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确定南海张网最小网目尺寸的适宜性,使用套网法开展了2015年春夏两季黄茅海河口双桩竖杆张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凤鲚(Coilia mystus)作为选择性研究的指标种,使用Logistic曲线,求得不同网囊网目尺寸下的体长选择性曲线,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获得曲线参数。结果表明:春季试验中,在25 mm、35 mm网囊网目下凤鲚的L0.5分别为107.84 mm和114.61 mm;夏季试验中,25mm、30 mm和35 mm网囊网目下的L0.5分别为77.35 mm、88.87 mm和99.91 mm。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凤鲚的L0.5和选择范围SR也随之增大。同一网目尺寸下不同季节凤鲚的L0.5差异较大,但不同季节根据L0.5和网目大小关系式计算得出的最小网目尺寸差异不大,分别为42.95 mm和43.87 mm。研究表明,目前35 mm的最小网目尺寸标准不能满足该海域张网渔业资源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改变网囊周长是改善过滤性渔具网囊选择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评价网囊周长对中国近海渔业使用的单桩张网网囊选择性的影响,使用套网试验法对不同网目尺寸(25mm和35mm)的传统网囊和减小30%周长的网囊进行选择性试验,并对黄鲫Setipinnataty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渔获体长数据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减小网囊周长可改善对渔获体长的选择性,即减小周长的网囊的50%选择体长(l50)较传统网囊大,而选择范围较小,对于较小的个体,选择性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对比其它文献的研究结果,减小30%周长的网囊的l50要比相同网目尺寸的菱形和方形网目网囊大,但网囊周长对其尺寸选择性影响的具体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春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江口桁杆拖虾网采用套网法进行了选择性试验,分析研究了桁杆拖虾网3种网目尺寸的网囊对脊腹褐虾Cargon affin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总体虾类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当网囊网目尺寸为20、25、35 mm时,脊腹褐虾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1.36、46.42、57.68 mm;葛氏长臂虾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3.35、47.20、62.01 mm;总体虾类的50%选择体长分别为47.45、50.56、64.87 mm。虾类网囊网目内径(Me)与50%选择体长(L0.5)之间的关系:脊腹褐虾,L0.5=1.0964Me+19.179,R2=0.9984;葛氏长臂虾,L0.5=1.2779Me+16.777,R2=0.9814;总体虾类,L0.5=1.999Me+22.297,R2=0.9729。  相似文献   

4.
桁拖网不同网目结构网囊对主要鱼类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东海近海桁拖网渔具对主要鱼类的尺寸选择性,使用对比作业法,在吕四渔场开展了4个航次的、不同网目结构网囊(菱形、方形及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的选择性试验.在选择性分析中,将几何相似原理运用于选择性曲线模型(Richards曲线),使用假设检验理论对选择性曲线模型进行简化.对不同主要鱼类渔获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但存在航次间差异;模型简化结果显示,选择性曲线可以简化为Logistic曲线.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吻舌鳎,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网囊L50(50%选择体长)最大,而SR(选择范围)最小,菱形网目网囊L50最小,而SR最大;对于棘头梅童鱼和小黄鱼,菱形网目网囊的L50最小,SR最大,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网囊L50最大,而方形网目网囊SR最小;除不同结构的网目扩张程度不同以外,鱼体体型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网囊结构也可能是导致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东海近海桁拖网渔具对主要鱼类的尺寸选择性,使用对比作业法,在吕四渔场开展了4个航次的、不同网目结构网囊(菱形、方形及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的选择性试验.在选择性分析中,将几何相似原理运用于选择性曲线模型(Richards曲线),使用假设检验理论对选择性曲线模型进行简化.对不同主要鱼类渔获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但存在航次间差异;模型简化结果显示,选择性曲线可以简化为Logistic曲线.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吻舌鳎,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网囊L50(50%选择体长)最大,而SR(选择范围)最小,菱形网目网囊L50最小,而SR最大;对于棘头梅童鱼和小黄鱼,菱形网目网囊的L50最小,SR最大,横向使用的菱形网目网囊L50最大,而方形网目网囊SR最小;除不同结构的网目扩张程度不同以外,鱼体体型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网囊结构也可能是导致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帆张网不同网目尺寸网囊对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作者于2018年10月在大沙渔场用传统选择性试验方法(套网法)对5种不同网目尺寸(35mm、45mm、55mm、60mm、65mm)网囊进行了选择性对比试验,应用Logistic选择性模型对带鱼选择性曲线进行拟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模型参数。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测量带鱼4265尾,肛长范围76~305mm,平均肛长167±43mm;(2)网目尺寸为35mm时,带鱼基本无逃逸行为;网目尺寸为65mm时,套网和囊网中的带鱼肛长分布基本一致;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加(45~60mm),网囊中带鱼优势肛长总体上大于套网;(3)网囊网目尺寸为45mm、55mm和60mm时,带鱼L50分别为171.839mm、180.562mm和215.905mm,SR分别为60.402mm、104.861mm和157.292mm,L50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4)带鱼网囊网目尺寸(m)与50%选择体长(L50)的关系为:L50=2.643m+48.491 (R2=0.748);(5)以带鱼最小可捕肛长205mm(浙江省地方标准)计算,即当带鱼50%选择肛长为205mm时,帆张网对带鱼的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应为59.2mm。综合以往研究结果,帆张网最小网目尺寸应为57.47mm。综上分析可知,同时结合目前渔业资源状况,为保护当前带鱼幼鱼资源,目前实施的最小网目尺寸55mm是较为适宜的,能满足保护幼鱼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桁拖网渔具的渔获分离,在吕四渔场进行了两个航次的网片分隔试验。试验中,在不同网囊中安装网目尺寸分别为60、75、90mm的菱形网目网片,将网囊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为虾囊,下层称为鱼囊),以实现渔获分离。结果显示,随着分隔网片网目尺寸的增大,鱼囊中鱼类(短吻舌鳎Cynoglossus abbreviatu、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a)渔获量占鱼类总渔获重量的比例逐渐下降。利用分隔装置效率分析模型对不同鱼类的渔获体长分布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同一种类鱼接触不同网目尺寸分隔网片的概率没有显著的差异;(2)短吻舌鳎和小黄鱼(包括棘头梅童鱼)接触分隔网片的概率曲线有着明显的区别,表明上述2种鱼在网囊中的行为差异很大;(3)随着分隔网片网目尺寸的增大,分隔网片对鱼类个体的尺寸选择性也逐渐增大,导致分隔效率降低;(4)多囊桁拖网各网囊的鱼类渔获重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网囊的作业强度相等;(5)分隔网片与相同网目尺寸的网囊网目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对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海区底拖网对小黄鱼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东海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小黄鱼资源量发生了严重的衰退。为更有效可持续利用小黄鱼资源,本试验就东海区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和80 mm网囊网目对小黄鱼进行选择性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网目网囊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当网囊为50和55 mm时产生较高逃逸率,但仍捕获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捕获小黄鱼的平均体长、体重也逐渐变大;(3)拖网时间加长,由于网囊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非目标鱼类的逃逸率;(4)根据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L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0.5=2.625M-30.7(R2=0.915)。结合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建议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0 mm。  相似文献   

9.
使用套网法作为选择性试验方法,Logistic曲线作为选择性曲线模型,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曲线参数估算,对桁杆张网渔具不同网目尺寸(25mm、30mm、35mm、40mm以及45mm网目大小)、不同网目形状(菱形网目和方形网目)的网囊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菱形网目网囊对黄鲫和银鲳的50%选择体长(或叉长)比相应方形网目的大(分别为3.79%和31.25%),而对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比相应方形网目小(7.92%);各菱形网目对黄鲫、小黄鱼和银鲳的选择范围都比相应方形网目大(分别为20.76%、5.36%以及45.99%)。这与传统认为方形网目选择性优于菱形网目的观点存在差异。通过讨论,认为黄鲫和银鲳体形较扁,游泳能力较弱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网囊结构改革时,不能盲目遵循方形网目优于菱形网目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0.
桁杆张网渔具菱形和方形网目网囊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使用套网法作为选择性试验方法,Logistic曲线作为选择性曲线模型,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曲线参数估算,对桁杆张网渔具不同网目尺寸(25mm、30mm、35mm、40mm以及45mm网目大小)、不同网目形状(菱形网目和方形网目)的网囊选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菱形网目网囊对黄鲫和银鲳的50%选择体长(或叉长)比相应方形网目的大(分别为3.79%和31.25%),而对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比相应方形网目小(7.92%);各菱形网目对黄鲫、小黄鱼和银鲳的选择范围都比相应方形网目大(分别为20.76%、5.36%以及45.99%)。这与传统认为方形网目选择性优于菱形网目的观点存在差异。通过讨论,认为黄鲫和银鲳体形较扁,游泳能力较弱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网囊结构改革时,不能盲目遵循方形网目优于菱形网目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大泷六线鱼鱼笼网具网目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不同网目尺寸的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鱼笼的选择性进行研究,依据套网法原理在室内水槽中进行试验,采用Logistic模型曲线拟合得到鱼笼网具不同网目尺寸对大泷六线鱼的体长选择曲线,并采用极大似然法估算选择性参数。结果表明:鱼笼网具网目尺寸分别为5、6、7 cm时,大泷六线鱼的50%选择体长(L50)分别为15.42、18.07、21.68 cm,选择范围(SR)分别为0.78、3.22、5.47 cm,选择因素(SF)分别为6.71、6.02、5.42;随着鱼笼网具网目尺寸的不断增大,大泷六线鱼的L50、SR逐渐增大,SF逐渐减小;大泷六线鱼的L50与鱼笼网目尺寸(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50=3.127m-0.372,R2=0.992。研究表明,使用网目规格为6 cm的鱼笼网具,较适合保护大泷六线鱼资源。  相似文献   

12.
了解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拖网网身大网目的选择性,对于提升应用渔业数据进行磷虾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为此,作者在FAO 48.1亚区执行项目调查期间,利用小网目(2a=5 mm)附网绑缚在“龙腾轮”所用拖网的第一段网身(400 mm网目,无内衬网)后端和第二段网身(200 mm网目,内衬网16 mm)前端,收集穿过网目的磷虾。根据附网内取样磷虾的体长分布,结合网囊内取样磷虾的体长分布等数据,选用logistic曲线方程,分析磷虾拖网大网目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龙腾”轮拖网的磷虾逃逸主要发生在第一段网身大网目处,装配内衬网(2a=16 mm)的第二段网身近乎无逃逸发生。(2)磷虾接触网身第一段大网目的概率(Pc)范围为5.85~69.52%,平均为(23.17±14.80)%。昼夜间接触概率相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50%选择体长(L50)为25.05~47.74 (32.68±4.92) mm;L50在白天(30.06±2.23) mm显著(P<0.05)低于夜间(35.81±5.48) mm。选择范围(SR)为2.07~19.08 (7.65±4.02) mm;SR在白天(7.11±4.41) mm略低于夜间(8.30±3.53) mm,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弥补了拖网整体选择性中网身部位选择性研究的空白,并考虑了昼夜间磷虾选择性的差异,可为科学评估磷虾资源量和开发生态友好型磷虾拖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渔业高强度捕捞压力及频繁的海洋工程导致近海海洋环境恶化,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资源量发生了严重衰退。为可持续利用东海带鱼资源,于2014年夏季8月在东海区渔场采用底拖网菱形目50、55、60、65、70、75 mm和80 mm对带鱼的逃逸率网具选择性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套网法对不同尺寸的囊网网目的选择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带鱼渔获物肛长范围为55~283 mm,平均肛长为159 mm,优势肛长组为140~190 mm,囊网中带鱼渔获的主要肛长组分布在140~220 mm,在套网中主要肛长分布在130~190 mm;随着网目由小变大,囊网中带鱼的平均肛长、体质量也逐渐变大;在数量和体质量逃逸率方面,随着网目增大整体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由于其他非目标渔获和带鱼体型容易挂网的特点,造成囊网中渔获积累产生的堵塞效应,严重影响相关网目中带鱼的逃逸率;根据带鱼的50%选择体长(L0.5)与不同网目尺寸拟合的直线:L0.5=2.241 9M+17.503(r=0.930)。以此利用推测的拟合线性关系,并参考相关文献得出的带鱼雌雄个体的L0.5标准反向推出,捕捞雌性带鱼L0.5的最小网目尺寸为65.63 mm,雄性带鱼L0.5的最小网目尺寸为68.76 mm。运用现行可捕标准以及渔业生产,故建议专门用于捕捞带鱼的拖网网目尺寸至少为65mm。同时研究表明海水温度变化对带鱼的体质量资源密度与尾数资源密度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为影响渔具选择性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南海马鲛流刺网网目对康氏马鲛Scomberomorus commersoni的选择性,于2015年3月在南海北部用网目尺寸分别为80、100、120、138、142、1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基于SELECT(Share Each LEngth's Catch Total)模型的基本架构下,用Normal和Bi-normal选择性概率模型拟合试验数据,并就刺网对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选择性曲线形状和SELECT模型应用展开了探讨。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康氏马鲛172尾,康氏马鲛的渔获方式以刺挂为主;Normal和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均比等分隔模型拟合效果好,其中Bi-normal的估计分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两个选择性峰值点对应的相对叉长分别为R_a=4.4399和R_b=6.7278;6组网目尺寸的刺网对康氏马鲛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依次为138 mm142 mm160 mm100 mm80 mm120 mm。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海马鲛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1年5-11月舟山沿岸小型建网及定置张网的渔获物数据,结合2种作业渔具结构原理,分析其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幼鱼资源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张网网目尺寸较小,对幼鱼资源的损害程度较大,小型建网渔具结构设计较合理,对资源更具友好性。建议相关部门对2种渔具科学化管理,正确引导,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