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材,笋,景俱佳的优良竹种——红竹栽培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竹PhylostachysiridescensC.Y.YaoetS.Y.Chen别名红壳竹、红鸡竹、红哺鸡竹,是刚竹唇中较大的散生竹。秆高8~12m、径8~12cm。在浙江、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均有分布,近年已为各地广为引种。该竹秆高,径粗,竹材经晒不裂,蔑具韧性加工性能好。笋味甘甜鲜美、出笋多、产量高、笋徐叶紫红色,色泽鲜艳。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能在土壤较瘠薄林地生长,管理相对较为粗放,是竹类中一个造林先锋竹种。在立地条件较好,管理较集约时能获得较高笋材产量。近年,红竹虽是安吉县乡土竹种,但发展仍很快,已从原来全县5…  相似文献   

2.
桐梓县引种优良笋用竹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论述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可能性,并通过对不同海拔引种的笋期,厉竹率、地下竹鞭生长及产量测算等恢复适应性指标的观测,从而进行适应性分析,初步得出的适应性顺序为:(1)新站;早竹、雷竹、红竹、白哺鸡竹;(2)元田大早竹、红壳雷竹、红竹、安吉金竹、雷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尖头青竹,高节竹;(3)凉砚垭;早竹,红竹、白哺鸡竹,雷竹。  相似文献   

3.
红竹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nscens Yao et Chen是一种笋用、材用,篾用均佳,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因而值得推广种植的优良经济竹种。本文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对红竹生长,发育连续研究所得资料的系统总结,内容包括竹笋-幼竹,成竹、地下茎生长,新造红竹林的发笋特性,成竹质量和红竹的开花结实等。  相似文献   

4.
对海涂哺鸡竹笋产量分布和竿径变化规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哺鸡竹出笋不均勾,盛笋期在整个笋期的中前期;笋期从造林后开始逐年推迟,最后稳定在5月上旬左右。竹竿胸径逐年增粗,到成林时基本稳定,受土壤条件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5.
橄榄竹是三明市近几年发现的一种优良散生中大径竹,具有分布广、用途多、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在橄榄竹长春笋季节,通过测定分析笋的营养成分、鲜嫩度及涩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橄榄竹笋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占竹笋干重的3.62%,营养丰富,口感好,是一种优良笋用竹,应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竹藤通讯》2009,7(2):47-47
该项目针对当前乡土笋用竹经营现状,选择在研究地区有良好经济价值、分布广泛的雷竹.高节竹、水竹、红壳竹、绿竹、吊丝单竹等乡土竹种,开展了可持续经营原理和技术研究。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雷竹栽培生理生态特性研究;雷竹覆盖栽培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及持续丰产经营技术的研究;笋用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红壳竹双季丰产经营技术研究;野生水竹笋的开发利用研究;高节竹笋用林培育技术:绿竹、吊丝竹带蔸主枝扦插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7.
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红竹竹笋的营养成分、竹笋的重要性状及竹林的地上和地下结构组成和竹林覆盖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阐述了红竹是我国优良的笋用、材用竹种,适应性、抽鞭发笋能力强,在南亚热带至北亚热带广大地区均可栽培.研究表明竹林林分结构与产量关系密切,通过建立合理的林分结构和科学的肥水及土壤管理,采用早出覆盖技术竹林产量及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投入产出比达14.  相似文献   

8.
笋用竹良种选育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培育优良的笋用竹,以提高竹笋的营养价值,改善其风味,进行了笋用竹良种选育研究.其方法是:引进优良的品种,并与本地的竹种杂交,从中选择其优良的无性系,结果表明:(1)麻竹与版纳甜龙竹、清甜竹杂交,已获得成功,其笋味不苦;(2)撑篙竹×麻竹7号,其竹笋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种的竹笋,且产量高,加工性能好;(3)实生苗在试管内培养植株间生长差异大,其芽丛经生根诱导,生根率达60%;(4)人工促进萌发的次生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达60%.并详细介绍了营建采萌圃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9.
竹秆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又称粉绿竹、花斑竹、红淡竹等。其耐寒耐旱性较强,竹竿坚韧,生长旺盛。我省农村,多于宅旁成片栽植,竹林姿态,婀娜多姿,竹笋光洁如玉。淡竹林亦可防风,并绿化环境。秆壁略薄、篾性尤佳,是上等的农用、篾用竹种,秆可作晒竿、大棚架、农具柄等,亦可编织凉席。笋供食用。淡竹林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等特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稻草截杆加砻糠覆盖及相应的水肥管理等技术措施进行红壳竹早出笋试验,使红壳竹提早52d出笋,平均产量增加7350k9/hm^2,产值增长率达294.59%,产出投入比达3.26,并总结出了红壳竹高产高效的提早出笋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收期对3种笋用竹竹笋营养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采笋期对竹笋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对红哺鸡竹(Phylostachys iridescens)、白哺鸡竹(Ph.dulcis)和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aureocaulis')3种笋用竹不同采笋期竹笋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灰分含量和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笋用竹竹笋蛋白质干基含量均在310 g/kg以上,红哺鸡竹还原糖干基含量为107.0—188.1 g/kg,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6.1—117.2,72.1—121.0 g/kg.3种笋用竹竹笋中粗纤维含量为43.0—84.2 g/kg,脂肪为26.0—36.0 g/kg.采收期异同不仅影响竹笋的粗纤维和灰分含量,也会影响到竹笋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但不同竹种的含量变化有所不同.红哺鸡竹竹笋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随采集时间的推后含量递减,但还原糖含量递增,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随采集时间的变化不明显.3种笋用竹竹笋氨基酸总量(T)变化在13.06—35.4 g/kg,E/T值均在33.0以上.红哺鸡竹竹笋的T值随采收期的延后含量增加,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的T值则呈现出随采收期的延后含量递减,儿童必需氨基酸总量(CE)呈现类似的变化.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时令变化对于指导竹笋采集和竹林经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定样地竹株的观测和林分整体物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脱箨期、落(展)叶期、分枝期、梢部下垂期与单株、林分群体的关系以及气象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在建立光箨篌竹年物候谱基础上,将年生育划分为萌芽孕笋期、出笋成竹期、竹笋幼竹形成期和行鞭成芽期4个时期,并阐述了各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优良丛生笋用竹及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报道对同一栽培条件下的10种优良丛生笋用竹及4种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各种竹笋的鲜食品质、加工性能及营养成份含量的综合评价,评选出三类优良竹种:第一类为优良鲜食型笋用竹种,包括版纳甜竹、云南甜竹、麻版1号竹,其鲜笋鲜食品质最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笋期长,产量高,但加工成干笋色泽欠佳;第二类为优良加工型笋用竹种,包括麻竹、毛麻1号竹、毛笋竹,其竹笋加工成干笋色泽最佳,笋体大,易加工,产量高,但鲜食品质较差,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差;第三类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优良竹种,包括撑篙竹、大头典竹、绿竹、吊丝竹、吊麻5号竹、撑麻7号竹,其竹笋鲜食品质及加工性状均较好,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好,这些竹种的竹材材质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较抗寒,作为笋材两用竹在粤北以北的地区推广种植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高节竹丰产经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节竹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适应性强、成林快、产量高、笋味佳、效益好等特点。其竹林四季常绿,具有良好的防风固土能力与绿化、美化作用;其笋味道鲜美,可直接上市,可以加工成罐头、笋丝、笋干等;其材质坚广泛用于蔬菜大棚;是一个集观赏、生态防护、笋用、材用于一体的多用竹种,发展潜力很大。该文对高节竹的造林技术、丰产高效培育技术、夏笋冬出经营技术作了系统介绍,旨在对林业生产经营中大力推广这一优良竹种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嘉兴市秀洲区笋用竹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政府对竹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调查分析了4个典型农户竹笋产量、产值和经营管理措施,并对嘉兴市秀洲区笋用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发展笋用竹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竹笋以其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竹笋销量日益增加,产量与品质成为笋用竹林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笋用竹林的丰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笋用竹林的经营效益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当前笋用竹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笋用竹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并对笋用竹林可持续经营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笋用竹林的高产培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哺鸡竹笋用林早出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哺鸡竹笋用林早出丰产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地面复盖等早出丰产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红哺鸡竹笋用林经济效益,最佳经营模式是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分两次复盖厚达40cm谷壳,能够使立竹度10500株/hm^2的红哺鸡竹笋用林比对照提早70天出笋,复盖60天后出笋较多,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353.7%和716.3%,早出笋闰量和产值分别占总数的52.9%和73.8%,出笋适宜地温15℃以上。  相似文献   

18.
早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盛产其竹的浙西北地区称雷竹,意早春打雷时节即有笋出。早竹无大小年之分,是典型的笋用竹,鲜、嫩是其笋质的特点。由于早竹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等特点,各地广为引种,不过其中因为忽视引种地区的立地条件或因栽培技术不当而致失败者也不乏其例,现将早竹引种及栽植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天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经过二年多时间的试验研究,在红壳竹的笋用栽培与笋期生长研究上取得了初步成功。试验林中施尿素笋前肥、施尿素笋前肥加施有机肥二种处理的竹笋产量分别达到每亩152公斤和535.5公斤,是一般红壳竹林的1.4倍和4.5倍。  相似文献   

20.
笋用竹引种栽培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产量大,价值高,竹业生产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国际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竹子的发展,特别是竹笋具有抗癌、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被誉为。保健食品”和“美容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发展笋用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文中就笋用竹引种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竹种特性、选择好造林地、栽植优良母竹及竹林科学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