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瑞森无核是最晚熟的优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具有果穗美观、果肉甜脆、抗病强、耐储运等特点。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关键栽培技术等进行介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1月上中旬发芽, 2月中旬盛花期, 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45~150 d,栽植第二年产量为3.75 t/hm~2。  相似文献   

2.
云南干热区葡萄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干热河谷区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是生产优质葡萄的理想产区。但随着葡萄产业迅猛发展,暴露出气候规律异常、极端天气频发、劳动力匮乏、栽培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和果园管理水平差等问题,严重影响葡萄产业健康发展。针对上述情况,作者系统调查了云南干热河谷区葡萄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云南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闵行区种植的七宝黄金瓜性状表现为对照(CK),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采用吊蔓和爬蔓2种栽培模式,对从上海闵行区农业委员会引进的‘三友金香’七宝黄金瓜新品种物候期、果实农艺性状(瓜的表皮颜色、果肉颜色、纵径、横径、周长、果肉厚度、单果重)、糖度、亩产量、经济效益及主要病害发病率、发生规律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种植的七宝黄金瓜从定植到采收生育期约为48d,爬蔓种植的比吊蔓种植的早成熟3~5d,比上海种植的早成熟5~8d;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吊蔓种植的七宝黄金瓜在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单果重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上海闵行区吊蔓种植的黄金瓜,两地爬蔓栽培的黄金瓜农艺性状表现相差不大;上海闵行区种植的黄金瓜糖度为10~14Brix,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种植的黄金瓜糖度为7~10Brix,上海闵行区种植的黄金瓜糖度含量明显高于云南保山种植;上海区域种植的七宝黄金瓜经济效益均比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种植的高2000元/亩以上;吊蔓种植模式相对爬蔓种植明显降低了白粉病、枯萎病及霜霉病的发病率。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区上海七宝黄金瓜的成功引种试验,将为云南保山七宝黄金瓜水果种植推广提供技术理论基础,对丰富云南现有水果种类,加快云南现代水果产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熟葡萄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分析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发展早熟葡萄的优势和前景,总结该区域早熟葡萄栽培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早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的影响,解决设施内弱光环境导致的‘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不良问题。【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实验材料,温室自然光作为对照(CK),通过红(R)、蓝(B)、红蓝2∶1(R2B1)、红蓝4∶1(R4B1)、红蓝6∶1(R6B1)的LED光照处理,结合组织学、生理指标和成花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设施‘红地球’葡萄的花芽分化有显著影响。R4B1和R6B1处理能显著提高设施‘红地球’葡萄成花率,其中,R4B1处理下花芽分化速度快、成花率最高,第5节达到66%,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增加,成花基因VvFUL、VvFT、VvAG、VvAP1、VvAP2、VvSOC1和VvSPL10上调表达,而VvLFY和VvFLC下调表达。成花基因与成花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R4B1处理下的成花率与VvFUL、VvFT、VvAG和VvSPL10表达量呈正相关,成花基因VvAP1与VvFT呈正相关,与VvAP2、VvAP3呈负相关;VvFLC和VvAG呈负相关,VvFT与VvAP2、VvSOC1和VvSPL10呈正相关。成花基因网络互作...  相似文献   

6.
红地球葡萄原产美国,具有粒大、色艳、耐储运的优点,是宁夏设施葡萄主栽品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成熟,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但设施栽培条件改变了葡萄本身固有的自然生长规律。促早栽培中,冬春季覆盖塑料薄膜期间,设施内光照及CO2浓度不足,导致葡萄制造的光合产物明显减少,营养积累不足,致使新梢冬芽花芽分化不良,设施促早栽培葡萄翌年产量低,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连年丰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设施葡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设施葡萄"隔年结果"这一现象,本研究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进行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为宁夏设施葡萄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成果名称:冰葡萄‘连体'自然冷冻栽培技术体系研发与推广成果概述:冰葡萄酒被誉为葡萄酒中极品,桓仁县冰葡萄产量接近世界冰葡萄酒总产量的一半。受冬季寒冷的影响,冰葡萄栽培一直采用‘离体'冷冻栽培,这不符合国际冰葡萄酒生产规范,通过架式改造,采用双株或双蔓更新交替结果,系统地研究了冰葡萄‘连体'自然冷冻栽培的生理特性,首次在我国北方埋土防寒区实现了‘连体'自然冷冻生产冰葡萄,解决了我国北方埋土防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年对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红地球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通过促早发、早疏果、早套袋等,控制产量,提高品质,提早15~20d成熟上市。亩均产值达2万元以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正>沃柑是一个晚熟高糖型杂柑品种,云南最早于2010年引入宾川县种植,通过10年的发展,到2020年,以宾川、鹤庆、永胜、华坪为主的金沙江干热河谷产区,沃柑面积已达10000 hm~2,投产面积超过6000hm~2,年产值16亿多元,种植沃柑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为进一步提高沃柑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现结合该产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和栽培模式,总结了一套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沃柑栽培技术,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当下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水稻产量不断提升。本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水稻产量情况及栽培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早熟葡萄品种,以满足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葡萄栽培的需求。【方法】2013-2016年,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吐鲁番地区引种的‘京蜜’‘京香玉’‘京翠’‘夏至红’‘洛浦早生’‘6-12’‘早黑宝’‘早康宝’‘绿宝石’‘金田玫瑰’‘金田蜜’等11个葡萄品种的物候期、结果特性、果穗和果粒的品质性状及栽培适应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各品种的综合表现。【结果】在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11个葡萄品种均为早熟品种,但各品种在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葡萄果实性状等方面存在差异。‘6-12’‘洛浦早生’‘夏至红’从萌芽到浆果成熟时间小于100d,为极早熟品种;各品种萌芽率为44.00%~71.90%,其中以‘绿宝石’最高,‘早康宝’最低,差异极显著;结果系数为0.10~0.94,‘京翠’最高,‘绿宝石’最低,差异极显著;引种成活率均较高,为85.71%~100.00%,‘6-12’最低。‘早黑宝’穗质量最大,极显著大于其他10个品种;‘早康宝’‘金田蜜’粒质量较大,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其他品种。11个品种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19.0%,其中以‘金田玫瑰’最高,‘绿宝石’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序为:‘早黑宝’‘金田玫瑰’‘早康宝’‘金田蜜’‘京翠’‘京蜜’‘京香玉’‘夏至红’‘6-12’‘洛浦早生’‘绿宝石’。【结论】‘早黑宝’‘金田玫瑰’‘早康宝’‘金田蜜’‘京翠’‘京蜜’‘京香玉’等品种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夏至红’‘6-12’‘洛浦早生’‘绿宝石’等品种的表现不如原育种地,且生长势过强,不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2.
豫南地区红地球葡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地球葡萄在温暖湿润的豫南地区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红地球葡萄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是指一年生产两造(两茬、两季)葡萄的栽培模式,通过促进葡萄二次花芽分化,利用绿枝夏芽、冬芽当年开花,或打破老熟枝条冬芽休眠,形成两季葡萄产量.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葡萄一年两收不同产区的气候条件与栽培模式,并与葡萄生长所需的气候要求进行对比,对不同区域适用的栽培模式及品种类型进行划分,得知年均气温是决定能否发展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的关键气象因子.年均气温在20.0℃以上的南方地区可在露地进行早、中熟品种的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是葡萄特殊优势栽培区,年均气温17.5~20.0℃的地区可进行早熟品种的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和早、中熟品种的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年均气温16.0~17.5℃的地区可进行早熟品种的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北方年均气温在12.0℃左右及以上的地区,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也可在露地条件下实现早熟品种的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在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条件下,即使年均气温仅在5.0℃左右也可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对早植烟红大品种产质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早植烟区红大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有显著效应,龙陵县中低热河谷龙川江早植烟区以施纯氮60-75 kg/hm<'2>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红大品种达到优质烟长相长势要求,病害发生程度轻,且有利于提高红大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技术是为了葡萄能提前上市,弥补了露地葡萄供应空档期,抢占市场先机,提高葡萄的生产效益,然而一般的设施促早栽培存在升温速度慢、成熟期推后等问题,为此,通过增加薄膜覆盖,采用"三棚一膜"升温技术,能有效解决升温问题,易控制温室温度,确保促早栽培按期上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红地球葡萄在全国的迅速推广,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适宜于当地的栽培技术.云南省大理州是全国重要的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经过多年对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大理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总结出一套红地球葡萄在大理州标准化栽培的技术,全面介绍了从建园、种植、管理到采收的全套标准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全国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地球"葡萄在浙江省海盐县栽培,一直存在产量不稳、上市晚、成熟不齐等问题,而应用"红地球"葡萄稳产、优质、早熟、高效且少药、少肥的栽培技术,不仅可使葡萄提早成熟30d左右,且经济效益显著。现对"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改进"V"形水平架、调整剪梢节位与剪梢时期、调整梢距、不留副梢、果穗及产量控制、主干环剥、棚内温湿度调控、实施二芽短梢修剪、施肥及病虫防治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期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暖棚)促早,塑料大棚(冷棚)促早及延后栽培3种模式,通过设施内环境和葡萄光合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在1.2~2.2 mg/g;暖棚促早栽培与冷棚促早栽培的开花期与浆果生长前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浆果生长中期到成熟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双峰曲线;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否为单峰或双峰与胞间CO2浓度出现的最低值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在冷棚延后栽培中,葡萄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曲线均呈单峰曲线;3种栽培模式下生长期葡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都呈现“V”字型,先下降再深高,只是下降到最低值的时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县引进红地球葡萄新品种25000株集中定植在都沟村,进行示范栽培.由于我们采取了科学的果园管理制度和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3年来树体长势强壮,挂果早,产量高,对我县红地球葡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将红地球葡萄的花果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于2018年12月从杭州引进葡萄新品种‘天工翠玉’,以温岭主栽葡萄品种“鄞红”和另一亲本“红富士”为对照,定植在温岭滨海滨新水果种植园,观测其生长特性、物候期及其果实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 虽然成熟期比我地主栽品种鄞红迟,但果实品质、运输性能、成熟一至性和成熟期的着色问题都比它的父母本好,且较抗灰霉病,非常适宜温岭等沿海地区进行设施促早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