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属鲜活农产品,以鲜食为佳。在"一荤一素一菇"合理膳食结构的推动下,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等部分食用菌已由田间大棚、房前屋后的季节性栽培逐渐转变为现代化、规模化、立体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工厂化栽培。在不断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的同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本文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工厂化栽培、传统大棚栽培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引领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高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质地硬、口感好,鲜品货架时间长;适宜夏季栽培,解决了目前北方菇棚周年栽培和夏季鲜菇市场需求的问题.传统金福菇栽培多采用地栽模式,该栽培模式占地多、用工多、污染连片不可控;而袋栽模式可单层或层架栽培,节约用地,污染可控,省工省时.笔者通过对袋栽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总结出金福菇袋栽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芽苗蔬菜工业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轻工业生产用厂房进行芽苗蔬菜半封闭、立体、无土栽培,是传统农业生产与工业集约化规模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其所需生产设施主要包括:厂房、多层立体栽培架、产品集装架、栽培容器及基质、喷淋装置等。文中还对生产设施规格、适宜栽培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规范和标准。芽苗蔬菜工业化生产方式及栽培具有投资少、收益大、可保证均衡生产周年供应等优点。其产品无任何污染,完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栽培迄今仍是食用菌生产大省山东的主要栽培模式,其生产分散,管理粗放,只能季节性生产,导致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立足于山东食用菌传统栽培为主的现状,从品种结构、原料选择、栽培模式创新以及园区化建设、专业化分工等方面积极探讨实现传统栽培上档升级,向现代模式转变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早春茬西瓜栽培因早春季节外界气温变化大、拱棚单层膜覆盖的栽培模式保温效果差,容易受到低温影响而遭受冻害。近年来,山东寿光及周边地区瓜农结合生产实际,采用地膜、小拱棚、中棚等7层覆盖的栽培模式进行早春茬西瓜栽培,解决了早春西瓜栽培的保温问题,西瓜产量提高,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希望对其他地区西瓜生产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卢木庚 《食用菌》1996,18(1):29-30
食用菌是一类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很大。为此,应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食用菌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些发达国家已对蘑菇、金针菇通过人工控制条件,实现了工厂化周年生产。我国近年来在利用室内菇房进行周年栽培食用菌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室外条件下,仅作过一些如菌林间作、菇菜结合、菌粮套种或单一季节的栽培尝试,尚未进行周年连茬栽培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效益不是很高。我们根据菇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通过用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周年连茬栽培模式,使之在一块土地上能够四季出菇,提高了食用菌的总体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同栽培香菇相似的菌棒代替栽培瓶和栽培袋,再结合新的菌棒排位方式,与传统的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对猴头菇菌丝生长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棒栽培法较传统栽培方法更节约成本,并且产量、农艺性状、商品性等都具有优势。通过菌棒排位方式对比试验得出层架式立体栽培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猴头菇生产。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国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因其相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将成为未来食用菌生产的主流趋势。叙述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并对中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做了客观的SWOT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毅 《中国食用菌》1995,14(4):14-15
食用菌集约化规模栽培趋势浅析黄毅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1我国食用菌主要栽培模式研讨目前我国商业性食用菌栽培种类仅有十余种,纵观全国食用菌栽培模式,由于受几千年传统生产习惯影响和目前国情所决定,至今大多是以小农经营为主的栽培模式,即在各菌类相...  相似文献   

10.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食用菌栽培模式以工厂化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纯白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白灵菇等高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4,(1):20-20
<正>走进"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工厂化、专业化已成为当下其食用菌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里的农民已经不再靠天吃饭,"天天做菇,天天出菇,天天可以有收入",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菇农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传统菇房变成了厂房,食用菌栽培流水线作业,菇农们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地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劳动。他们既是工人也是老板,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给农村生活带来了巨变。福全村72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等方式总投资2 000万元,成立了福泉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马艳 《西北园艺》2014,(6):51-51
<正>大棚多层架床栽培蒜苗技术多应用于冬春季节,不仅可以调节和弥补淡季蔬菜供应,而且能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大蒜生产获得较高利益。1搭建架床方法架床用木料、秸秆、塑料薄膜、铁丝和红砖等搭设。温室前后低中间高,前后部分搭设2层架床,中间部分搭设3层。用单砖砌成10 cm高的墙,墙间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药用价值,其产业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发展空间,经济效益显著。相较于传统"手工作坊"种植栽培模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提升了食用菌品质及其附加值,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阐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相关概念及特点分析;然后分析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最后,研究食品安全法控制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问题。构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安全监管体系,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作用;加强事前监管作用,健全食用菌生产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建设,提高监管方式创新能力;严格事中过程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企业主诚信自律意识,督查企业做好食用菌生产安全工作,规范企业主体诚信自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保持高压严惩态势,提升事后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食用菌的生产工艺流程,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设计一款小型的食用菌立体工厂化生产系统.该系统包括准备室、接种室和培养出菇室3个生产车间,用于食用菌培养基配置、装袋、接种和培养等生产过程,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食用菌从二级菌种接种培养至可销售的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同时采用多层的立体栽培架培养,大大提高栽培密度和生...  相似文献   

15.
覆土栽培林地灵芝是一种林、菌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它充分利用林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食用菌生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草菇生长所需最佳环境,提高菌菇品质,简述了草菇生产环境控制系统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在采用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的菇房中草菇栽培需要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模式的改良,建立一个适合草菇栽培的自动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北京山区林地面积较大,但林地利用率低,林地栽培食用菌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广阔的前景,总结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常用栽培方法,对北京山区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指出北京山区林地栽培食用菌是值得推广的持续循环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8.
刘裕岭  许生国 《食用菌》1994,16(1):25-25
传统的室内多层固定架栽培蘑菇,不仅所需成本高,栽培面积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场所一直固定不变,病虫杂菌等污染危害严重,使产量、品质和收益逐年下降.泰县洪林乡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将其改在早稻茬田用单层“人”字形简易棚架栽培蘑菇,棚架地点年年换,架材年年新,减少了病虫杂菌危害,同时单层架菇棚透气、保温、保湿性能好,为蘑菇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效地延长了出菇和市场供应周期,达到了省工、节本、便管理和高产、优质、高效的“两高一优”目的.多年大面积栽培结果,每亩耕地可实际栽培蘑菇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栽培》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与实验环节较少。通过增加校园内食用菌采集认识、生产实例录像、食用菌菌袋现场教学以及体验式栽培实践等措施对食用菌栽培进行教学创新,结果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从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菇厂环境、厂房建设、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包装等方面,规范江苏地区的工厂化海鲜菇生产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江苏省食用菌产品与国际食用菌产品的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