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黔花生二号的经济效益与播种密度、施肥量(N、P、K)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经济效益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式,确立了黔花生二号经济效益(大于18000元/hm2)栽培优化组合方案:密度29.298~30.996万株/hm2;N施用量196.275~219.600kg/hm2(尿素426.7~477.4kg/hm2);P2O5施用量121.26~140.22kg/hm2(过磷酸钙673.7~779.0kg/hm2);K2O施用量196.275~219.60kg/hm2(硫酸钾392.55~439.2kg/hm2)。影响黔花生二号经济效益大小因素的顺序是,密度>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冈优527高产栽培需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重穗型品种冈优527产量与有机肥,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子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定了冈优527高产栽培在密度24万/hm^2条件下,有机肥,N,P,K施用量的优化方案是:有机肥为13890~16110kg/hm^2,N施用量206.25~220.35kg/hm^2。P2O5施用量125.55~144.47kg/hm^2,K2O施用量139.72~160.28kg/hm^2。  相似文献   

3.
黔油11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施N,K量、施P量,密度和播期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式。提出了黔油11号获得19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施N量为:6.72-9.56kg/667m^2(即氯化钾用量7.85-11.14kg/667m^2);施K2O量为:4.71-6.69kg/667m^2(即氯化钾用量7.85-11.14kg/667m^2);施P2O5量为:3.80-6.06kg/667m^2(即通过磷酸钙用量23.72-37.87kg/667m^2);密度为:7566-8518株/667m^2;播期为:9月17-20日。各因素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大小为:播期>密度>施氮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优质杂交稻绵5优527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筛选出了高产(9000kg/hm^2以上)优化组合方案:栽插密度27.6万~29.1万穴/hm^2以上 施氮量(纯N)157.1~178.7kg/hm^2,施磷量(P205)56.2~65.7kg/hm^2,施钾量(K2O)79.2~92.7kg/hm^2。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氮肥、磷肥对不同收获时期健宝鲜草和干草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刈割期为7月15日和9月16日回归方程检验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回归方程拟合较好。7月15日和7月24日进行刈割,N与鲜草产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8月19日刈割,P与鲜草产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单因素对鲜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时期不同而异,在7月15日、7月24日、9月16日刈割为N(X1)〉P(X2);8月19日收获为P(X2)〉N(X1)。对不同刈割期干草产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结果表明各刈割期回归方程检验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回归方程拟合较好。生物产量峰值7月15日为28775kg/hm^2,对应施N量和施P量分别为300kg/hm^2、150kg/hm^2,7月24日为57626kg/hm^2,对应施N量和施P量分别为225kg/hm^2、75kg/hm^2,8月19日为83874kg/hm^2,对应施N量和施P量分别为150kg/hm^2、112.5kg/hm^2,9月16日为79136kg/hm^2,对应施N量和施P量分别为300kg/hm^2、150kg/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黔花生一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其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黔花生一号获得高于295.71kg/667m^2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的组合是:播种密度为17680-18320株/667m62;尿素施用量为9.2-10.8kg/667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9.75-59.91kg/667m^2;硫酸钾施用量为12.17-13.67kg/667m^2,其中N:P2O5:K2O的最佳比例是1:2.09:2.17。影响90-38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钾肥和磷肥;其次是氮肥和密度。  相似文献   

7.
钟永先 《种子》2007,26(5):97-98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14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14号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获得了黔油14号在遵义获得产量在19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尿素49.46~54.54kg/667m^2,过磷酸钙39、05~60、95kg/667m^2,氯化钾23、93~36.08kg/667m^2,密度为7048~8953株/667m^2。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油占8号的最佳施肥量,进行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N、P、K的增加对油占8号的产量有正效应,对其影响的敏感性为N〉K〉P,当超过一定水平,N、P、K对其产量有负效应,这种影响表现为N〉P〉K。N、P、K配施的比例由土壤养分供应量决定,对本地区的土壤建议施用量分别为N200kg/hm^2、P205100kg/hm^2、K20190kg/hm^2。  相似文献   

9.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种量和N、P2O5、K2O施用量对黔苦4号产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和模拟寻优,建立了荞麦黔苦4号产量与播种量(X1)、施N量(X2)、施P2O5量(X3)和施K2O量(X4)的数学模型.经因子水平优选,得出产量在2 700 kg/hm2以上的栽培模式为:播种量30.84-36.66 kg/hm2,施N量22.22-29.53 kg/hm2,施P2O5量171.11-218.89 kg/hm2,施K2O量46.07-58.93 kg/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及追肥时期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达极显著水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密度与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追肥时期、密度、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0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56.6~183.0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59.3~166.95kg/hm^2,P2O5用量137.625~144.375kg/hm^2,K2O用量216.75~244.5kg/hm^2,追肥时期以拔节期或孕穗期为宜。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0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  相似文献   

11.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脱毒马铃薯品种费鸟瑞它种植蜜度,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优化数学模型,经计算机对模型进行分析模拟,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品种费乌瑞它产量在17162.33kg/hm^2以上的组合方案有362个,建立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种植密度为68948~70980株/hm^2,纯(N)施用量为90.9~99.8kg/hm^2,纯(P2O5)施用量为159.6~183.6kg/hm^2,纯(K20)施用量为226.2kg/hm^2。措施中心值是:密度为69960株/hm^2、施纯N95.4kg、P205171.6kg、Kz0226.2kg。N、P2O5、K2O的比例约为1:1.8:2.37。  相似文献   

12.
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矗计研究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7号在遵义地区获得2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494.25~8294.2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2.314~13.234kg/667m^2;P,05施用量为5.878~6.358kg/667m^2;K,O施用量为17.628~18.828kg/667m^2。B施用量为0~0.018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1:3.5。在遵义影响黔油17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和磷肥。其余依次为是氮肥、钾肥和硼肥。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素水平下施用钾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贵州地区不同氮素水平下的钾肥用量对花生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下,花生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随着增加,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花生产量达到最高值,在这个基础上增加钾肥用量,花生产量不但不增加,反而下降。不同氮素水平下,都以钾2(K2O 135.0kg/hm^2)水平时,花生产量最高。分别较不施钾增产20.60%和18.99%。施用钾肥能抑制花生植株徒长并且增加花生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和出仁率。施用钾肥增加纯收入118.35~2194.00元/hm^2,增幅1.02%~18.92%。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玉米品种顺单6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量,设置3个种植密度和4个施氮水平,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顺单6号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分别为60000株/hm^2与210kg/hm^2时,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大小适宜,千粒重较大,产量最高,为10547.06kg/hm^2。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品种顺单6号在贵州安顺地区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60000株/hm^2与210kg/hm^2。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肥效应、氮素平衡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kg/hm^2(处理N3)时,产量最高达8378.02kg/hm^2,比对照(处理N00)增产29.78%,达极显著水平;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曲线呈波浪状变化趋势,40em土层附近出现一个累积峰;适量施氮有利于土壤无机氮平衡,过量减产施氮(N;)使氮素损失高达230.53kg/hm^2,氮素利用率降至10.47%;兼顾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高施氮量为249.06kg/hm^2。  相似文献   

16.
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凯香1号产量与栽插密度、N、P、K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式。确立了凯香1号高产栽培的优化方案:在稻田施有机肥1500kg/667m^2左右作底肥的基础上,栽插密度为1.41~1.52万穴/667m^2,施纯氮10.97~13.15kg,施纯磷10.71~13.48kg,施纯钾8.45~1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设计研究黔油19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9号在贵阳地区获得25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553.55~8153.5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576~13.416kg/667m^2;P2O5施用量为6.086-7.046kg/667m^2;K2O施用量为16.296~18.696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1:2.5。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贵州省黔东南低海拔地区马铃薯种植密度与N、P、K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通过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运用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建立了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黔东南低海拔地区进行马铃薯的产量与密度及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出本地区马铃薯高产(2000kg/667m^2)栽培最佳技术方案:密度6103-6336穴/667m^2,施纯氮量10.56~11.26kg/667m^2.施P2O5量10.03~10.77kg/667m^2,施K2O量19.15~21.23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两优211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两系杂交籼稻两优211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插秧密度、N、P、K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8 993.76 101.25X1 227.92X2 126.38X3 85.67X4-134.58X12-351.33X22-46.08X32 38.67X42 69.56X1X2 136.00X1X3-90.19X1X4-86.25X2X3 83.56X2X4-94.88X3X4。进一步明确了两优211获得8 600 kg/hm2以上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在有机肥为22 500 kg/hm2的基础上,插秧密度为(2.745 6~2.837 7)×105穴/hm2,N施用量165.67~180.15 kg/hm2,P2O5施用量87.368~133.632 kg/hm2,K2O施用量59.475~90.525 kg/hm2。影响两优211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施氮和密度,其次是施磷和施钾。  相似文献   

20.
密度和施氮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均匀设计,对转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的密度和施氮效应进行了组合研究,通过对皮棉产量模型的分拆,筛选出皮棉产量≥1350kg/hm^2的优化农艺组合;密度9.25-10.22万株/hm^2,施氮247.6-280.3kg/hm^2,同时提出不同肥力下密度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