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花的栽培     
兰花自古就是我国最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柔美俊逸的叶片,淡雅素洁的花朵,清远奇绝的幽香,使之成为花中珍品。兰科植物在我国约有500个属,1万余种,平常所观赏的兰花是兰属中的地生兰品种。依其花期大致可以分为春兰、夏兰、秋兰、寒兰和墨兰。兰花的变种很多,有素心、荷花瓣、梅瓣、水仙瓣、蝴蝶瓣之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菌播种技术,对春兰、豆瓣兰、莲瓣兰和春剑4种兰属植物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所需时间及萌发率与兰花种类及其果实成熟度、所选培养基等因素有关。春兰、豆瓣兰、莲瓣兰的种子萌发较易,而春剑较难;莲瓣兰种子萌发率较高;培养基A和C可促进豆瓣兰种子萌发,培养基B可促进莲瓣兰种子萌发,培养基A和B可促进春兰种子萌发。观察研究还发现,被1种细菌感染的兰花种子更易萌发。  相似文献   

3.
<正>兰花广义上是兰科花卉的总称,目前栽培的兰花有中国兰和洋兰之分,中国兰又称国兰,是指兰科兰属的少数地生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兰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一般花较少,但芳香沁人,花和叶都有观赏价值,近年来被广泛繁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花卉之一,而如何养好中国兰是一件需要审慎对待的事情。下面主要介绍中国兰栽培管理的几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云南名品兰花□陈贵栽培观赏花卉是人们的一种情趣。在众多的观赏花卉中,云南兰花中的名品是值得人们认识了解的。这里介绍几个主要品种。红莲瓣。云南滇西独有的莲瓣兰中的一个品系。花瓣桃红色,花瓣内外两面一样红,花杆深红,唇瓣白底色,生有U形红斑或点斑。这种兰...  相似文献   

5.
一、繁殖方法: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压条和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在10~11月当果皮裂开露出红色种子时采种,选饱满、无病虫害的籽粒与湿细沙混合藏于窖内,上盖细土。厚朴种子的发芽温度在18℃左右,翌年早春,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5℃时取出即可准备播种,厚朴种子表皮有腊质,水难渗入,播后不易发芽,需进行去腊处理,方法是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4~48小时,以种子表面鲜红色油脂层转为黑褐色,  相似文献   

6.
正合欢种子椭圆形,扁平,长0.7~0.8cm,熟时深褐色,种子千粒重约40g,每公斤25000粒左右,发芽率60%~70%,常用播种繁殖。育苗地选择肥沃、湿润的砂壤土,春天播种,播种前种子在温水中浸种2-3天,然后混沙催芽,等种子开始萌动时下地,播后10天左右发芽出土。  相似文献   

7.
兰花栽培及养护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花是兰科Orcnidaceae兰属CymbidiumSw .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生、气生或腐生 ,极罕见为攀援藤本。叶互生或对生 ,叶片草质、肉质、革质或厚鳞片状。多具肉质茎或假鳞茎。根肉质 ,具根被与肉生根菌共生。总状花序 ,亦有复状花序。兰花具有优美的叶片和芳香艳丽的花朵 ,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在国际花卉市场中 ,兰类 (广义 )所占的比重很大 ,据报道兰花的贸易额约占全部花卉的 1 4~ 1 3。这是由于兰花的花美色艳 ,切花持久耐看 ,因此而特受欢迎之故。除观赏外 ,部分兰花还可供药用 ,有的还可提取…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花梗芽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单株性比较强,在栽培过程中很少会产生分株。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组织培养繁殖法和无菌播种繁殖法。利用蝴蝶兰花梗侧芽、叶片、茎尖等外植体,进行无性组培快繁,可以保持母株的原有优良性状。蝴蝶兰的种子发育不全,没有胚乳,只有一层极薄的种皮,需经培养基上无菌播种才能获得植株,但是后代植株不能保持母株原有的优良性状,因此一般不作为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你可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观赏兰花的胜地? 浙江处处有兰花 浙江素以产兰花著名,其中以绍兴、杭州、余姚为最。绍兴有漓渚花圃和棠棣花圃,仅漓渚花圃就育有兰花3000多盆,上百个品种,其中有不少国家级珍稀的奇瓣名兰。杭州花圃的兰花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声誉,而这里每年举办一次的兰花精品展更是珍品荟萃,其中属名贵珍品的有荷瓣的“大富贵”、“绿芳”,水仙瓣的“崖一品”、“汪字”,梅瓣的“宋  相似文献   

10.
兰花的品赏与栽养南京市古林公园管理处陈北雁自古以来,兰花就是我国最著名的观赏花木。其优美俊逸的叶片,淡雅素洁的花朵,清远奇绝的幽香,使之成为花中珍品而备受赞誉。兰花植物在我国约有500个属,1万多种,平常所观赏的兰花是兰属中的地生兰品种。依其花期大致...  相似文献   

11.
沙棘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是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和风沙地区用于荒山造林和保土固沙的树种。 沙棘以播种育苗为主。育苗地应选择灌溉方便、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切忌粘重土,在干旱地育苗,应提前翻地,蓄水保墒。播种前耙地碎土。 沙棘种子小,种皮厚而硬,并附有油脂状棕色胶膜,妨碍种子吸水膨胀,所以播前要做好浸种催芽。用40~60℃温水浸种一昼夜,再混沙催芽,待种子有 1/3裂口,即可播种。一般春季播种,春播要适时早播,当土壤表层5厘米深处温度达9~10℃时,种子就可以发芽,地温在14-16℃最适宜。播前要…  相似文献   

12.
程静君 《云南林业》2002,23(5):10-11
1怒江兰花资源的现状云南是中国兰花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兰科植物有1000属530多种,占全国兰花种属的一半多。在全省530多种兰花中有一半的珍稀名品就出在滇西大理州、怒江州等地。尤其是怒江州的蝴蝶兰、棕根大雪兰、金兜兰、细叶莲瓣兰等最为出名。在怒江州澜沧江两岸分布有细叶莲瓣兰、朵香、绿兰、惠兰、豆瓣兰、剑兰、寒兰、墨兰、蜜蜂兰、虎头兰、莎草兰、大雪兰、兔耳兰、万代兰、虾脊兰、兜兰、独蒜兰、蜂腰兰、石斛兰、鹤顶兰等20多个兰花品种。2001年底,产于澜沧江畔的一株莲瓣兰,唇瓣全红,在中国兰花博览会上获金奖,开价10万…  相似文献   

13.
孔雀草的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雀草TagetespatulaL.又名红黄草,一年生.高30~40cm,茎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羽状全裂,小裂片线形至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有长梗,花径2~6cm。舌状花黄色,基部具紫斑;管状花先端5裂,通常多数转变为舌状花,形成重瓣类型。花型有单瓣型、重瓣型、鸡冠型等。孔雀草喜温暖,要求阳光充足,但在半阴处也可生长开花。抗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移植,生长迅速,栽培容易,病虫害甚少,通常采用播种繁殖。1种子的采集11采集时间:采种之前,首先应对采种的母株进行调查,了解和掌握母株的分布地点、花形、生长及结实等情况,以保证…  相似文献   

14.
小云 《湖南林业》2002,(6):23-23
杜仲繁殖方法主要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和余根繁殖等。生产上以种子繁殖为主。一、种子繁殖采种及种子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粗壮、皮厚、叶肥大、无病虫害、20年以上未剥过皮的雌株作采种母株。于10月末到11月初,果实的果皮呈淡褐色时,收集种子,薄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选新鲜、饱满、淡褐色、有光泽的种子进行秋播或春播。干的杜仲种子播种,一般出苗率不高,只有通过催芽处理,才能提高出苗率。处理方法:①湿砂层积法:将清洁的河砂与种子交互分层迭放或混合存放于木箱内,保持适当的湿度,以手捏砂不见指缝有水…  相似文献   

15.
春兰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最悠久和最普及的传统国兰之一。由于兰花种子繁殖发芽率低且苗期生长缓慢,加上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分株繁殖成为最主要繁殖方法。作者利用庭院莳养兰花多年,摸索出一套春兰分株繁殖栽培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银忍冬为东北地区优良观赏树种,目前在东北地区园林绿地中广泛栽植应用。通过对其播种繁殖技术的研究表明,春季和秋季均可进行金银忍冬播种,但播前种子必须经过高温暖湿预处理,否则播后当年不出苗、出苗迟、出苗不全。  相似文献   

17.
花卉繁殖方法很多。分株繁殖是常用方法。分株繁殖又叫分根繁殖。它是将母株根部发出的根蘖苗,分割下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植株。由于分株苗带有母株的主根和须根,所以容易成活。并能当年开花。多选用丛生性的灌木和草本花卉。如贴梗海棠、丁香、紫薇、芦荟、虎皮兰等。  相似文献   

18.
紫叶小檗又名红叶小檗 ,是日本小檗的一个栽培变种 ,属小檗科 ,小檗属 ,是良好的观果、观叶和刺篱树种 ,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紫叶小檗的繁殖 ,通常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1 种子繁殖秋天在母株上采集成熟的浆果 ,平摊于水泥地面上 ,穿平底鞋踏踩桨果 ,使果肉与种子分离。将分离出的种子用 4 0℃温水浸种 ,2 4小时后捞出和细沙混拌 (1:4比例 )装入容器具内 ,盖上草帘。放置在低温的背阴处 ,经常翻动并保持湿润 ,使种子在沙藏期有一个低温与生理后熟过程 ,以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沙藏时间从 10月上旬至翌年 4月上旬。当种子发芽率达 30 …  相似文献   

19.
杓兰是一种极具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现在,杓兰不仅常常为其热带雨林栖息地的丧失而受到日益严峻的威胁,而且,兰花栽培这种越来越走俏的爱好,正鼓励着那些职业化的植物偷猎者,它们现在已经成为森林中的濒危物种。这些偷猎者非法地销售杓兰花给一些入了迷的收藏者,因为它是最为漂亮的花卉之一。杓兰有着寄生的特性。它们的种子很小,与灰尘差不多大,因而不能携带蛋白质和营养物。一旦脱离了种子荚,吹落到地上后,兰花种子就必须从附近生长着的菌类上吸取营养。这是所有兰花共有的特性:它们都得依靠不同的菌类协助发芽。空手套白狼是…  相似文献   

20.
人工栽培何首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是一种蓼科、宿根、爬藤植物,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名贵药材。何首乌人工栽培的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它适应性较强,对气候、土质要求不高,且经济效益可观,人工种植何首乌是退耕还林后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又一好途径。   栽培方法   一般有种子、扦插和根茎繁殖,常用扦插繁殖。种子繁殖,一般在 4月中旬前后播种,苗床开沟条播,行距 20厘米,沟深 3. 5~ 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浅沟内,盖一层薄土,轻轻按实,盖草一层。每亩用种子约 1~ 1. 5公斤。播后保持土壤湿润, 10~ 20天即可出苗,待苗高 10~ 13厘米时定植。扦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