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听觉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综合的空间造型艺术。其中,听觉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高妙境界之一。要实现中国古典园林“雅静之至”的理想境界,确实也离不开令人荡气回肠的听觉因素。在园林中听觉与视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建构园林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都可以形成听觉美。园林听觉美对现代景观的效果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参8  相似文献   

2.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园林美的鉴赏活动对听觉方面的审美要求同样不能被忽视。在对声景美的内涵、特征和意义进行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各种不同类型声景美的创造途径以及声景意境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内涵在于其“境生象外”的意境魅力。意境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文章分别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官感知所体会的不同意境以及园林要素(山石、水体、建筑等)不同处理的艺术手法上进行分析,以期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哲学-艺术-园林三个层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量化规律的存在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量化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音乐和印象派绘画的艺术追求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所以,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德彪西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追求、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6.
郭东阁 《河南农业》2019,(15):63-64
景题是中国古典园林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声景景题是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感官体验的重要方面。通过声景声源选择、声景景题分类、修辞手法、体现意境等分析,将声源分为自然之声与人为之声。声景景题与五感中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四感相结合,运用借景、反衬、用典、通感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烘托意境。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需要保护、放大有利声景,削弱不利的人为之声,以期为当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创造有利的声景环境,给使用者以更好的体验感受,进而提高空间意境的营造水平,为当下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园林美学从属于风景园林艺术范畴,它同时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园林美有多种表现形式,广泛存在于园林设计各种要素中,并蕴含着各种内涵.根据园林设计要素与线型特点出发,详细论述直线型、曲线形和自然线型的内涵及其引申含义,从而为深刻理解和掌握园林线形形式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理水是中国园林的命脉,因为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通过对中国传统理水艺术技法的分析和研究,注重因地制宜,处理好水体与周围园林空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西湖风景区山地园林为研究对象,展开景观序列的宏观分析.宏观分析部分从空间、游览路线、视觉构成、植物等景观序列对西湖山地园林理景艺术进行探讨,认为西湖风景区核心景区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山地园林空间层次丰富,多数景区通过主题形式使林、石、溪等自然景观与建筑等达到密切结合,浑然一体,又在人工景点和自然环境之间建构起视觉关联.游览路线大多随山势高低变化和沟通景点的需要而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山地园林的空间层次、节奏及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独具特色,对营造现代园林景观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特点,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并给出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以期营造出更具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岚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5):187-188,192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及现代园林特色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将其理解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如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焕发新姿。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丁岚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其书院园林自北宋始建,注重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园林与文化的结合,继承了浙江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基于温州书院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书院园林的巧借自然、高雅脱俗,布局灵活、礼乐相成,人文构景、意境深邃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书院园林是清闲旷远造园的典范,加强温州书院园林的保护,对丰富温州园林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铺地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铺地的主要类型、作用及艺术特色,并简要阐述了古典园林铺地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山居赋》——这一不可多得的完整描述早期文人山水园林的文章进行了解读,梳理出其整体结构、内容及其反映出的造园思想和艺术手法,旨在增加对山水园林精神的理解,并就其延续中国古典园林生命力和指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这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其适用性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许悦  丁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39-6741
[目的]以期在现代的园林意境的营造中更好的继承文化,发扬园林意境的风格和作用。[方法]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立意出发,总结传统园林意境的各种营造手法。[结果]提出在现代园林意境的创造中,应该将以人为本做为出发点,构建现代大文化背景下的园林意境;尊重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同时挖掘传统理念,丰富园林意境的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苏州古典园林叠石艺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11-13814
山石理景是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造园要素,其理景艺术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之精髓。笔者以苏州例证古典园林山石理景为实例,笔者以《园冶》等造园艺术理论为依据,浅析苏州古典园林的叠石艺术,旨在为园林专业学生培养园林文才和画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崔新琴 《吉林农业》2011,(5):278-278
石材运用于园林之中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是园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文章在论述石材的基本特点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各种园林石材进行了分类介绍,对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石材的选用、运用以及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柱 《北京农业》2011,(18):47-48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9.
诗情画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文化的属性,是诗和画的统一体。诗画对园林,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涵上都有着深刻影响;反过来,园林在诗画中也时常有反映。园林、诗和画具有共同的追求,即所谓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和诗画打通各艺术范畴甚至人的感官隔阂,达到审美体验的互渗交融。  相似文献   

20.
"兼工带写"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处理手法,它集"工笔"的风格精丽和"写意"的简括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处理手法也有这种"兼工带写"的技法.具体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其园林建筑和建筑装饰的工巧和精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写意"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园林中实景的"写意"处理和园林中诗化的艺术处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和"写意"手法的辩证统一,水乳交融--"兼工带写",这种艺术处理手法可以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产生虚实相生,动静相依,疏密相映,开合自然,张弛得当的艺术效果.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