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林口林业局为国有森工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详尽了解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并参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和小康指标等标准,从系统理论出发,设计出一套林口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1个指标),系统层(3个指标)、变量层(13个指标)和要素层(52个指标)四个层次,涵盖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可以对林口林业局的发展状况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林口林业局为国有森工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详尽了解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林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与内涵,并参考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和小康指标等标准,从系统理论出发,设计出一套林口林业局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1个指标),系统层(3个指标)、变量层(13个指标)和要素层(52个指标)四个层次,涵盖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可以对林口林业局的发展状况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为重要.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可持续林业的基本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可持续林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防止片面性;用统一的标准将可持续林业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依据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及廊坊市的区域特点构建廊坊市可持续林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权重,定量评价廊坊市林业是否具有可持续能力.结果表明,廊坊市整体上还不具有可持续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初步研究,设计出了包括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1个目标层、人口状况等5个准则层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28个评价指标的层次性指标体系,并利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讨论分析了黑龙江森工林区作为国家用材林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就是使森工林区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平衡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并且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根据这个原则 ,提出了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目标层、类指标层、指标变量层。以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森林生态效益持续发挥、林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区社会效益长期稳定为类指标 ,以择伐林地面积比例、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工资保障情况等 2 7项为指标变量。按照这个指标体系 ,首先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标志值 ,得到各单项指标实现率。然后以各单项指标实现率为基础 ,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类指标的实现率。再经加权计算得到目标层得分。据此可对森工林区的发展状况做出分项和综合的评价。以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其对应年度的统计数据为例 ,得出目标层得分为 0 5 0 6 3,森工林区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类指标层得分分别为 :生态效益 0 5 390 ,对目标层得分的贡献占1 6 1 7% ;经济效益 0 4 96 9,占 1 9 88% ;社会效益 0 4 85 9,占 1 4 5 8%。  相似文献   

6.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辨析林业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着重介绍了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以及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综合评价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实现林业生态文明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 个一级指标和22 个二级指标,以及林业生态文明水平测度标准。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可能满意度法建立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定量测度评价方法,并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实践中。结果表明:(1)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系统地评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该评价方法体系可以用来补充完善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的定量评估工作,对林业建设水平进行数量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2011 年、2013 年和2015 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评价测度值分别为27.52、28.64、29.04,与2013 年广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测度值41.17 相比,清城区目前仍处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起步阶段,在逐步迈向林业生态文明城区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江礼家  薛伟 《森林工程》2008,24(3):86-89
以延边森工局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历史和现状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延边森工局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层(3个因素)和二级指标层(23个子因素)3个层次,涵盖了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可以对延边森工局的发展状况作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指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根据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分级法以及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建立了我国南方县级林场可持续林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本研究可为林场可持续林业建设的诊断、调控和评价提供手段与工具.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和Ⅲ级指标层,其中Ⅰ级指标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等5个部分,并进一步细化为20个Ⅱ级指标,38个Ⅲ级指标。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科学评价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探索林业在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为重庆三峡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以可持续性、科学、实用易操作、与国际接轨等为构建原则.展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详细介绍了指标的设置原则、指标的量化及标准化、权重的确定、综合值的确定等方法步骤,列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  相似文献   

12.
以研究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将涉及的13个乡(镇)作为基本单位,结合该流域现状,建立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下设3个基准层,筛选出13项指标,采用熵值法对该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对湖南祁阳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层次为经济层,评价体系中人口密度、各乡(镇)常住人口和从业人员人数3个因子的权重值最大(0.0816),发展可持续系数在13个乡(镇)表现出一定差异性,最高值为浯溪街道办事处(0.3174),因其处于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优良,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限制平潭综合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环境因素构建了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设计为递阶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得到了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因子。最后,对限制性因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连木优良类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黄连木优良类型的划分和评选提供理论依据,在全面调查和分析黄连木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黄连木这一能源树种的特点,遵照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由目标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组成的黄连木优良类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目标层由黄连木的生长特性、结实特征、生态特征、含油率特征、物候期特征等5个方面的指标组成,指标层由29个具体的评价指标组成;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指数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腊虎 《林业科学》2008,44(4):69-77
对甘肃省87个县(市、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等多项指标进行调查,按照指标选择的原则,选取21项指标建立了甘肃省社会林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利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林业资源三大类指标中的12个主因子进行分层聚类,把甘肃省87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社会林业类型区.对划分的5个类型区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5个类型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各个类型区的社会林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功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常用的系统法、目标法、归类法,指标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以及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和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7.
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结合青石冈国有林场的具体情况,从生态环境质量因素、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经营管理水平因素等4个方面提出了包括目标层、类指标层和项目指标层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林场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青石冈国有林场为弱可持续经营型。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洪雅林场是四川省重要的用材林基地。分析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研究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将指标体系划分为4个层次:总目标层、目标层、类目标层、变量指标层,计算各变量指标得分值,据此对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洪雅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总目标层得分值0.663 9,总体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森林资源可持续得分值0.776 8、生态环境可持续得分值0.613 4、林场经济可持续得分值0.559 3、社会可持续得分值0.675 0。森林资源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现状较好,而林场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相对较差,这与林场目前的森林可持续发展现状情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19.
针对漳浦县海岛实际,选择3个系统层,18个具体指标,构建了漳浦县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贡献率为权重计算主成分因子得分综合值,得出各系统层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根据得分情况对漳浦县海岛1997~2012年的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收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相关研究文献,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维度、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价方法3个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发展趋势。通过文献分析发现,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维度构建研究进展较显著, 评价维度大多集中在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 国内研究者对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但目前尚无公认的评价体系, 现有评价体系缺乏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缺乏可操作性; 国外研究者对自然旅游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取得了一些成果, 可以选择性地借鉴; 融合多学科,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评价较为全面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亟需深入研究的3个方面, 即注重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研究、加强环境维度指标的可测量研究和探索对全球自然保护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