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对湖北省武汉市城区湖泊和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0种,隶属12目25科。其中古北界鸟类32种(45.71%),东洋界鸟类24种(34.29%),广布型鸟类14种(20.00%)。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7种。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市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鸟类组成、鸟类区系、鸟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鸟类进行了研究.在森林公园境内共记录了鸟类41种,隶属6目,19科.其中,留鸟28种,冬候鸟12种,夏候鸟1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划分,东洋界物种22种,古北界物种8种,广布种11种.  相似文献   

3.
北京十渡与河北省野三坡风景区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风景名胜区的动物本底资源现状及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于2001年和2004年采用样带法对北京十渡与河北野三坡风景区各季节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95种,其中国家级和北京市重点保护种类16种。结合生态环境变化讨论了本地区鸟类分布型、居留型组成特点及黑鹳的越冬集群现象。  相似文献   

4.
鸟类资源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生物多样的重要组成。以辽宁朝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鸟类种类和鸟巢建设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可知,朝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种类达275种,占辽宁省种类的74.92%,以旅鸟和夏候鸟种类为主;自然保护区鸟巢利用率达46.75%,对鸟类繁殖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对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6种,隶属12目26科.对鸟类的居留型、区系组成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当地有冬候鸟39种、留鸟15种、夏候鸟6种、旅鸟6种;古北种43种、东洋种13种、广布种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4种,被列入CITES的鸟类有10种,被列入CRDB的鸟类有6种.针对该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017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广东省天井山林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记录鸟类有15目42科142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留鸟91种,夏候鸟21种,冬侯鸟20种,旅鸟10种。鸟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鸟种为主,共83种,广布种34种,古北种25种。鸟类群落可分为山顶矮林群落、常绿阔叶林群落、人工林群落和农耕区群落。调查表明,天井山林场鸟类资源较丰富,今后应加强鸟类保护,并积极开展鸟类多样性长期监测和动物保护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7.
对同沙生态公园鸟类组成、鸟类区系、鸟类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鸟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园有鸟类45种,隶属6目,20科。在该公园内分布的45种鸟类中,属留鸟的有25种,属冬候鸟的有18种,属夏候鸟的有2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划分,公园内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22种。属古北界物种的有13种,属广布种的有10种。  相似文献   

8.
阿夏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底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阿夏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种类、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鸟类120种,隶属15目33科,有留鸟57种、夏候鸟47种、冬候鸟2种、旅鸟14种;古北界鸟类42种,东洋界鸟类11种,广布种鸟类67种;有游禽11种,涉禽8种,陆禽13种,攀禽12种,猛禽14种,鸣禽6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我国特有鸟类12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的鸟类有20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的鸟类有13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的鸟类35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的鸟类9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78种。文中还分析提出了对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北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资源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8年11月17~23日和12月22~28日,对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8种,隶属15目31科.对鸟类的居留型、区系组成及重点保护鸟类进行分析,结果为当地有冬候鸟27种、留鸟29种、夏候鸟11种、旅鸟1种;古北种35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1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28种,被列入CITES的鸟类有8种,被列入CRDB的鸟类有3种.针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鸟类多样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现将穆棱林业局的鸟兽资源及其保护现状概述如下。1鸟类资源1.1种类及组成穆棱林业局有鸟类177种,隶属13目36科,占黑龙江省鸟类总数的52.2%,其中夏候鸟107种、冬候鸟4种、旅鸟28种、留鸟39种。候鸟在该区鸟类组成中占绝对优势,夏候鸟的种类远远多于冬候鸟,这表明该区鸟类组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即春、夏、秋季鸟类组成复杂丰富,冬季鸟类组成单调、贫乏。在穆棱林业局鸟类组成中,雀形目有97种,非雀形目80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朗乡自然保护区鸟类有17目44科197种。区内鸟类种数占黑龙江省鸟类种数的57.4%,占小兴安岭鸟类种数的77.0%。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8种;按区系类型分,古北种146种,广布种48种,东洋种3种。  相似文献   

12.
作者利用2a时间,对秦皇岛市鸟类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发现鸟类359种,其中候鸟306种,国家级保护鸟60种。初步总结出鹤类迁飞时间,对银鸥的迁徒路线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鸟类多样性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共记录到鸟类15目54科211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34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有129种(61.72%),古北界44种(21.0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有136种(65.07%),冬候鸟40种(19.14%)。优势种为栗颈凤鹛Staphida torqueola和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常见种和少见种分别 为27种和5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算结果均为板洞保护站最高。该保护区是每年大批鹭鸟等候鸟迁徙的必经路线,建议加大监测力度,掌握候鸟变化动态等。  相似文献   

14.
为保护迁徙鸟类保护提供依据,于 2020 年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并结合文献和网络数据,对汕尾市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 18 目 67 科 172 属 335 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 8 种和 48 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共 138 种;古北界次之,有 126 种。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共 156 种,冬候鸟116 种。鸟类优势种 22 种,常见种 35 种,少见种 81 种,罕见种 197 种。调查区域按 G-F 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海丰县(0.83)、陆河县(0.82)、陆丰市(0.77)、城区(0.68)。结果显示,汕尾市是黄胸鹀 Emberiza aureola 和黑脸琵鹭 Platalea minor 等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应加强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湖南省平江县幕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采用截距法对自然保护区境内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0科11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3种。雀形目鸟类物种数最多,占总数的57.6%,留鸟63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23种,旅鸟4种。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鸟类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对千岛湖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鸟类6 435只,86种,隶属13目32科,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6种,属古北界的有36种(占41.9%),东洋界39种(占45.3%),广布种11种(占12.8%).从居留类型看,千岛湖的迁徙鸟较多(46种),留鸟较少(40种),各占总数的53.5%和46.5%.千岛湖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其中,水鸟有28种,林鸟58种,各占32.6%和67.4%.千岛湖鸟类呈周期性波动特征.在10月,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值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因此,千岛湖鸟类多样性状况以10月(即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最好,说明千岛湖是候鸟迁移途中的-个重要驿站.千岛湖全部鸟类物种平均密度为20.785只/km~2,秋季最高,达到43.40只/km~2,种数达到69种;春季最低,仅有9.30只/km~2,种数为37种.而且,优势种有5种,占总鸟类物种的5.8%;常见种有17种,占19.8%;少见种有36种,占41.9%;罕见种有28种,占32.5%.说明千岛湖鸟类中,有生存危险的物种百分比较高,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文章调查报道岱海的鸟类资源,并对湿地鸟类的保护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共观察记录到68种鸟类,录属于14目27科50属。鸟类组成以鸻鹬类、雁鸭类和鸥类为主体类群。候鸟有56种,占总数的82.4%,其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13种;留鸟12种,占总数的17.6%。55种繁殖鸟类中古北种有38种,占繁殖鸟总数的69.1%,区系上明显以古北界成分为主。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红脚隼、属世界受胁鸟类鸿雁以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未定濒危级别种黑尾滕鹬等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