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应用不同给药途径的15甲基前列腺素F2α(15甲基PGF2α)和乙烯雌酚注射液对100例患有持久黄体的奶牛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表明,有黄体存在的卵巢侧的阴辱粘膜下注射15甲基PGF2α2mg(试验1组)效果最佳,治愈率为90%(18/22),有效率为10%(2/20);有黄体存在的卵巢侧的子宫角注射15甲基PGF2α2mg(试验2组),治愈率(18/20)和有效率(2/20)同试验1组;肌注15甲基PGF2α4mg(试验3组)的治愈率为70%(14/20),有效率为30%(6/20);每日肌注1次乙烯雌酚注射液35mg,连续注射2天(试验4组),治愈率为60%(12/20),有效率为40%(8/20);每日在有黄体存在的卵巢侧的阴唇粘膜下注射1次乙烯雌酚注射液35mg(试验5组),连续注射2天,治愈率为80%(16/20),有效率为20%(4/20)。试验1组、2组与试验3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5组与试验4组比,差异亦为极显著(P<0.01);试验4组与试验3组比和试验5组与试验1、2组比,差异均为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不同给药途径的15甲基前列腺F2α(15甲基PGF2α)和乙烯雌酚注射液对100例患有持久黄体的奶牛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表明,有黄体存在的卵巢侧的阴唇粘膜下注射15在PGF2α2mg(试验1组)效果最佳。治愈率为90%(18/22),有效率为10%(2/20);有黄体存在的卵巢侧的子宫角注射15甲基PGF2α2mg(试验2组),治愈率(18/20)和有效率(2/20)同试验1组;肌注15甲  相似文献   

3.
将12只摘除卵巢后6~7周的山羊随机分为4组,按2×2因子实验设计进行处理。实验因子为:(1)肌肉注射孕酮(P4):第1~5d每天10mg;第6~12d每天20mg。(2)肌肉注射雌二醇(E2):第13d20μg第14d40μg。对照处理则注射相应体积的玉米油。在第15d上午,给实验羊安置后腔静脉导管。经颈静脉给每只山羊注射10U催产素(OT)。在注射OT前后经导管采12份血样:─30,─10,─5,0,2,5,10,15,20,30,45和60min时采样。用RIA方法测定每份血样中的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在注射OT之前和注射后的45和60min,血浆PGF2α处于基础水平,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注射OT后的2~30min,P4+E2组的PGF2α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其他3组(P<0.01),其他3组之间的PGF2α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E2组在注射OT之后也有明显的PGF2α分泌活动。结果表明,山羊经用E2或用P4和E2先后处理后,OT可以引起子宫分泌PGF2α。  相似文献   

4.
布尔山羊和布奶杂一代山羊超数排卵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号布奶杂一代山羊和1号布尔山羊,阴道放置海绵栓同时注射雌二醇2mg预处理7d,随机分为2组,开始超排处理。第1组每日上午肌注用生理盐水溶解的FSH,连续4d,剂量分别为150,100,50,50IU。第2组一次肌注用300g/LPVP溶解的FSH250 ̄300IU。两组均于处理后的第3天下午撤除阴道海绵栓,同时皮下注射15-甲基PGF2α0.6mg,第1组于第4天上午再次注射15-甲基PGF2α  相似文献   

5.
超排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CM199+10mmol/LHEPES+青霉素(6mg/L)+链霉素(5mg/L)为基础培养液(BM),再分别加入不同成分,配成5种卵母细胞成熟液:(A)BM+10%EGS;(B)BM+10%EGS+HCG(2.5mg/L);(C)BM+10%EGS+HCG+E2(1mg/L);(D)BM+10%FCS+HCG+E2;(E)BM+10%EGS+HCG+E2+颗粒细胞(1.5×106~3.0×106个/mL)。在38.5℃、5%CO2下培养26h,排卵后第1天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7.67%(20/30),60.42%(29/48),83.67%(41/49)和80.82%(59/73),排卵后第5天卵巢卵母细胞,在培液D中体外成熟率为71.43%(45/63)。排卵后第1天的98枚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卵裂率为21.43%,21枚2细胞胚移植5头受体获2头羔羊。研究表明,超排山羊卵巢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可获得大量廉价的成熟卵母细胞,并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试管山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应用不同投药途径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和促排3号(LRH─A3)等激素对150例患有卵泡囊肿的奶牛进行了疗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静注HCG5000单位(试验1组)的治愈率为94%(49/52),比肌注HCG5000~10000单位(试验2组)的治愈率50%(15/30)高44%(p<0.01);静注LH200单位(试验3组)的治愈率为90%(18/20),比肌注LH200单位(试验4组)的治愈率50%(10/20)高40%(p<0.01);卵泡囊肿侧的阴唇粘膜注射LRH─A31000μg(试验6组),其治愈率为85.71%(12/14),这种方法不仅比每日肌注一次LRH─A31000μg,连续注射2次(试验5组)的治愈率64.29%(9/14)高21.42%,而且注射次数和用药量均为肌注法的1/2。  相似文献   

7.
三个不同牛场的37头发情期瘤牛,经一次前列腺素PGF2α处理,进行同期发情试验,60.6%的有显发情,90.5%的牛黄体溶解,一次注射PGF2α后定时授精的1号牛场妊娠率为61.4%,明显高于2,3号牛场的45.7%和46.9%,三个场重配牛的妊娠率分别为53.3%,50.0%和50.0%,三者没有显著差异。以孕酮(P4)浓度作繁殖力分级表明:6.6%的牛被误诊有黄体存在,其中2.9%黄体溶解不完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用适量PMSG(1350-2000IU)和纯化FSH(5mg)均能诱导母牛产双胎,其双胎率分别为42.9%(3/7)和33.3%(1/3)。输精时注射LRH-A3双胎率为50.0%(3/6),较对照组25.0%(1/4)提高25.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选用半舍饲的周岁龄青海细毛羊56只,分为三组,试验1、2组各20只,对照组16只。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1、2组每只羊每日分别添加0.2g和0.1gRCF-3稀土添加剂,进行60d饲养试验。结果:试验1、2组绵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6%(P<0.01)和12.6%(P>0.05);平均羊毛长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1%(P<0.01)和5.5%(P>0.05);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5.2%(P<0.01)和8.7%(P>0.05%)。试验1组平均日增重,羊毛长度和经济效益分别比2组提高15.9%(P<0.05)、15.7%(P<0.05)和15.2%(P<0.05)以试验1组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0.
用国产泰乐菌素治疗猪肺炎支原体(MPS)病,按26mg(高)、13mg(中)、5mg(低)/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第一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54.5%、54.5%、63.6%;未愈猪做第二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33.3%、55.5%、44.4%。中剂量组与进口泰乐菌素同等剂量组治愈率相同。用国产泰乐菌素预防MPS病,按13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7天,结果保护8/10,阳性对照猪10/10发病。  相似文献   

11.
将24头太湖猪新生杂种仔猪(二花×大白),分为4组,即在出生后隔离并分别人工哺喂葡萄糖盐水组(GS组,n=4),牛初乳组(BC组,n=5),牛乳(BM组,n=6)48小时组和完全自然哺乳的猪初乳组(PC组,n=9)。酶联免疫分析法显示,牛IgG在BC和BM组向仔猪血液中的转移分别在24和16小时左右达到峰值,为28.19±15.46mg/ml和12.89±1.78mg/ml,以后逐渐下降。48小时后回圈自然哺乳,第7天两组实验仔猪血中都仍有5mg/ml左右牛IgG的残留。PC和GS组没有检测到牛IgG免疫反应物。新生仔猪血清蛋白质浓度初生时平均为31.8±1.86mg/ml,PC组在出生后迅速增加,24小时达81.78±8.6mg/ml,此后略有下降,48小时为56.67±11.36mg/ml,第7天为87.67±3.89mg/ml。BC和BM组与PC组有相似的变化;而GS组在48小时内一直下降,49小时为6.25±2.28mg/ml;自然哺乳后,第7天上升为47.75±2.68mg/ml。但BM、GS组在24小时、48小时和第7天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低于PC组(P<0.01)。血清SDS-PAGE电泳显示,  相似文献   

12.
高浓度铁剂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6窝的96头哺乳仔猪分为3组,每组32头。试验1组、2组于3日龄分别注射1ml自制的高浓度铁剂“铁血素1号”(含铁150mg/ml)、“铁血素2号”(含铁100mg/ml),3组为空白对照。试验结果:35日龄断奶时,1组和2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6.76%和32.35%(P<0.01);3日龄时,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各组均在9~10g(P>0.05),到12、25、35日龄时,1组和2组均在12~14g,与对照组的6~9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组、2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高36.12%和31.90%。  相似文献   

13.
用164只1周龄AA肉用仔鸡进行的两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含铜8—14mg/kg的玉米—豆饼日粮中,添加125mg/kg铜(CuSO45H2O),提高4—7周龄平均增重7.1-10.8%(P<0.05或0.01),提高1—3周龄平均增重2.1-2.5%(P>0.05,试验Ⅱ)或6.2%(P<0.01,试验Ⅰ),降低1—3周龄饲料/增重6.3-15.3%,添加125mg/kg铜,对胸肌含水量无影响(P>0.05),明显提高了肝铜含量(P<0.05),但幅度不太大,由对照组的13.8mg/kg提高到23.8mg/kg(风干基础),而正常鸡肝含铜量低,因此对食品卫生无不利影响。大量铜由粪中排出体外,试验组粪铜浓度比对照组提高9倍。  相似文献   

14.
24头太湖猪新生仔猪(二花×大白)分为四组,在出生后隔离并分别人工哺喂葡萄糖盐水(GS组,n=4),牛初乳(BC组,n=5),牛乳(BM组,n=6)48h和自然哺乳(PC组,n=9)。前3组在48h后回圈哺乳。初乳对新生仔猪血液蛋白电泳形态的影响,新生仔猪血清蛋白质浓度初生时平均为31.8±1.86mg/ml,PC组在出生后迅速增加,24h达81.78±8.6mg/ml此后略有下降。48h为56.67±11.36mg/ml,第7天为87.67±3.89mg/ml。BC和BM组与PC组有相似的变化;而GS组在48h内一直下降,48h为6.25±2.28mg/ml,自然哺乳后,第7天上升为47.75±2.68mg/ml。但BM、GS组在24h、48h和第7天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低于PC组(P<0.01)。血清SDS—PAGE电泳显示,清蛋白(SA)PC、BC、BM三组48h内持续增加,GS组24h后显著下降,并且GS组在高分子量区(150kd)出现非抗体蛋白和多肽的聚合,其他三组则未见到。实验中未观察到牛乳酪蛋白向仔猪血液中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饲喂玉米型日粮的生长绵羊限制性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9 只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生长羯羊,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饲喂以玉米、玉米蛋白粉和青干草为基础日粮的绵羊消化道不同部位营养物质流通量,以及由十二指肠瘘管按“递减法”灌注不同氨基酸[A:减赖氨酸(Lys) ;B:减蛋氨酸( Met) ;C1 :全量;D:减苏氨酸(Thr) ;E:减组氨酸(His) ;C2 :全量;F:减精氨酸( Arg) ;G:减色氨酸(Trp) ;C3 :全量] 对绵羊体内氮沉积、血浆尿素氮(PUN) 、血浆游离氨基酸(FAA) 浓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玉米型日粮的绵羊瘤胃食糜流通速率( Kp) 为5 .09 % ~6 .15 % / h , 进入十二指肠中微生物蛋白占总氮的比例为17 .79 % ~30 .43 % 。绵羊十二指肠中Met 、Lys 、His 和Arg 流量偏低,而Leu 的流量较高。与对照组(C1 、C2 、C3) 相比,减少Lys 、Met 、Thr 、His 、Arg 和Trp 组的绵羊体内沉积氮(g/ kg W0 .75) 分别下降23 .50 % 、46 .67 % 、28 .66 % 、15 .00 % 、17 .33 % 和15 .89 % ;日增重分别下降37 .04 % 、53 .17 %  相似文献   

16.
以长×荣二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试验猪20~35、35~50、50~80、80~100kg阶段的生产性能和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全期日增重平均为762g,平均日采食量2153g,饲料报酬(F/G)2.787,各生产性能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ADG(g/d)=293.03+15.1BW-0.1 034BW2(R2=0.9988);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227g/d;体蛋白沉积模型Y(g/d)=72.211-1.5275BW+0.0648BW2-0.0005BW3(R2=0.955);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8665.41-183.3BW+7.7788BW2-0.0612BW3+36BW0.75,据此模型推算出20~50、50~80、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11.12、15.76和13.42g/d,真可消化赖氨酸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比表示为0.61%、0.56%和0.41%,总赖氨酸需要量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  相似文献   

17.
试验1猪舍条件差,饲喂粉状料。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维生素E量为12(对照)、20、40、60mg/kg的基础日粮,35d试验结果:平均日增重172、177、200、225g;料重比0.460、0.456、0.431、0.413;死亡率16.67%、7.14%、6.67%、0。试验2猪舍条件优越,饲喂颗粒料。Ⅴ、Ⅵ、Ⅶ组分别饲喂维生素E量为12(对照)、30、60mg/kg的基础日粮,42d试验结果:平均日增重186、208、244g;料重比0.64、0.54、0.48;死亡率3.45%、3.33%、3.33%。试验结果表明,不管猪舍条件优劣,无论饲料形状,随着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乳猪日增重,饲料利用率显著(P<0.01)提高。且在猪舍环境条件差的条件下,高剂量维生素E预防仔猪猝死症,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三种饲用抗生素对生长猪饲喂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0kg左右的约荣杂种一代仔猪84头,随机分成4组(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的基础上,Ⅰ组添加黄霉素5mg/kg,Ⅱ组添加对氨基苯砷酸70mg/kg,Ⅲ组添加硫酸抗敌素15mg/kg,Ⅳ组为对照组)。抗生素处理的3组试验组经30d后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8.97%(P〈0.05)、16.18%(P〈0.01)和2.73%;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高4.67%、11.26%(P〈0.05)和2.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黄牛十项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海祖 《中国牛业科学》1999,25(3):21-21,24
对青海省94头柴达木黄牛的十项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结果。ZnTT—7.74±2.82孔氏单位;TTT—1.02±0.14麦氏单位;GPT活性—125.5±54.0nmol/L;GOT—活性324.9±116.7(nmol/L);血清患蛋白73.15±5.91g/L;白蛋白44.70±6.20g/L,球蛋白28.45g/L;血清蛋白质组分白蛋白61.13±6.13%,α1—球蛋白2.98±1.06%,α2—球蛋白9.40±1.96%,β—球蛋白7.06±1.33%,γ—球蛋白19.76±4.79%,A/G之比—1.63±0.43。同时对犊牛、成年牛和公母牛之间的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720只伊莎褐产蛋母鸡,研究日粮表观代谢能(AMEn)、添加脂肪水平(SFAT)以及亚油酸(LIN)浓度对产蛋性能、蛋重和鸡蛋组成的影响,试验期从22周至65周。试验设置6个处理,AMEn、SFAT、LIN依次分别为:(1)2810Kcal/kg、0%、 1.15% ;(2)2810Kcal/kg、 4%、1.15%; (3)2810Kcal/kg、4%、1.65%;(4)2680Kcal/kg、0%、1.15%;(5)2680Kcal/kg、 4%、1.15%;(6)2680Kcal/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