婴儿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14胸椎羊肱三头肌(P0.05);6月龄13胸椎羊股二头肌中的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14胸椎羊(P0.05);其他指标在相同月龄不同胸椎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结而言,胸椎数对相同月龄乌珠穆沁羊的屠宰性能和肌肉系水能力无显著影响,6月龄13胸椎乌珠穆沁羊肌肉的营养价值有优于14胸椎羊的趋势,但不同胸椎数对12月龄羊肉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杂交羔羊肉品质特性,试验采用肉品质测定的方法。结果表明: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F1代(简称杜寒F1代)和德克塞尔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F1代(简称德寒F1代)6月龄羔羊肉食用品质好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德寒F1代和杜寒F1代羔羊臂三头肌肉中肌纤维组织学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F1代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嫩度好于德寒F1代和小尾寒羊,杜寒F1代和德寒F1代羔羊肉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低于小尾寒羊,但羔羊肉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肉质特点与差异,以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东北民猪和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0.01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大(P0.05),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野家杂交猪的肌纤维密度比东北民猪的肌纤维密度大(P0.05),野家杂交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面积大(P0.05),野家杂交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比东北民猪股二头肌的肌纤维面积小(P0.05)。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比东北民猪的多(P0.01),野家杂交猪的快肌所占比例比东北民猪的高。结果表明,东北民猪的猪肉品质比野家杂交猪的肉品质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杂交对杜蒙羊F2代生长性能及肉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杜蒙羊F1代为母本与父本杜泊羊杂交,测定杜蒙羊F1代与F2代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色差及熟肉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杜蒙羊F2代体长、胸围、胸深、胸宽等体尺指标均高于F1代;杜蒙羊F2代活体重、胴体重、产肉率均优于F1代;通过杂交可提高杜蒙羊F2代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的熟肉率,改善肉的色泽,使肉呈现出鲜亮玫瑰红色,但对杜蒙羊F2代嫩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9):40-44
为了分析寒泊肉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以小尾寒羊为对照,对寒泊肉羊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等屠宰性能、大理石花纹评分、剪切力、肉色、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肉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寒泊肉羊160日龄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30.29 kg和60.82%,净肉重(24.29 kg vs 20.16 kg)、胴体净肉率(80.19%vs 76.25%)、眼肌面积(19.60 cm2vs 14.66 cm2)、GR(1.27 cm vs 0.78 cm)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肩颈部和后腿净肉率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72.47%vs 67.61%,P=0.019;76.62%vs 71.78%,P=0.015),肋部和腰部净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后腿总重和胸下肉总重均极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1),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了25.51%和58.44%,其他部位总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寒泊肉羊羔羊肉大理石花纹评分、剪切力和肉色均显著优于小尾寒羊(P0.05),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比小尾寒羊细(27.28!m vs 29.86!m)(P0.01),背最长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小尾寒羊。小尾寒羊羔羊肉牛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寒泊肉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P0.05)。寒泊肉羊羔羊肉中与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甘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寒泊羊肉中的含量均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6只饲喂条件相同、胴体重为12.5 kg左右的1岁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的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及臂三头肌肌肉中脂肪酸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及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肌肉中共含有34种挥发性脂肪酸;在背最长肌中总脂肪酸含量最高,股二头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臂三头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在3个部位中最高(0.476 0),臂三头肌中n6/n3值最高(0.109 4),二者符合营养学家推荐值;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甲酯(C18:2C9)、芥酸甲酯(C22:1)、三烯酸甲酯(C20:3N3)含量在3个部位间差异极显著;在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中ω系列脂肪酸C20:3N3含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克隆山羊CMKLR1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表达与肌内脂肪(IMF)沉积的相关性。采集山羊皮下脂肪组织,应用RT-PCR克隆山羊CMKLR1基因序列;以GAPDH(GenBank登录号:AJ431207.1)为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在肌肉组织中的时序表达谱(以肝脏表达量为基准);测定肌肉组织中的IMF含量,分析其与CMKLR1 mRNA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了山羊CMKLR1基因,1 089 bp的CDS区,GenBank登录号:KT16537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MKLR1基因在24月龄山羊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肺脏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0.05);CMKLR1基因在1~3和24月龄的山羊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中表达趋势相同,均是在股二头肌中表达量最高,而8~10月龄则是在臂三头肌中表达量最高。山羊IMF含量以24月龄背最长肌含量最高。山羊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中CMKLR1 mRNA表达与IMF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 0.05)。CMKLR1基因不参与山羊IMF沉积作用,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MKLR1基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