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2006年5月10日,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獭兔场的500多只獭兔部分发病,出现死亡,将死亡的5只獭兔送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兽医院剖检,初诊为魏氏梭菌病,后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A型魏氏梭菌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 A 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㈠临床诊断2004 年4月上旬,在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内,所养的獭兔中发现一种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病症。根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因调查、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兔 A 型魏氏梭菌病。㈡流行特点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蔬菜、饲料、污水、动物的乳汁、粪便和健康动物的肠管中。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含有病原菌的土壤和水源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3.
采用剖检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病死兔进行诊断后,确诊为仔兔魏氏梭菌病。在采取对兔舍及周围设施消毒,将病兔隔离治疗,未感染兔群接种魏氏梭菌灭活苗以及改善养殖环境等防治措施后,发病兔场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遏制。  相似文献   

4.
灭活菌苗在防制兔魏氏梭菌病中的应用试验鲁承,鞠玉琳,李太元(延边农学院)(龙井市制药厂)(延边农学院)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免的一种急性死亡的消化道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急性水样腹泻,有腥臭味,致死率极高。是家兔尤其是长毛兔、獭兔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病,以家兔急性水泻为特征,发病兔致死率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珍珠长毛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兔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与兔瘟、兔魏氏梭菌病、球虫病混合感染。由于该病发病快,病程短,一旦治疗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大批病兔急性死亡,对养兔业危害很大。2006年9月2日,灵武市某珍珠长毛兔场86只长毛兔突然发生兔巴氏杆菌病,一周内相继死亡8只,后经诊治,治愈73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宁  杨冰 《新农业》2003,(9):27-27
锦州市太和区一獭兔养殖户,在给1月龄仔兔做兔巴、魏氏梭菌三联苗免疫后不到3天,5窝仔兔全部死亡,造成很大损失.经我站兽医人员全面检查,确诊仔兔患兔附红细胞体病.确诊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家兔梭形菌下痢的病原菌鉴定和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今春我所兔群发生急性下痢,及至水泻,曾用抗菌素、磺胺类制剂及中草药治疗和预防均无效,死亡率甚高,尤以毛用兔为甚,发病率为90.5%,发病兔死亡率为100%。病原菌经分离培养鉴定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亦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tringens)A型。以培养菌适量接种家兔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状和死亡。 试制灭活菌苗,经试验免疫116只毛用兔,并试制免疫血清,治疗43只病兔,均获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从发病日龄看1.沙门氏菌病(副伤寒):多发于断奶幼兔、怀孕25天后的母兔。2.大肠杆菌病(粘液性肠炎):多发于20日龄和断奶前后的仔兔和幼兔,成年兔很少发病。第一胎仔兔的发病率较高。3.仔兔黄尿病(葡萄球菌病):哺乳仔兔4.魏氏梭菌病:除未开料的乳兔外,可发于任何年龄,以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獭兔较其他品种兔易感。5.球虫病:任何年龄的獭兔均发,1.5月龄~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染发病。二、从发病季节看  相似文献   

10.
邢兰君 《油气储运》2011,(15):20-21
长毛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兔群发病后,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家兔魏氏梭菌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魏氏梭菌,病兔以急性腹泻为特征,故又称魏氏梭菌泻痢。1~3月龄幼兔最易发病,冬春季节更为严重。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喂饲适当,加强管理魏氏梭菌是一种条件性传染病,特别是单一、过多喂饲稻谷、小麦、甘薯等高淀粉低纤维饲料时更易发病。因此,要适当搭配青饲料、粗饲  相似文献   

12.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胃黏膜出血和溃疡为特征。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病原体为两端稍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家兔消化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产生外毒素,引起家兔高度致死性中毒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和初春季节变换时期多发。a.流行病学该病不分兔只品种、年龄、性别,均有易感性,尤以毛用兔和獭兔最易感。1~3月龄幼兔  相似文献   

13.
某獭兔场暴发梭菌性下痢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兔梭菌性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消化道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以泻下大量水样粪便和脱水死亡为特征。 2 0 0 1年 2月 ,安阳县某獭兔场暴发梭菌性下痢 ,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2月初 ,安阳县某獭兔场从河北省邯郸地区引种獭兔 2 0 0只 ,第 3天开始发病 ,个别看不到症状突然死亡 ,多数出现剧烈腹泻 ,3 6小时内迅速死亡 ,死亡率高达 2 4 .6%。据了解 ,该批种兔曾接种过兔瘟疫苗 ,用庆大霉素、氟哌酸等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 ,改用氨苄青霉素肌注、氯霉素拌料 1 0天后控制疫情。2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4.
夏秀丽 《吉林农业》2010,(10):169-169
文章介绍了兔魏氏梭菌病的特点及临床症状,总结出兔魏氏梭菌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腹泻、排黒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因此,通  相似文献   

16.
1993年4月某兔场发生以出血性肺炎和肠炎为主的疫病,经综合鉴定为绿脓杆菌感染所致.1 发病情况 河南新乡某兔场有共1320只兔,仔兔断奶后均接种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1993年4月12日该场1~3月龄仔兔开始发病,每天死亡30~40只,用青、链霉素及横胺药治疗效果不理想,10d共死亡286只,死亡率达21.7%.  相似文献   

17.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即使在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兔场也有该病的发生。该病多发生于断乳以后的家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因此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其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以及含有本菌的土壤、饲料、蔬菜、污水、人畜肠道内以及粪便都常含有。当兔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或消毒不彻底时.病原菌迅速大量繁殖,此时常因饲养管理不善和各种应激因素造成兔的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本病的暴发。2005年4月。我县近郊一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兔突然发病、死亡.并伴有剧烈的腹泻等症状.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无效,造成大量死亡,经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18.
徐燕 《农家致富》2012,(2):40-41
兔魏氏梭菌病又叫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急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的粪便,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一、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播源是兔。病菌可随病兔的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疾病.以泻出大量水样粪便,导致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及其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家兔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急剧腹泻、脱水、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易感,以1~3月龄幼兔发病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为常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现将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