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滑坡危险性评价是定量化评价滑坡对油罐破坏效应的重要手段和主动防灾措施,可以将油库的维护方式从盲目被动提升为有预知性的积极防护。以中国南方某覆土油库为研究对象,将现场调研结果和收集的资料相结合,根据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了覆土油库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ASTE GDEM 30 m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陆地卫星Landsat 5 TM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得了覆土油库区域坡面分析专题图和植被覆盖专题图;由于滑坡灾害具有群发性的特点,提出利用GIS对DEM栅格转点后导入Matlab进行危险性评价运算的方法,将危险性评价结果重新导入Arc GIS进行点转栅格运算制作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区域危险性评价区划图;采用VB+Assess数据库设计了覆土油库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登录、数据载入、信息查询、数据资料库、数据下载、危险性评价、系统帮助7个模块功能。该方法对于覆土油罐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滑坡灾害危险性和覆土储油罐区灾害引发的事故,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罐区防护能力、灾害诱发条件、灾害历史条件4类14个滑坡灾害对覆土储油罐区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利用传统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指标体系。介绍了综合可拓方法原理和计算流程,提出了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覆土储油罐区滑坡综合性风险评估模型。利用Visual C#2010 Express进行了适用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程序设计,简化了计算。以某油库覆土储油罐区为例进行验证,将滑坡对该覆土储油罐区风险等级划分为安全性好、较好、差、极差4级,参照相关文献,定量划分了14个风险指标危险性区间,利用提出的模型计算得出,虽然该储油罐区在降雨等方面面临威胁较大,但整体安全性较好,与实际调查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6年旺苍县地质灾害详查数据,结合旺苍基础地理数据和DEM数据,选取坡度、地貌、地层岩性、多年平均降雨量、河流以及道路等因子,通过GIS与AHP对旺苍县滑坡进行危险性分区与评价。结果表明:旺苍县滑坡灾害高度危险性区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占总面积的19.5%;中度危险区占总面积的27.3%;低度危险区占总面积的32.4%;安全区占总面积的20.8%。旺苍县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分区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小流域滑坡的形成机理出发,将目前广泛应用的极限平衡法和基于DEM的水文分布模型有效地集成,构建滑坡预测的水文—力学模型,确定小流域滑坡灾害的水文因子临界值,结合GIS技术进行模型的运算和滑坡稳定性分区,建立了适合广东小流域的滑坡灾害预测模型,并以程江上游的小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滑坡产生的原因建立滑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导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最后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对该县新城区黄土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为灾害易发区划分和防治分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田菲  马金辉  弥沛峰  屈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25-4727,4735
对白龙江流域武都段的泥石流灾害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历史灾害数据和专家意见选取了高程、坡度、岩性、滑坡点密度、距断层距离、土地利用和NDVI作为主要影响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所选因子进行分组,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功能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性能。最终制作成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对当地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天气预报中对渍涝灾害预报的要求,利用东北地区1: 100万DEM基本地形数据,以GIS为平台分析研究区域的水流方向和汇流能力栅格,对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Curve Number径流预报模型进行本地化调试,应用降水量预报和汇流能力栅格,通过耦合得到实际地形的汇流量;将汇流量转化为径流深,根据径流深和渍涝等级对应关系发布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并在一次天气过程中进行试报,预报结果和实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暴雨山洪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30年整编气候资料、土地利用现状、数字高程模型DEM、社会经济数据、暴雨山洪灾害调查数据,通过GIS软件对内蒙古正蓝旗暴雨灾害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受灾因子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对各个因子进行积运算得出综合危险指数,最终对危险指数进行自然断点分类获得不同等级的灾害区域。区划结果能直观反映出山洪灾害的区域性差异,能为精细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9.
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引入滑坡对油库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中,用三标度法代替传统的九标度法,利用最优传递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处理,从而使权重计算不需进行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检验,大大提高了收敛速率。利用Visual Studio C#2010软件进行了可视化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软件开发。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实地调查,选取滑坡对油库危险性评价较为重要的10个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得到了指标权重排序,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利用IAHP与FAHP两种方法计算指标权重所得各指标权重数值不一,但计算所得权重排序一致,证明该方法在滑坡对油库危险性指标权重确定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方式,选取生态适宜度分析指标,基于规划区土地的不同利用功能,运用ArcGIS9.0系统对区域的规划图进行数字化,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可视化;利用GIS中栅格运算功能,将不同指标赋予不同属性的图层进行叠加运算,得到不同颜色的区域,根据评价结果的分类原则,进行重新分类,将区域分成不同颜色表示区域开发的生态适宜程度。利用评价结果对规划区土地进行用地功能调整,可以为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方式,选取生态适宜度分析指标,基于规划区土地的不同利用功能,运用ArcGIS9.0系统对区域的规划图进行数字化,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可视化;利用GIS中栅格运算功能,将不同指标赋予不同属性的图层进行叠加运算,得到不同颜色的区域,根据评价结果的分类原则,进行重新分类,将区域分成不同颜色表示区域开发的生态适宜程度。利用评价结果对规划区土地进行用地功能调整,可以为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山西省交城县为例,选取坡度、降雨、植被、采空区分布、灾害点密度等14个指标构建基于突变理论的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体系。将Jenks优化法与突变理论相结合,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ArcGIS平台对县域进行栅格划分,栅格叠加计算后得到评价单元的风险性指数,将研究区分为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五级,并通过成功率曲线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交城县地质灾害高风险区22.44 km~2,占全县面积的1.23%,有灾害点61处,占灾害点总数的62.89%。分析可知,岩土体结构差、人类活动强烈、采空区和断裂带分布密集的区域易诱发地质灾害。经成功率曲线法验证,评价结果成功率为93%,表明该评价方法准确可靠,可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利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32-8033,8060
根据历史台风灾害数据以及台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情况,选取3个风险因子作为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同时,结合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实现灾害数据的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绘制了台风灾害危险性专题图。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庆市山洪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参考目前山洪灾害危险性分析所选取指标内容,并结合镇域山洪灾害的特点,构建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应用GIS建立各评价指标的专题图层,利用专家系统评分法给每一危险指标分等赋值以及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到该地区危险性指数。以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为例,通过GIS空间多指标叠加分析得到安澜镇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图,将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管道滑坡灾害危险性的定量评价,以中国石油西南管道沿线64处典型滑坡为例,通过灾害影响因素分析,初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备选指标因子,利用贡献率模型,通过样本统计,分析滑坡灾害影响因子的敏感性。按照敏感性大小将影响因子划分为3级,最终保留中、高影响因子中可以通过野外调查手段获取的坡度、坡面形态、土体类型、历史滑塌、现今变形、土体状态、滑体厚度、降雨、地震烈度9个因子,构建了单体管道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赣无系列油茶良种为研究对象,集成网络上公开的经济林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将地理环境变量表达为空间上连续的地理栅格单元,并通过GIS栅格数据模型和空间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挖掘,构建了应用地理栅格的赣无系列油茶良种适宜种植区域评价方法;对典型的原产地、种植地进行遥感图像解译获取地理栅格地图,利用数理统计和样本点的方法计算生态幅,同时进行多个环境栅格变量的空间交集运算和空间分析处理,评估赣无系列油茶良种的种植适宜区域。结果表明:①利用构建的评价方法,可将油茶良种的栽培种植适宜区定位分析到小尺度的地理区域上;②赣无系列油茶良种适宜种植区域,主要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省的大部区域以及南方其他省份的部分区域。  相似文献   

17.
生丹  贺启有 《农业与技术》2009,29(2):153-155
分析了油库油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结构,提出用Delphi语言设计系统的应用软件,实现可用于油库油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通用软件平台,包括各种功能模块。对油罐液位、油温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及报警,对油罐自动出油进行实时控制和监视,系统支持油库相关营销数据的查询,能够形成和打印有关营销数据的生产报表。  相似文献   

18.
神农架林区山洪灾害频繁发生,为了评价神农架各个地区的灾害状况,给当地政府进行灾害防御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根据山洪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措施4个角度构建了神农架林区村镇山洪灾害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并采用GIS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多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区山洪灾害危险性主要受降雨量影响,总体趋势是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山洪灾害暴露性风险分布区域性较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脆弱性风险相对较小;防灾减灾能力全区都整体偏弱,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神农架林区山洪综合风险高值区集中在西部的木鱼镇和大九湖乡两个旅游重镇,较高及以上风险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4.92%。  相似文献   

19.
重庆南川市是中国西南石漠化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RS、GIS的支持下,利用2004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对南川市石漠化灾害现状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川市喀斯特面积为973 km2,土地发生石漠化总面积达224.39 km2,其中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分别100.29、119.47和4.62 km2,潜在石漠化293.97 km2占喀斯特总面积的30.21%。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将南川石漠化现状图与南川DEM图、坡度图、地层岩性图、土地利用图叠加,发现南川石漠化主要分布在600~800 m与800~1 200 m的高程上、坡度主要集中在15°~25°上、地层主要以纯灰岩及灰岩和白云岩为主,土地利用中以旱地的石漠化严重;在不考虑人为因素的前提下,提取高程、坡度、植被覆盖率、地层岩性等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几何平均法在统一的空间框架中,通过空间运算,属性项合并,将石漠化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低敏感、中敏感、高敏感和极高敏感5级,建立基于GIS的石漠化灾害敏感性评价模型。通过石漠化危险性分级与石漠化空间叠加分析,表明笔者所选评价指标及分级科学合理。通过模型实现南川市石漠化危险性区划,发现敏感区总面积507.20km2占岩溶区总面积的52.13%,为该地区石漠化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型和GIS的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准确预测区域小麦生产力,可以为农业生产的定量评价、环境变化影响的评估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方法】基于课题组研制的小麦生长模拟模型,探讨生长模型在区域化应用过程中升尺度连接的方法,进一步将模型与GIS相耦合,建立小麦区域生产力预测模拟模型;并以江苏省2000年小麦产量的区域模拟为例,借助GIS技术完成了气象、土壤特性、管理措施等模型基本输入数据的空间栅格化预处理,通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许多均质栅格,解决了研究区域内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实现了小麦生产力的区域模拟;并将江苏省内的栅格 模拟产量空间变异图和平均模拟结果同实际产量变异和统计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模型模拟的产量空间分布 图可以较好的反映江苏省区域内实际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归并得到的江苏省县市平均产量与统计产量的均方根差为496.48 kg?hm-2。【结论】表明基于模型和GIS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小麦生产力进行模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