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当前关键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如何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合川农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翠 《现代农业》2013,(10):73-74
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20年内.要建战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索质成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要想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实现国家城市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从河北省的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笔者认为,根本大计在于通过教育“搭桥”,引来科技之“水”,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重点在增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能否增收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增加农民收人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甘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白茂林 《甘肃农业》2005,(12):F00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于广大农村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民生活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因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将重点与立足点与立足点定于城市,将尚不丰厚的财政收入集中于主要城市与富裕地区、势必会使农村与落后地区的收入减少,从而延缓农村发展进程,导致与城市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这样不但难以起到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而且会进一步加大农村脱贫致富的难度。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牡会进程中农村的经济战赂地位不能不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1.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前提。提高农民的素质重点是突出抓好农民的实用技能培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是提高人口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农民素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应从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和强化农民职业教育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提出:"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我区农村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关键在确保农民收入有一个较快增长。九十年代之后新疆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尤其是没有充分利用劳务创收这个直接而又风险小的增收途径。新疆大量岗位等待用人,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就需要季节工和常年工近百万个,  相似文献   

16.
王金全 《甘肃农业》2003,(11):10-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亦在农村,突破点是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小康和保持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鼓励、支持、引导农民进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改变农村现状、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改变目前农民素质偏低的状况。农村成人继续教育可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推动力。教育对象面广量大、教学条件窘迫落后、农民缺乏好学上进精神,是农村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政府及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最根本的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因为“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是通过不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应特别重视贫困农村农民的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通过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巩固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