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41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粮食部,徐堪任部长直至抗战结束。为解决军粮民食供求紧张、平抑粮价,徐堪主政下的粮食部采取了田赋征实、征购和征借以调剂粮食供求,通过加强运输、仓储建设、办理积谷来保障市场,同时还与农林部等机构协同推进粮食增产工作。抗战时期粮食部有效地执行了国民党的粮食政策,基本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为安定社会、支持抗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粮食问题严重。广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粮食管理。如建立粮管机构,建设粮食仓库,制订粮食调节办法等。这些措施对增加粮食储备,保证战时军需民食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资金限制,基层人员管理不善,米谷变质,粮损严重,对军粮民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四川省征实征借的粮食不仅要满足省内大量驻军的需要,还要接济省外的军需民食,此时期四川省粮食物流活动频繁。从粮食的物流空间格局上看,省内有川西、川东军粮运输、川北屯储,省外有东运粮食、运渝鄂粮食、济康军粮。为了实现粮食调运,政府主要对集中仓和聚点仓进行了修葺和扩建。仓储在粮食物流系统中成为重要的节点,从而使全川的粮食从分散的各地集中到几大聚点仓,经聚点仓实现川内粮食的拨交及调运出川。  相似文献   

4.
黎飞 《农业考古》2020,(1):55-62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重庆出现了粮食危机。为应对粮食危机,国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开始设立粮政管理机构。从全国粮食管理局时期到粮食部时期,重庆的粮政管理机构逐步实现了权责统一。这一时期,重庆的粮政管理机构相继开展了粮食调查、粮食管理和田赋征收等工作,不仅保证了战时军粮的供应,稳定了陪都的粮价,而且奠定了战后全国粮食管理工作的基础。然而,重庆粮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粮政管理机构人员贪污腐败严重。  相似文献   

5.
抗战后期,江西省国民政府曾致力于乡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为军粮、民食的供给提供了安全保障。其相关档案丰富具体,且保留至今,尚未为学界关注和利用。本文主要依据此档案,从农田水利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推行及其实效进行了考察,以期加深我们对这一历史过程的了解,丰富抗战时期社会经济史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提出并实施了"扶置自耕农"为主的土地改良政策。当时作为处于大西南抗战后方基地前沿地带的湖南省,军粮民食供应极度紧张,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衡阳市湘江东岸的酃湖镇被选定作为实验实践区域。本文就酃湖镇扶置自耕农实验实践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情况分析 2009年,我国粮食生产是在国际、国内变换复杂的形势进行的.首先,国际上经历了国际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双重压力,粮食市场剧烈震荡;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食危机推动粮食价格急剧上涨,有30多个国家因粮食供应不足发生动乱,我国国内粮食市场也受到波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正值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出现普遍的粮食匮乏,地处粤西交通要冲的罗定,受到战事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粮荒.为了缓解粮食匮乏的问题,罗定县政府主要从增加粮食生产和加强粮食管理两个角度着手,积极实现粮食的增产和粮食的自给自足.这些措施,在推行之初,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不仅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的总产量,而且在平抑物价、稳定局势、保障军民粮食供给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抗战结束后,国内战争爆发,政局不稳,致使抗战期间许多措施未能很好地得到贯彻和实施,大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9.
市场普遍预计,在国际粮食供应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未来粮食价格仍将进一步走高.由于全球粮食库存正处于数十年来的低点,世界正面临一场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10.
马茂盛 《吉林农业》2010,(8):215-215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粮食生产的有生力量日益减少,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逐步显现。中国粮价是否快速上涨,粮食是否保障正常供应,中国是否会发生粮食危机,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普通老百姓十分关注的话题,保障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抑制价格上涨过快,防止价格由结构性调整演变为通货膨胀的重要措施。保障粮食供应,抑制粮价上涨过快的关键是发展粮食生产。粮不在仓而在田。粮食生产搞好了,粮食供应才有保障;粮食生产没有搞好,粮食供应就会出问题,笔者就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调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粮食安全危机面前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隔30年之久,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前国际粮价高涨,波动到世界很多地方,甚至引起了一些非洲国家、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民众骚乱,造成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粮食危机直接导致了海地总理亚历克西今年4月12日的下台。中国农产品供给告别短缺时代、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调整赋予了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崭新的背景,但是中国粮食供应偏紧的局面、中国进口的粮食数量将会增加以及单纯依靠提高粮食单产来解决中国粮食供应缺口的空间已经很小却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未来各种自然、经济、社会、人文以及制度因素仍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见,在新的粮食危机面前研究我国的应对策略意义重大。本文在指出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考虑了建立我国粮食安全体制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其中包括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保护耕地资源、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科技、完善粮食流通体制、节约粮食和储备粮食七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由于粮食供应短缺和粮价飞涨,一些非洲国家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地等国家爆发了骚乱,共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安全危机,美国也出现了抢购粮食的风波。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远低于去年年初的169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民食安全是一个涉及到历史、社会与经济的概念,民食供给出现危机,将远不仅是一种商品的供给短缺问题。在轻度危机时,它可能直接诱发经济紊乱、社会骚乱、动荡;在严重危机时,它可能导致饥荒蔓延、民族分裂、内战、王朝更替、外敌人侵等,所以自古至今,民食安全问题一直被看作国家施政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作为一个产粮大省,在为国家建设粮食供应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极端气候频发,当前在安徽地区主要以水灾为主,再加上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相对较为落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和新要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粮食安全”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73年,当时,它是针对“世界粮食危机”提出的一项政策目标。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举行了世界粮食会议,建立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并加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工作,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粮食生产;呼吁各国在“公平、互利”的原则下,发展粮食贸易,建立国际谷物储备,保障粮食供应;设立粮食安全委员会,定期监测世界粮食形势,交流有关经验。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推动各国政府重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国家政策措施,进而把粮食安全落实到“国家粮食安全”之上…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214-216
陈渠珍在湘西主持军政时期,为满足战时军粮民食需要,对湘西农业进行了综合开发,使得民国时期湘西的农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湘西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开发农业的思想、政策和措施对今天湘西乃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开发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引起近期世界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因素很多,但不外乎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频现,造成粮食减产;主要粮食生产国对粮食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弱化了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能力;生物能源的持续发展,加剧了粮食的市场供需矛盾;农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美元贬值,直接导致生产投入成本和市场粮食价格攀升;大量投机资金炒作,对农产品价格上涨起推波助澜作用.为防控粮食价格剧烈波动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为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起草了粮食法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首部粮食法。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对粮食法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布,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从源头上保证国内粮食供应能力,又要加强对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5月以来,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飞涨,粮食供求吃紧,世界各地粮荒频现,在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甚至引发了社会动荡。虽然我国的粮食供应没有出现明显问题,但粮食自给自足的背后仍然潜藏着相当的隐患。从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物技术备战粮食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燃料价格上升,食品原料成本飞涨。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截至2008年2月,世界小麦价格在过去三年中上涨了181%,全球粮价上涨83%。高涨的粮食价格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全球贫困人口无法获得粮食供应。2008年4月22日,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在英国举行的"粮食峰会"上指出,全球正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大范围粮食危机,希兰将这场危机称为"寂静的海啸"。这场无声海啸正席卷全球,使全球大约新增了1亿"饥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