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惠兰 《甘肃农业》2005,(11):22-2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是一个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难就难在农村人口多,文化素质差.科技知识贫乏。所以.要从教育人手.通过教育调整农村人口的文化层次结构.通过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管理农村、农民的管理水平,通过教育培养一大批农村科学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今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冉次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中央的一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20年内.要建战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索质成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全省至关重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农民不富,何谈小康。而从食用菌产业角度来讲,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翠 《现代农业》2013,(10):73-74
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最根本的是农民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三农问题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全面建设小康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9.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王金全 《甘肃农业》2003,(11):10-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亦在农村,突破点是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小康和保持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甘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农业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河南省修武县始终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位置。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重要论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对日照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必须将报告精神贯穿于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认为,日照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一)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过调整,逐步建立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农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对"三农"问题的新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备斗目标,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键。中共十六大对解决好“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对农村发展目标和任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协调城乡关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任务极为艰巨。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建设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众多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农业劳动者。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强对农民教育的投入,从体制、政策的层面上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生产出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而带动农民致富。——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都需通过农村成人教育来实现。因此,对县、乡镇来说,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创造一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笔者认为,根本大计在于通过教育“搭桥”,引来科技之“水”,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最根本的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因为“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是通过不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应特别重视贫困农村农民的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本上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农民的生活基本上越过了温饱线,现在正向小康生活迈进。但不可否认的是,物质上的饥饿解决了,农民精神上的“饥饿”还远远没有解决。近来,笔者在部分农村进行了调研,发现农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存在着严重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