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24%帕力特悬浮剂5种不同浓度处理对秋季桑园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4%帕力特悬浮剂对桑尺蠖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在98.4%以上;其次是桑螟,平均防效在59.7%以上;对桑毛虫、剌蛾的防效较差,平均防效在56.8%以下。24%帕力特悬浮剂5种不同浓度处理间,防治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以24%帕力特悬浮剂1250倍处理区效果最好,对桑园害虫的平均防效为81.8%,与其他4个处理区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4%帕力特1667倍和2500倍之间的4个处理,防治效果有好有差,但防后第9天调查,防效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2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区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区相比,防效虽有差异,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24%帕力特悬浮剂对桑园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桑园内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1250倍左右。  相似文献   

2.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24%帕力特(虫螨晴)悬浮剂等农药,对越冬代桑尺蠖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7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24%帕力特悬浮剂1667倍液防效为98.69%,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92.12%,40%丙溴.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防效为91.69%,90%桑宝灭多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效为87.4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效为83.15%,33%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防效为61.10%。春季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宜用40%毒死蜱乳油、40%丙溴.辛硫磷乳油或24%帕力特悬浮剂,不宜使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24%帕力特悬浮剂晚秋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幼虫的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在20℃相对低温气候条件下,农药的触杀作用,喷药后3 d初步显效,喷药后10 d完全显效,药效维持20 d以上;500~1500倍药液浓度范围内,使用剂量变化对防治效果影响不明显,提高喷雾质量有助于提升除虫效果;24%帕力特悬浮剂用于越冬防治桑尺蠖的推荐使用浓度宜为1000倍左右,具体使用浓度可根据蚕期安排和用药时的天气状况及防治害虫要求的持效时间长短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对部分桑园害虫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国祥  孙永军 《蚕业科学》2011,37(3):538-543
为了探讨从传统中草药苦参中提取的苦参碱用于桑树害虫防治的可行性,用2%苦参碱稀释药液对部分桑园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并检测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苦参碱对桑尺蠖、桑毛虫、棉大造桥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有较强的毒力,其LC50分别为23.55、28.73、28.52、30.71、25.61 mg/L,以1 500倍稀释药液对上述5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为92.18%~96.78%,并且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24 h虫口退减率为89.81%~96.00%;对桑园微型害虫桑蓟马和朱砂叶螨也有较强的毒力和防治效果,1 500倍稀释药液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分别为95.52%、98.07%,田间防治24 h虫口退减率分别为90.61%、92.55%;对桑螟、野桑蚕的毒力较低,LC50分别为364.47和351.01 mg/L,1 500倍稀释药液对2种害虫室内处理24 h后的死亡率仅有3.13%和3.83%,田间防治24 h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8.06%、8.70%。用2%苦参碱的2 000倍、1 500倍、1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4、8、32 h,安全间隔期后采摘桑叶喂蚕,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量性状无不良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苦参碱对桑园害虫防治具有选择性药效,如果桑园害虫的优势种群为桑尺蠖、棉大造桥虫、桑毛虫、红腹灯蛾、白毛虫、桑蓟马、朱砂叶螨,可以考虑采用苦参碱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桑树不同季节施用杀虫剂虫螨腈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螨腈因其对家蚕的低毒性而成为桑树害虫防治药剂之一。为了确保桑园施用虫螨腈对家蚕的安全性,分别于春、夏、秋季对桑树喷施虫螨腈后,调查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性及家蚕的中毒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桑树喷施虫螨腈对家蚕的残毒性差异较大。夏季以24%虫螨腈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喷施桑树后3 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基本安全,1000、2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5d采叶饲养对3龄期家蚕已无致死性;春季3种浓度药液喷施后7 d采叶饲养仍造成3龄期家蚕100%死亡。夏蚕期3龄期家蚕饲喂1000倍稀释药液喷施后1h的桑叶后即出现中毒死亡,而中秋蚕期、春蚕期的3龄期家蚕食下相同毒叶分别在1、3d后才出现中毒死亡现象。此外,调查虫螨腈对不同龄期家蚕的残毒性,表明对5龄期家蚕的残毒性明显低于3、4龄期的家蚕,因此建议在家蚕4龄期之前尽量不用虫螨腈防治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0%保桑灵EC田间防效和对家蚕安全间隔期试验,得出40%保桑灵EC对桑园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桑尺蠖的防效较佳,宜在低龄盛期防治,推荐使用浓度1000倍,同时得出40%保桑灵EC对家蚕安全间隔期为15天。  相似文献   

8.
从食下急性毒性、残留毒性和中毒反应等方面,评估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对3龄起蚕的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3.3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具有极高风险性。家蚕取食带毒桑叶1~3 d左右,逐渐出现拒食、乱爬、吐液、体曲呈“S”状、胸部肿胀、尾部脱肛、蚕体缩小等明显的中毒症状。随着采叶间隔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降低,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逐渐减弱。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间隔21 d死亡率为24.07%,对家蚕仍具有较高风险性,1 500倍液间隔18 d、2 000倍液间隔15 d和2 500倍液间隔12 d后连续3 d无中毒死亡家蚕。因此,在使用4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害虫时,以1500倍液浓度为宜,其安全间隔期应在21 d以上。  相似文献   

9.
77.5%敌敌畏乳油对桑尺蠖防效试验,结果为1 500倍药后1d防效达96.51%,药后7天达99.22%;2 250倍和3 000倍药后1d防效分别为64.44%、78.06%,药后7d防效为85%以上。经初试77.5%敌敌畏乳油对桑尺蠖防治效果较好,对家蚕安全间隔期较短,可以在桑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0%新农宝乳油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后对家蚕不同间隔天数的残毒试验,得出40%新农宝乳油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较长,在桑园害虫防治上可在养蚕间隔期较长时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亚胺硫磷EC1000倍对低龄桑螟、桑尺蠖防效较好,可用于桑园鳞翅目害虫的常规防治.防治高龄虫时使用浓度应提高到500倍左右.亚胺硫磷对家蚕的残毒期中等,500倍叶面喷雾10 d、1000倍8 d对家蚕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对家蚕的毒性,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阿维菌素及其混合制剂对家蚕的急性经口食下毒性、熏蒸毒性、在桑树上的内吸传导毒性和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3龄起蚕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60 9 mg/L、1.8%阿维菌素水乳剂(EW)0.001 3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悬浮剂(SC)0.007 8 mg/L(根据有效含量计算为阿维菌素0.001 6 mg/L·甲氧虫酰肼0.006 2 mg/L),3种药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均为剧毒级;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24%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240 mg/L)、1.8%阿维菌素EW 1 000倍液(18 mg/L)对家蚕均无熏蒸毒性;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8%阿维菌素EW 1 500倍液(12 mg/L)和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在桑树上的残毒期均50 d;24%甲氧虫酰肼SC 3 000倍液(80 mg/L)、10%阿维·甲氧虫酰肼SC 1 000倍液(100 mg/L)均可通过内吸作用并传导到未喷药的桑叶上。建议桑园附近及养蚕区域避免使用此类农药。  相似文献   

13.
桑轮纹病的化学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轮纹病进行了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环唑类1 000倍液药剂、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和80%代森锰锌800倍液喷施桑树,可以抑制桑轮纹病真菌的发育进程,喷施桑树4次40 d后调查结果显示,环唑类1 000倍液药剂、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2个试验区桑树全部为健康枝条,桑叶的发病率为0,防效为100%;80%代森锰锌800倍液试验区桑叶的发病率为4.26%,防效89.36%。养蚕试验证明环唑类1 000倍液、托布津类1 000倍液药剂对家蚕饲养的残效期为1 d,不影响正常的养蚕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三氟苯嘧啶是一种防治稻飞虱的新型杀虫剂,为了解三氟苯嘧啶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风险,进行了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的食下、熏蒸、内吸等多种毒性测定试验。室内毒性测定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等级为中毒[致死中浓度(LC_(50))为50.721 9 mg/L];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的推荐使用质量浓度为33.33 mg/L,与LC_(50)的毒性比为0.66,对养蚕生产为中等风险;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家蚕无明显熏蒸毒性。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 000倍、2 000倍和4 000倍稀释药液在桑叶上的残毒期分别为55 d、35 d和30 d;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可通过桑叶内吸并向上传导,但毒性作用较弱。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中毒家蚕拒食作用明显,头胸伸长,少量吐液,静伏或侧倒,呈麻痹、瘫痪状。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时间很长,对家蚕具有积累毒性,蚕区的桑园及桑园周围农作物应谨慎使用该药剂。  相似文献   

15.
2.5%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对春季桑尺蠖高龄幼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7—8月份对蚕的安全间隔期可达35d以上,在蚕业生产中应慎重使用。可在春季桑树未开叶和晚秋蚕结束后作为封园药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试40%丙·辛乳油(保桑灵)三个不同浓度(750倍、1000倍、1 500倍)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及对杂交桑的安全性.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喷三个不同浓度药液后1天分别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蚕累计死亡率100%;喷药后4天采药叶喂3龄第二口叶蚕至上蔟,累计死亡率为0.40%丙·辛乳油对家蚕的毒性随着喷药后间隔时间延长,家蚕死亡率趋向变低.用该药防治桑园低龄幼虫效果较好,建议40%丙·辛乳油在桑园使用浓度为750~1 000倍液,采桑叶喂蚕的安全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鳞翅目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发现,在750~3000倍使用浓度范围内,对桑尺蠖防治效果与65%毒死蜱相当,而对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等鳞翅目桑虫总体防效稍差于65%毒死蜱,与40%毒死蜱1200倍相仿。在本地区生产上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建议使用浓度1000倍,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防治(特别是桑尺蠖),安全用叶间隔期为8~10d,适宜在养蚕前防治,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桑尺蠖在如皋部分桑园暴发,影响养蚕生产。24%虫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和3000倍液,药后1d防效70%以上,药后3d防效分别为98.1%和97.5%,药后6d防效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65%毒死蜱产品的示范试验对比,明确毒死蜱对桑园害虫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对害虫敏感程度依次为扁刺蛾、白毛虫、桑螟、桑尺蠖,主要表现为累积性中毒症状。依据试验结果推荐使用浓度为1500~2000倍,安全间隔期为21 d或以上。但产品的配制方法和选用的原药纯度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后残留时间的长短,影响家蚕的安全饲养。  相似文献   

20.
保桑灵40EC对鳞翅目桑虫防效及残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桑灵主要防治对象为桑园鳞翅目害虫,通过本试验结果,认为保桑灵750倍、1000倍对桑螟、桑毛虫、野蚕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保桑灵1500倍对高龄桑毛虫防效稍差。在生产上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建议使用浓度1000倍,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特别是桑尺蠖)防治,安全用叶间隔期10~12天,适宜在养蚕前防治,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