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997~2000年,从广州及其周边地区的菠萝心腐植株上分离得到疫霉菌8株,鉴定出3个种,即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1株,烟草疫霉(P.nicotianae)5株和棕榈疫霉(P.palmivora)2株。  相似文献   

2.
1998年至2000年,从广州地区的贮藏柑桔病果上分离得到7株疫霉菌,鉴定出3个种,其中,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Smith et Smith) Leon 4株,柑桔生疫霉P. citricola Saw 2株, 烟草疫霉P. nicotianae Bread de Haan 1株;建议在柑桔贮藏保鲜时,适当地将百菌清或酰苯胺类杀菌剂与常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混合使用来处理果实,以控制疫霉菌的为害.  相似文献   

3.
<正>柑桔是西充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受管理水平、防治方法单一、自然气候条件等的限制,柑桔疫霉(脚腐)病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从识别症状、病原苗、发病条件、到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西南地区柑桔疫霉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症状柑桔疫霉病一直以来称为柑桔脚腐病,主要为害主干的根颈部位,严重者引起全树死亡,造成贮藏期大量烂果,称为疫菌褐腐病,现称褐腐病。由于最近在西班牙部分品种上,该病也为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至2000年,从广州地区的贮藏柑桔病果上分离得到7株疫霉菌,鉴定出3个种,其中,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Smith et Smith)Leon4株,柑桔生疫霉P.citricola Saw2株,烟草疫霉P.nicotianae Bread de Haan1株;建议在柑桔贮藏保鲜时,适当地将百菌清或酰苯胺类杀菌剂与常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混合使用来处理果实,以控制疫霉菌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以脱落酸(ABA)、壳聚糖、CaCl_2等制成了复配橡胶树抗寒涂封剂,在热研7-33-97大型全苗上比较了其与目前市售割面涂封剂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市售割面涂封剂及对照相比,复配涂封剂可以有效减缓茎干韧皮部RWC的降低和REC的升高,降低低温胁迫下茎干韧皮部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_2-·)含量,提高茎干韧皮部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及SOD、POD、CAT活性,降低橡胶树流胶症状的发生率,有望为新型复配割面涂封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脱落酸(ABA)、壳聚糖、CaCl2等制成了复配橡胶树抗寒涂封剂,在热研7-33-97大型全苗上比较了其与目前市售割面涂封剂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市售割面涂封剂及对照相比,复配涂封剂可以有效减缓茎干韧皮部RWC的降低和REC的升高,降低低温胁迫下茎干韧皮部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含量,提高茎干韧皮部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及SOD、POD、CAT活性,降低橡胶树流胶症状的发生率,有望为新型复配割面涂封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橡胶树热研7-33-97芽接苗为材料,比较低温胁迫下市售、复配割面涂封剂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光化学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橡胶树新型割面涂封剂研发及抗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制备工艺,为可食性包装膜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成膜基础材料,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膜,以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可食膜进行性能表征.[结果]各因素对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物理性能的影响排序为壳聚糖浓度>甘油浓度>CMC浓度>褐藻多酚浓度,其中壳聚糖浓度和甘油浓度对可食膜的物理性能影响显著(P<0.05).优化后的可食膜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5%、甘油浓度1.0%、褐藻多酚浓度0.4%、CMC浓度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可食膜物理性能较好,其平均拉伸强度为24.78 MPa,断裂伸长率为36.94%,水蒸气透过率为0.445 g·mm/(m2·h·kPa),综合评分69.06分.复合膜各组分间相容性较好,膜表面平整致密.[结论]优化工艺制得的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微观结构,为研发新型可食性包装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华东、东北地区疫霉种的分布及交配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84~1988年采集了华东、东北的20种植物疫病标本,共获得85个疫霉菌株,11个疫霉种。樟疫霉、掘氏疫霉、隐地疫霉、棕榈疫霉、苎麻疫霉、簇囊疫霉。蜜色疫霉等7种分布在华东地区;辣椒疫霉、恶疫霉分布在东北地区;烟草疫霉。柑桔褐腐疫霉在华东和东北均有分布。分离到的17个樟疫霉菌株,有11个属 A_2交配型,在南京地区占绝对优势。分离到的26个烟草疫霉菌株,A_1交配型11个,A_2交配型15个,属均等优势,但 A_2交配型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A_1交配型主要分布在大连。研究表明,存在多种疫霉菌侵染同一种寄主植物引起相似症状的复杂性,研究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0.
广东柑橘疫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广东省柑橘栽培老区的苗圃和果园采集的罹病柑橘组织样本中分离获得36个疫霉菌株,鉴定出6个种,其中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11株,烟草疫霉P.nicotianae 9株,棕榈疫霉P.palmivora 7株,辣椒疫霉P.capsici和掘氏疫霉P.drechsleri各4株,柑橘生疫霉P.citricola 1株.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5.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发病猪的肺脏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动物实验证明该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用该分离菌研制出自家灭活苗,预防效果良好,用康复猪制备自家血清同时配合敏感抗菌素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