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蜜蜂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蜡螟、胡蜂、蟾蜍等动物的危害,它们骚扰蜂群、破坏巢脾或捕食蜜蜂。蜜蜂受到敌害后,轻者群势下降,重者除采集蜂大量死亡外,甚至造成整群或全场覆灭,给蜂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蜂生产中蜂农应加强对蜂群的管理,避免使蜂群受到敌害威胁,从而保障蜂群健康和养蜂效益。一、大蜡螟(一)为害特点大蜡螟,俗称巢虫或蜡蛾,对蜜蜂的危害性很大。巢虫有2种,  相似文献   

2.
从蜂群中提出后,不立即使用的巢脾,容易发霉、生巢虫、招盗蜂。应按巢脾的新老、优劣、全蜜脾、半蜜脾、粉脾分档,妥善处理。1.空脾的保存。从巢中提出的无巢虫寄生的巢脾,在蜂群活动的季节放入空继箱里,叠加在强群的蜂箱上,或者把巢脾装到空蜂箱里,上面放4-5个继箱。各箱之间的缝隙用纸封好。最上一层放一玻璃容器,将约50毫升的二硫化碳注入其中,使用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正> 巢虫是养蜂的大敌,一年四季可见,但尤以夏季活动最为猖獗,危害最为严重。巢虫主要危害弱群蜂,常在巢脾上蛀食蜡质,在巢房内纵横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并伤害蜜蜂幼虫和蜂蛹。被害蜂群,轻则出现“秋衰”,影响蜂蜜产量和质量;重者可致蜜蜂弃巢逃走,造成毁灭性损失。蜂群度夏期间,务必做好对巢虫的预防和杀灭工作。  相似文献   

4.
巢虫是蜂群的主要敌害之一,一年四季均可为害,特别是炎热的夏季为害更为严重。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成虫和幼虫2种。成巢虫体长3cm左右,幼巢虫2cm左右。巢虫繁殖快,卵和幼虫生活力很强,危害性极大。主要危害弱蜂群,并在巢房底部吐丝作茧,在巢脾中打隧道蛀坏巢脾和在巢脾上  相似文献   

5.
巢虫是蜡蛾的幼虫,生活在蜂巢内,在巢脾上穿成隧道,纵横吐丝作茧,蛀食巢脾,库存的巢脾会成箱地被巢虫蛀食而空。蜂王产的卵无法孵化,甚至使蜂群全军灭亡。巢虫发生的季节各地不同,但以春秋两季较为严重。因而养蜂人应特别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6.
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常见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二种。蜡螟幼虫又称巢虫、绵虫、隧道虫。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于蜜蜂巢脾中,破坏蜂巢、穿蛀隧道,伤害蜜蜂幼虫和蜂蛹,造成“白头蛹”。  相似文献   

7.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L)是一种遍及世界且对蜜蜂巢脾极具破坏性的害虫。为比较东、西方蜜蜂对大蜡螟幼虫和成虫的清理行为差异,探讨防治大蜡螟的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在蜂箱巢门口和蜂群内分别放置5龄大蜡螟幼虫、刚交尾的大蜡螟雌蛾和死亡雌蛾各30头(只),观察记录攻击大蜡螟的东、西方蜜蜂的数量、攻击时间及清理情况。结果显示:在蜂箱巢门口和巢内,参与攻击5龄大蜡螟幼虫和刚交尾的雌蛾的西方蜜蜂数量较东方蜜蜂多,攻击时间较长;西方蜜蜂会对死亡雌蛾进行清理,但东方蜜蜂不会;攻击结束后,西方蜜蜂会将遭攻击死亡的5龄大蜡螟幼虫和雌蛾拖离蜂箱,东方蜜蜂则放弃清理。表明西方蜜蜂对大蜡螟更敏感,清理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随着巢脾使用时间的增加,巢脾结构的变化对中华蜜蜂蜂群生长及工蜂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云贵高原中华蜜蜂(生态型之一)连续使用不同时间(20 d、半年、1年和2年)的巢脾及巢脾培育的出房工蜂为试验材料,观测巢脾颜色和结构、蜂群生长及工蜂形态特征等指标。【结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巢脾颜色逐渐变深,子脾区域巢脾厚度和巢房深度逐渐增加,但巢房内围边长、内围直径和容积逐渐减小。巢脾结构的变化导致培育的蜂子数量、子脾面积和出房工蜂形态指标均极显著减小(P0.01)。【结论】中华蜜蜂蜂群生长状况及工蜂形态特征均受巢脾的使用时间及其结构变化影响,新巢脾对蜂群培育蜂子效果较好。因此,在科学饲养中华蜜蜂时,蜂农应及时促蜂造脾,并在巢脾使用半年后进行淘汰换新,这对制定合理的中华蜜蜂饲养管理方案和提高蜂群生产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春季蜂群管理,关键在于做好保温工作,充分利用早春蜜粉源,繁殖壮大蜂群,迎接主要蜜源油菜、紫云英流蜜期,做列繁殖、造脾、采蜜、分蜂四不误。1.早春检查立春后选暖和无风的中午将所有蜂群迅速全面检查一次,抽出多余空脾,使蜜蜂密集;清扫箱底蜡屑,减少巢虫挛生;缺蜜群立即补充喂饲;失王群合并到有王群。不足3框的弱群可与强群同箱饲养,两箱间用铁砂板严密隔开,各开巢门。这样有利于保温,又便于把弱群卵、虫脾凋给强群哺育,先发展强  相似文献   

10.
春夏是蜜蜂产蜜的旺盛时期,蜂群管理直接决定全年蜂蜜的产量和质量。1.及时调整促春繁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要逐渐撤去蜂箱上的覆盖物,并做到先撤强群,后撤弱群;先撤箱顶,后撤四周和箱底。箱内保温物应随巢门扩大而逐渐撤去。要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蜂群产卵繁殖。可将两个弱群合并到一个箱内,中间用闸板隔开,蜜蜂分别于两个巢门出入,以有效提高蜂群繁殖率。如蜂王产卵偏于巢脾一侧,可选其中一脾前后对调,使卵圈迅速扩大至整框。  相似文献   

11.
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不同蜜蜂巢脾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大蜡螟幼虫和成虫对东、西方蜜蜂巢脾的选择偏好性及其机理,分别在蜂场和实验室放置两种蜜蜂的巢脾(巢脾带花粉和蜜),观察记录巢脾受大蜡螟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在东方蜜蜂蜂场和西方蜜蜂蜂场,单独放置的东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即受大蜡螟侵染严重,而单独放置的西方蜜蜂巢脾却不受大蜡螟侵染,一同放置的东、西方蜜蜂巢脾,平均2 d后东方蜜蜂巢脾遭受大蜡螟成虫侵染,5 d后大蜡螟幼虫转移侵染西方蜜蜂巢脾;在实验室,大蜡螟幼虫选择东、西方蜜蜂巢脾无显著差异。说明不取食的大蜡螟成虫基于嗅觉偏向选择东方蜜蜂巢脾,而取食巢脾的大蜡螟幼虫则对东、西方蜜蜂巢脾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Fabric ius)和意大利蜜蜂(Apis m ellifera ligusticaSp inola)为试验材料,通过蜂群在无巢脾时建造巢脾和在有巢脾时建造巢脾试验,发现工蜂建造的巢房比例和蜜蜂性比值基本一致;通过标记和统计巢房中卵数量变化,观察巢房中卵染色体的单双倍体特性,以及计算巢房中的卵存活率及产卵准确率,发现工蜂能及时清除巢房中的卵,这种行为是工蜂调控群内蜜蜂性比值的有效措施.结果表明,工蜂可以通过建造巢脾和哺育行为来调控群内的蜜蜂性比值.  相似文献   

13.
小型蜜蜂交尾箱可以有效减少种用蜂群用蜂量,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缓解交尾场地限制,增加单位面积场地种蜂王繁育数量。目前小型蜜蜂交尾箱在我国使用率较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适应性问题。巢脾类型及饲料类型在小型蜜蜂交尾箱适应性应用中尤为关键,空置巢脾在蜂群分蜂性及种蜂王繁育时间上显著优于其他类型。流蜜期期间的蜂群群势增长及种蜂王繁育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类型。因此,小型蜜蜂交尾箱的应用采用空置巢脾并在大流蜜期为最佳。而非流蜜期可以饲喂混合糖水及少量花粉,有利于交尾蜂王的产卵及幼虫孵化。明确了小型蜜蜂交尾箱的使用方法,可以加快小型蜜蜂交尾箱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刺猬的养殖     
越冬饲料,抓住时机贮备好 从秋季蜜源结束到来年春季,蜂群在这段时期消耗的贮备蜂蜜为20~30千克,这些饲料应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期选留蜜脾,每群选4~5个巢脾,平整、无雄蜂房、且哺育过几代蜂予的优质巢脾,放到继箱里,让蜜蜂贮满蜂蜜、封盖。  相似文献   

15.
正1.蜂群过箱的条件为了过箱后能使蜂群情绪安定,群势能早日恢复,一定要在外界有较多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过箱。过箱应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中进行,且要尽量缩短子脾在箱外暴露的时间。要求蜜蜂群过箱后具有两足脾以上,脾上有较多低龄的蜜蜂幼虫,储粉、储蜜较足,无病虫害等。2.过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蜂群过箱的条件
  为了过箱后能使蜂群情绪安定,群势能早日恢复,一定要在外界有较多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时再过箱。过箱应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且要尽量缩短子脾在箱外暴露的时间。要求蜜蜂群过箱后具有两足脾以上,脾上有较多低龄的蜜蜂幼虫,储粉、储蜜较足,无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7.
我省蜂群夏季管理的时间概念,一般为从小满至立秋前后,即从油菜、紫云英花期结束,刺槐乌桕开花,直至棉花生长中期。在这期间,应根据蜂群的内外条件,科学地改造蜂群小气候,使之适应外界环境。重点是:选好摆蜂场地、喂水喂盐、调整群势、调节巢门、严防病虫害、预防农药中毒等,保证蜂群处于正常生活状态。 1.选择摆蜂场地 蜂群繁殖育虫的适宜温度为34~35℃。我省进入5月份以后,气温急剧上升,如蜂箱被太阳暴晒,巢温过高,蜜蜂离脾停止工作,造成巢脾溶化,蜂儿死亡。高温下羽化的蜜蜂也不健康。所以在安排摆蜂场地时,应首先考虑场地要遮  相似文献   

18.
<正>1.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强群、新王、新脾、蜂多于脾,定时清扫箱底,这是中蜂度夏的基础。因新王刚刚交好尾,产卵力强,加上中蜂喜爱新脾,脾上又没有寄生巢虫。定时清扫箱底,使蜡螟无处产卵,所以发展很快。蜂箱制作要严实。若箱底出现缝隙,要用猪血调和石灰刮涂补上,让蜡蛾无处产卵繁殖巢虫。蜂箱摆放要前低后高。定期清扫箱底,及时更换老脾,增添新脾,养成强群,要蜂多于脾。定时清扫箱外杂物,使蜡蛾无藏身之地。及时调整蜂  相似文献   

19.
1 发生时期在早春的雨雪天、蜂场转地的运输期、蜂群遭受蜜粉源及农药中毒时 ,或发生盗蜂等特殊时期 ,常采取幽闭蜂群的措施。但在幽闭期由于多种因素 ,会导致蜂群伤热。2 伤热的两种状态蜂群伤热产生的结果有当时可见和未见的两种状态。如果伤热严重 ,当时有蜜蜂死亡 ,巢脾受热坠毁 ,子脾上的蜂儿死亡。未可见者 ,当是蜜蜂没有死亡 ,子脾表面未见异样 ,但实际上蜜蜂已受热 ,体力受损 ,寿命缩短 ;个别蜂儿也无法正常生存 ;经过几天 ,群势大幅度下降 ,子脾也成为“花子” ,部分封盖蛹不能羽化而死亡 ;有的蛹脾即使出房 ,也是翅膀发育不健全…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秋末冬初天气逐漸寒冷自然界的树木花草陆續雕落,这时候,蜂群便停止了活动;蜂王停止了产卵,蜂群紧密的集聚起来保溫,飽食蜂蜜而增溫,集中全群力量抗塞以保持巢內的适当溫度,来越过严寒的冬期。春天气候轉暖,蜜蜂便开始活动,蜂王又开始产卵,蜜蜂密集在卵脾上保溫,飽食蜂蜜而增溫,汾泌乳浆以哺育蜂儿,泌蜡封閉虫盖、采水等一系列的活动。夏天蜂群漸漸强壮,蜜源植物流蜜,便能采到多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