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西南地区地处丘陵山区,地理环境复杂,薯类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大。本文针对西南地区薯类生产机械薄弱和农机农艺不协调的问题,从马铃薯品种、生产现状、国内外生产装备方面综述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现状,从播种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挖掘减阻、收获低损伤等关键技术。针对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西地理环境属丘陵山区,甘薯、马铃薯、山药和芋四大薯类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除耕整地外,种植、收获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率接近于0。针对江西薯类生产机械化薄弱的问题,着眼于提高江西薯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析综述国内外不同薯类生产机械技术要点和功能特点,研究了江西薯类机械化播种(移栽)和收获等环节技术现状与问题,从薯类生产机械化的生产应用、技术、机具、共性基础、推广和政策等方面探寻了江西薯类生产机械化发展路径,为江西薯类生产发展方向、种植和收获机械研制、示范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丘陵山区薯类机械化生产是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内容之一。以有效供给为角度,阐述薯类生产装备有效供给的内涵和特性。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南方丘陵山区薯类种植现状和薯类装备现状,探究丘陵山区薯类生产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提高丘陵山区薯类生产装备有效供给水平可以从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优化补贴政策,加强薯类农机农艺相融合,并实施创新驱动、提高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着手,从而提高薯类全程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西南丘陵山区是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然而,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制约主要因素包括机械化立地条件支撑性、间套轮作差异性、品种多样性和种植不规范等。为促进西南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及其装备转型升级,应规范机械化种植模式,加强马铃薯杀秧机的研制、试验和适应性改进。事实证明,通过机械化杀秧割除马铃薯地表秧蔓(茎叶),能有效减少马铃薯收获时的负荷、卡堵,大大提高薯土分离质量和收获效率;同时,可以促进马铃薯表皮老化、硬化,能增加马铃薯的防损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21日,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分会(以下简称"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分会")第一届四次常务委员会暨西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在成都市双流区召开,会议由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省农业机械学会、四川省农业工程学会承办,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分会常务委员、特邀嘉宾和会员单位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秘书长张咸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处副处长谭平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6.
从水稻收割机械化整体水平、农村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使用的水稻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性能特点等方面介了赣南丘陵山区水稻收割机械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促进丘陵山区水稻收割机械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陵山区的水稻种植和收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收获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内容。针对丘陵山区的自然生产条件和经济条件,对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模式进行了探析。同时,阐述了当前丘陵山区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使用现状和性能特点,并提出了加快丘陵山区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花生收获机械化是制约我国丘陵山区花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南北地域的差异对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南方花生产区丘陵多、地块小、湿度大的种植条件导致南方丘陵山区存在花生收获机械化程度低、机具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国内外花生起挖机、捡拾收获机、联合收获机等主要收获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总结花生机械化收获模式,提出了花生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建议,为南方丘陵山区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内外工业大麻的种植分布与生产概况,以及工业大麻机械化收获应用技术工艺及其机械装备的研发现状,着重分析我国丘陵山区对于工业大麻微型收获机械的客观需求和现有技术基础,指出针对我国工业大麻机械化收获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丘陵山区微型机具重点研究内容,最后分析微型工业大麻收获机械的发展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大麻微型收获机械在我国目前仍是一片空白,存在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其主要市场是在西南和西北丘陵山区,需求量大约在2 000~3 000台上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但是由于地形复杂,部分农机具使用受限。西南丘陵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地之一,丘陵山区地貌和黏重板结的土壤状况导致该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发展现状,探讨了减阻挖掘技术、对垄深度调控技术、薯土分离技术、集薯技术等马铃薯收获机关键技术,指出了未来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丘陵山区果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果园种植面积大,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受地形条件和种植模式影响,丘陵果园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果园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中国果园分布情况与丘陵果园种植特点,概述了丘陵果园的机械化发展程度,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原因,阐述了机械动力底盘、多功能作业平台、果树修剪机械、植保机械以及采摘收获机械等果园主要装备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部分果园机械的生产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丘陵果园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缺乏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制约丘陵果园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对果园改建和机械装备研究等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鹏飞 《农业工程》2022,12(5):17-19
在分析山西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地形条件、种植农艺、基础设施、农机装备数量、研发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山西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虽是马铃薯的种植和产量大国,但马铃薯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不高,特别西南山地马铃薯的种植仍以人力、畜力方式进行。这种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还会造成株距和行距不一致、播种深度不均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大部分以拖拉机为动力的马铃薯播种机因受地形限制又不适于应用。为此,拟研制一种集开沟、播种、施肥和覆土于一体的小型手扶式马铃薯播种机,以部分克服西南山地马铃薯种植作业中目前存在的不足,为该地区马铃薯种植业实现部分机械化作业提供一种新参考和为同类小型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人工种植成本高和生产率低等问题,设计了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机由8.82kW的手扶式拖拉机提供动力,能够一次完成马铃薯的开沟、施肥、播种、起垄等作业。为此,主要对组合式施肥开沟装置、排种链装置、覆土起垄装置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重种指数为5.4%、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2%、作业小时生产率约0.04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设计标准,对提高西南地区的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从地形地貌、农作物生产情况方面分析了山西省丘陵山区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指出了山西省丘陵山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优势,并从地形条件、种植农艺、人员整体素质、基础设施、农机装备数量、研发能力、政府支持度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山西省丘陵山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给出了发展意见和措施,以期对今后山西省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尽管中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全程、全面发展,但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丘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其农业机械化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系统总结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优先进行农机、农艺高度融合的农田宜机化改造,重点研发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探索集成作物生产智慧管控系统,强化主体培育和政策支持.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难题,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还可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和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丘陵山区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机械化之间互联互通性差,融合程度较低,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低等问题,开展了重庆市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机械化模式应用研究。通过剖析重庆市丘陵山区两个典型的循环农业机械化应用模式,研究机械化在重庆丘陵山区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总结提炼重庆市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机械化模式,为继续做好丘陵山区循环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